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

多选题马某等四人在一批发市场内游荡时,发现一摊位上的商品不错,于是强行以很低的价位拿走,因摊主追要,马某等人将该摊位掀翻后扬长而去。随后马某等人又到一歌厅内唱歌,买了500元的啤酒,因抢风头,又与人大打出手,并起哄闹事,导致歌厅秩序大乱。马某等人的行为属于寻衅滋事的是()。A在批发市场内游荡B强行以低价拿走商品C将摊位掀翻在地D在歌厅内起哄闹事E买了500元啤酒

题目
多选题
马某等四人在一批发市场内游荡时,发现一摊位上的商品不错,于是强行以很低的价位拿走,因摊主追要,马某等人将该摊位掀翻后扬长而去。随后马某等人又到一歌厅内唱歌,买了500元的啤酒,因抢风头,又与人大打出手,并起哄闹事,导致歌厅秩序大乱。马某等人的行为属于寻衅滋事的是()。
A

在批发市场内游荡

B

强行以低价拿走商品

C

将摊位掀翻在地

D

在歌厅内起哄闹事

E

买了500元啤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第 11 题 刘某与马某原有过节,马某于某日下午纠集多人欲报复刘某,刘某得知情况后,亦纠集一伙人,并准备砍刀一把,欲与之斗殴。当晚十时许,双方在街口相遇,马某带领9人,手持砍刀,叫喊着奔刘某等人而来,刘某等人见状,掉头就跑,马某等人随即追赶,在小巷内,刘某被追上,双方发生打斗。刘某被马某等人砍成重伤,刘某亦将马某中的一人砍成轻伤。本案中各人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

A.马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B.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应建议公安机关对其治安处罚

D.刘某的行为构成聚众斗殴罪


正确答案:AD
从主观方面看,被告人有聚众斗殴的犯罪故意;从客观方面看,刘某实施了斗殴行为。当刘某一伙人与马某一伙人在街头相遇后,刘某见对方人多势重,来势汹汹,因害怕吃亏,未敢主动迎上前去与之械斗,这并不是其真实的意思体现,只是见情形对自已不利,无奈而逃离,而并非自动放弃打斗。在后来追赶过程中,双方相遇,继而互殴,是前面犯罪行为的延续,而不应认为是另一行为的开始。在互殴过程中刘某致一人轻伤,其实施了聚众斗殴犯罪中的斗殴行为,认定这种行为系正当防卫是不正确的。行为后果具有严重性。因此答案得选。

第2题:

消费者朱某的家离场镇有二十里地,村里只有一个小商店,且商品品种不多、数量有限,店主马某听说朱某元旦节要为女儿操办婚事摆宴席,遂主动上门要求为朱某提供一些商品。双方约定,元旦节前一天,马某向朱某提供硬糖20斤(品种不少于10种)、白酒50斤、啤酒10件。双方对质量价格也作了约定。达成协议后,朱某当即预付了300元的货款。元旦节前一天,朱某到商店询问有关情况,马某以商品价格上涨为由,要朱某提高约定好的价格,朱某不允,马某于是要求退回预付款。朱某见情势紧急,只好接过300元货款,组织人到场镇上购买。其间,付了劳务费和伙食费50元,因价格上涨,多支付货款40元。婚事办完后,朱某找到马某,要求马某有个说法和交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下面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朱某有权要求马某赔偿自己的劳务费、伙食费以及因价格上涨而多支付的货款共90元,并承担预付款的利息

B. 朱某可以要求马某赔偿自己支付的劳务费和伙食费50元,并承担预付款的利息

C. 朱某可以要求马某赔偿因价格上涨而多支付的货款40元,还可以要求马某双倍返还自己的预付款。

D. 朱某已无权要求马某赔偿损失,因为他们之间的约定已解除


参考答案:A

第3题:

李某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马某,李某死亡后马某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 )。

A.该古玩由李某子女继承

B.该古玩由马某子女继承

C.将该古玩出售,价款由李某、马某子女继承

D.如李某子女同意方可由马某子女继承。


参考答案:B

第4题:

马某慕名到甲服装加工店加工一套服装,约定了款式、价格、取货时间等。后因甲接受了某厂一批工作服的加工任务,无奈将马某定做的服装转给乙服装店加工,并将与其达成的协议通知了马某。该合同转让行为有效。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吴某饲养的一头马得了重病,经医治无效,吴某便将该马抛至野外。姜某将马牵回家,并寻找失主。吴某告诉姜某,他不要这马了。姜某多方请兽医给马治病,4个多月后,马恢复了健康。姜某遂以2500元的价格将马卖给了王某,吴某要求姜某将卖马款还给自己。姜某不允,吴某遂起诉到法院,称姜某之所得为不当得利,卖马款应归自己。
请问:
(1)在本案中,谁拥有马的所有权?
(2)姜某卖马所得是否为不当利益,为什么?
(3)该案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1)在吴某抛弃马之前,吴某享有马的所有权;自姜某捡到马至将马卖给王某期间,姜某享有马的所有权;王某自将马买下后享有马的所有权。
(2)不是。因为姜某是马的所有人,有权处分其所有权。
(3)吴某已经丧失马的所有权,姜某卖马所得不是不当得利,而是正当的处分所有物的行为,因此吴某无权起诉姜某返还卖马所得。

第6题:

案情:李某,男,25岁,无业。方某,女,15岁,无业。张某,女,17岁,无业。李某嫖娼时结识了卖淫女方某、张某,在得知她们的“顾客”中有些人很有钱后,便与方某、张某商议,利用方某、张某的“生意”弄钱。2011月的一天,由张某电话联系、方某出面,将事主马某约到了张某的租住地。马某一到,等候在此的李某即持刀对马某进行威胁,逼迫马某交出了手表、手机和钱包。当李某发现马某的钱包内仅有3000余元现金,每人只分了1000元时,很是失望,于是等方某、张某拿钱走了以后,李某便将马某用胶带捆绑起来,然后给马某之妻打电话,让她拿10万元来换人,否则将“废了”马某。经过讨价还价,双方以8万元成交。次日,李某按约定取回钱后将马某放走。请分析并说明理由: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参考答案:(1)李某、方某、张某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李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方某、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2)李某、方某、张某在事先通谋的情况下,持刀威胁,劫取财物,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且三人均已达到抢劫罪犯罪主体的年龄阶段,因而三人的行为均构成抢劫罪,属于抢劫罪的共同犯罪。(3)李某在方某、张某走后,将被害人捆绑起来,然后以被害人为人质,向被害人之妻勒索钱财,其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因而其行为又单独构成绑架罪。(4)李某出于不同的故意,实施不同的犯罪行为,分别构成抢劫罪和绑架罪,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5)方某、张某参与共同抢劫,构成抢劫罪,应当分别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综观全案情况,方某、张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6)方某、张某犯罪时均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适用死刑。

第7题:

何某经人介绍与马某按当地风俗举行结婚仪式后同居(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因双方生活方式不和,马某回到娘家居住。何某多次到马某娘家劝其回家,遭马某拒绝。何某恼羞成怒,怀恨在心,产生报复马某一家的念头。三日后晚10时许,何某留下遗书后,携带事先自制的炸药包、炸药瓶等爆炸物至马某家潜伏。次日凌晨4时许,何某用细线将一炸药瓶吊至马某家的厨房天窗内,并随即引爆,致使马某弟弟因房屋倒塌窒息死亡,马某的父母和马某受轻伤。何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爆炸罪
B.故意杀人罪
C.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
D.想象竞合犯


答案:A
解析:
本案属于法条竞合犯,何某基于一个杀人的故意而实施了爆炸行为,同时触犯了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两个法条。按照对法条竞合犯的一般处理原则,应以爆炸罪定罪处罚。

第8题:

:李某生前立遗嘱将一件古玩赠给马某,李某死后马某表示接受遗赠,在遗产分割前马某死亡,则( )。

A.该古玩由李某子女继承

B.该古玩由马某子女继承

C.将该古玩**,价款由李某子女、马某子女共同继承

D.李某子女同意方可由马某子女继承


正确答案:B
这个案例适用转继承,它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之前死亡,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的制度。根据该定义可知,古玩应由马某子女继承,故选B。

第9题:

赵某与马某曾经有矛盾,赵某听说马某放风要把自己砍死,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2003年8月14日晚7时许,赵某邀约李某、韩某等人前往帮忙,并携带砍刀7把。在某街道赵某发现马某,一行人随即追赶。马某见势不妙立即朝街西头河堤奔跑。追赶40米后,马某从河堤上跳下,扑到河里,并且往河心里游。赵某等人在河堤上看马某游了几下,因为怕警察来,就一起跑到附近棉花田里躲藏,等了半小时未见警察来,一行人逃离现场。第二日,马某的尸体在河内被发现。经法医鉴定,系溺水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赵某等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B.赵某等人持刀追砍的行为与被害人溺水身亡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C.赵某等人持刀追赶马某具有伤害的故意,其持刀追砍的行为与马某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构成故意伤害罪
D.赵某等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批发市场的交易形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摊位制。目前,我国的批发市场大多数都采用摊位制的交易形式。


正确答案:交易所形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