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问答题某超市售卖水果,其中各个水果均加上精美包装,从而抬高价格,消费者不满而投诉,执法人员和超市商家产生冲突。如果由你解决该事件,你是负责人,你会怎么做?

题目
问答题
某超市售卖水果,其中各个水果均加上精美包装,从而抬高价格,消费者不满而投诉,执法人员和超市商家产生冲突。如果由你解决该事件,你是负责人,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大型超市从生产基地购进一批水果,运输过程中质量损失5%,假设不计超市其他费用。

   (1)如果超市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5%作为售价,那么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超市是否亏本;

   (2)如果超市至少要获得20%的利润,那么这种水果的售价最低应提高百分之几?(结果精确到0.1%)


(1)设超市从生产基地购进水果总量为x千克,每千克进价为a

     则(1-5%)x ·(1+5%)a-ax=-0.0025ax<0,所以超市亏本

(2)设水果的售价应提高m%,则(1-5%)x·(1+m%)a-ax20%ax

     解得m26.4

      所以这种水果的售价最低应提高26.4%     


第2题:

某超市奶糖每斤15元,酥糖每斤13.5元,水果糖每斤10元,现超市促销,把4斤奶糖、5斤酥糖和6斤水果糖搭配成什锦糖,且什锦糖价格为各种糖搭配后价格的80%.现小王买了36块钱的什锦糖,文按搭配比例.他买到了多少奶糖?

A.0.96斤

B.2.4斤

C.3斤

D.3.6斤


正确答案:A

第3题:

张先生在超市购买到产品功能与说明书不符的商品,于是找超市管理人员理赔,而超市管理人员觉得该产品并无质量问题,遂产生争议,且协商无果。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张先生可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解决自己与某超市的消费争议?()

A、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B、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C、向人民法院起诉

D、向电视台等媒体反映


答案:ABC

第4题:

两超市分别用3000元购进草莓。甲超市将草莓按大小分类包装销售,其中大草莓400千克,以高于进价1倍的价格销售,剩下的小草莓以高于进价10%的价格销售,乙超市按甲超市大、小两种草莓售价的平均值定价直接销售。两超市将草莓全部售完,其中甲超市获利2100(不计其它成本),则乙超市获利多少元:

A1950元
B1800元
C1650元
D1500元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某超市采购了一批水果,第一天销售出1箱,此后每一天比前一天销售多1箱,若干天后,超市剩余水果不够该天销售时,则该天起每天销售2箱,由此可知,该仓库库存水果箱数与天数对应关系曲线最可能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函数问题。
第二步,由题可知,第一天销售出1箱,第二天销售出2箱,第三天销售出3箱……,故开始阶段的库存逐渐减少,且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是一条抛物线,而非直线;过若干天后,超市剩余水果不够该天销售时,改为每天销售2箱,那么库存将随时间的变化匀速变小,是一条递减的直线,观察选项,只有D满足。

第6题:

某超市奶糖每斤15元,酥糖每斤13.5元,水果糖每斤10元,现超市促销,把4斤奶糖、5斤酥糖和6斤水果糖搭成什锦糖,什锦糖价格为各种糖搭配后价格的80%,现小王买了36元钱的什锦糖。问按照搭配比例他买到了多少奶糖?( ) A.0.96斤 B.2.4斤 C.3斤 D.3.6斤


正确答案:A


第7题:

某超市以每公斤7元的价格购入水果200公斤,并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售出150公斤,剩下可出售的水果按8折甩卖一空。经计算,销售本批水果共获利300元。问这批水果的折损率是多少?( )


A.12.5%
B.15%
C.7.5%
D.10%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利润。折损率=未售出的水果重量÷总重量。根据题干可知,水果购入的总成本=7×200=1400元,已知共获利300元,则总销售额=1400+300=1700元。前150公斤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售出,销售额=150×10=1500元,故八折水果的销售额=1700-1500=200元,该部分水果重量=200÷(10×0.8)=25公斤。则这批水果的折损率=(200-150-25)÷200=12.5%。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8题:

消费者王某到超市购物,王某把车停到超市的停车场,超市应当提供()

A.发票

B.保管凭证

C.收据


参考答案:B

第9题:

成某在某超市S购买酸奶饮用后腹痛不止,于医院治疗后支付2000元医疗费用。后成某发现该酸奶系过期食品,于是向法院起诉某超市,要求赔偿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失费用。在诉讼过程中,法院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诉讼过程中,经成某和S超市同意,法院可以委托当地消费者协会对案件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应当予以确认
B.成某和S超市欲通过调解解决纠纷,但由于成某脾气暴躁,常常不欢而散。出于必要,法院可以对成某和S超市分别做调解工作
C.成某的妻子赵某对成某的遭遇非常气愤。在成某与S超市达成调解协议后,陪同成某在场的赵某拒绝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则此调解协议不发生效力,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判决
D.在调解过程中,为了减少赔偿金额,S超市的负责人主动承认其售卖了过期酸奶。但之后由于成某的不配合,双方并未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对此案进行开庭审理。则S超市在调解过程中承认售卖过期酸奶构成了自认,成某无需再举证证明

答案:A,B
解析:
A项正确,根据《调解规定》第3条第2款的规定,在诉讼中经各方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委托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社会团体对案件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确认。B项正确,根据《调解规定》第7条第2款的规定,调解时当事人各方应当同时在场,根据需要也可以对当事人分别作调解工作。C项错误,尽管赵某是成某的妻子,但其并非本案的当事人,根据《调解规定》第15条的规定,对调解书的内容既不享有权利又不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不签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D项错误,根据《证据规定》第67条的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本题AB当选。

第10题:

某水果超市购进苹果和葡萄共计100千克,总值若干元,定价标准是苹果降价20%,葡萄提价20%,这样苹果和葡萄每千克价格均为9.6元,总值比原来减少140元。计算一下,该超市购进苹果有多少千克:

A. 65

B. 70

C. 75

D. 80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