山东住院医师外科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因“3小时前突然头痛、呕吐”来诊。查体:意识清楚,痛苦病容,四肢肌力、肌张力改变不明显,颈项强直(-),急诊颅脑CT示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 最根本的治疗方案是()A 冬眠物理降温B 脱水治疗C 止血治疗D 绝对卧床休息E 动脉瘤夹闭术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53岁,因“3小时前突然头痛、呕吐”来诊。查体:意识清楚,痛苦病容,四肢肌力、肌张力改变不明显,颈项强直(-),急诊颅脑CT示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 最根本的治疗方案是()
A

冬眠物理降温

B

脱水治疗

C

止血治疗

D

绝对卧床休息

E

动脉瘤夹闭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一名53岁男患者,入院前3小时突然剧烈头痛伴呕吐,CT检查后入院,入院检查意识清,痛苦病容,四肢肌张力肌力改变不明显,项强直(+),头CT脑沟脑池有高密度影像,眼底检査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
最根本的治疗方案是

A.镇静止痛药物
B.脱水治疗
C.止血治疗
D.绝对卧床休息
E.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答案:E
解析:
[考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分析]该病例的特点为突然发病,剧烈头痛伴呕吐,项强直,畏光,检査有脑膜刺激征,眼底检査玻璃体膜下有片状出血,头颅CT显示脑沟脑池有密度增高影,根据上述的典型表现,应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是头颅CT所见,准确率几近100%。出血来源最多见的是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约占70%,前者多于后者。脑血管造影是确定病因的必须手段,其治疗在急性出血期A、B、C、D项均可用,颅内动脉瘤在首次破裂出血后,部分病人可再次或三次出血,死于再出血者约占本病的1/3,故最根本的治疗是病因治疗,尽早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或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第2题:

有一名53岁男性,入院前3小时突然头痛呕吐,CT检查后入院,入院检查意识清,痛苦病容,四肢肌张力肌力改变不明显,项强(+),头CT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

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梗死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供血不全
E、脑膜炎

答案:C
解析:
该患突然头痛呕吐四肢肌张力肌力改变不明显,项强(+),应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头CT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提示脑脊液血性。

第3题:

根据下列题干,回答 144~146 题:

有一名53岁男患者人院前3小时突然头痛呕吐,CT检查后入院,入院检查意识清,痛苦病容,四肢肌张力肌力改变不明显,项强(+),头CT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

第 144 题 诊断是( )


正确答案:C

第4题:

患者男性,53岁,因“3小时前突然头痛、呕吐”来诊。查体:意识清楚,痛苦病容,四肢肌力、肌张力改变不明显,颈项强直(-),急诊颅脑CT示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脑出血
  • B、脑梗死
  • C、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D、脑供血不足
  • E、脑膜炎

正确答案:C

第5题:

有一名53岁男性,入院前3小时突然头痛呕吐,CT检查后入院,入院检查意识清,痛苦病容,四肢肌张力肌力改变不明显,颈项强直(+),头CT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

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梗死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供血不全
E、脑膜炎

答案:C
解析:
该患突然头痛呕吐四肢肌张力肌力改变不明显,颈项强直(+),应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头CT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提示脑脊液血性。

第6题:

有一名53岁男性,入院前3小时突然头痛呕吐,CT检查后入院,入院检查意识清,痛苦病容,四肢肌张力肌力改变不明显,项强(+),头CT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

最多的出血来源是

A、脑动脉硬化
B、脑血管畸形
C、颅内动脉瘤
D、烟雾病
E、肿瘤中

答案:C
解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不含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底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动脉硬化。少见的病因有脑基底异常血管网膜病,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血液病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60岁之间。脑脊液检查、CT以及脑血管造影等可以明确诊断。一般的临床症状是头疼,脑膜刺激征,出血一般是脑表面的浅表出血而流入蛛网膜下腔。

第7题:

有一名53岁男性,入院前3小时突然头痛呕吐,CT检查后入院,入院检查意识清,痛苦病容,四肢肌张力肌力改变不明显,颈项强直(+),头CT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

最多的出血来源是

A、脑动脉硬化
B、脑血管畸形
C、颅内动脉瘤
D、烟雾病
E、肿瘤中

答案:C
解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不含脑实质内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膜下腔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底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动脉硬化。少见的病因有脑基底异常血管网膜病,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血液病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60岁之间。脑脊液检查、CT以及脑血管造影等可以明确诊断。一般的临床症状是头疼,脑膜刺激征,出血一般是脑表面的浅表出血而流入蛛网膜下腔。

第8题:

患者男性,53岁,因“3小时前突然头痛、呕吐”来诊。查体:意识清楚,痛苦病容,四肢肌力、肌张力改变不明显,颈项强直(-),急诊颅脑CT示左侧裂池有高密度影像。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脑出血

B、脑梗死

C、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供血不足

E、脑膜炎

出血原因最可能是A、脑动脉硬化

B、脑血管畸形

C、颅内动脉瘤

D、烟雾病

E、肿瘤卒中

最根本的治疗方案是A、冬眠物理降温

B、脱水治疗

C、止血治疗

D、绝对卧床休息

E、动脉瘤夹闭术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E

第9题:

患者男性,8岁。因“发作性头痛、眩晕、呕吐3个月,于体位改变时出现,近期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来诊。查体:意识清楚,言语较缓慢;双眼外展不及边,双眼侧视时有小幅度水平眼震,视盘水肿;四肢肌力正常,右上肢肌张力较低;坐位姿势不稳,常不自主摇晃;双手指鼻不准;蹒跚步态,足距扩大,身前倾。 考虑病变部位是()

  • A、侧脑室
  • B、额叶
  • C、小脑
  • D、3脑室
  • E、脑干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男性,62岁,高血压8年。2小时前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检查:嗜睡,血压24/16kPa(180/120mmHg),水平性眼球震颤,颈项强直,Kernig征(-)。四肢肌张力降低,肌力正常()。

  • A、底节出血
  • B、桥脑出血
  • C、中脑出血
  • D、小脑出血
  • E、蛛网膜下腔出血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