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医学高级)

多选题某年8月,某村在一周的时间内突然发生多例畏寒、发热、腹痛、腹泻病例,区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立即组织调查处理。传染病潜伏期的计算方法有()。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权重法E方差分析

题目
多选题
某年8月,某村在一周的时间内突然发生多例畏寒、发热、腹痛、腹泻病例,区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立即组织调查处理。传染病潜伏期的计算方法有()。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中位数

D

权重法

E

方差分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为分析该次暴发的原因,实施病例对照调查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提出可疑危险因素(饮水、食物、接触);
2)确定对照的条件(性别、年龄、居住地),选择对照。

第2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霍乱的密切接触者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病人发病前五天及其病后或者带菌者被发现前五天内,与病人有共同餐饮史、共同居住生活史等。
对密切接触者实行自末次暴露起持续5天的医学观察和粪便霍乱弧菌检测工作。
如接触者是食物加工人员必须暂离工作岗位,直至两次粪便培养阴性。

第3题:

某年8月,某村在一周的时间内突然发生多例畏寒、发热、腹痛、腹泻病例,区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立即组织调查处理。请你负责组织疫情调查,并设计调查方案。该方案的内容主要应包括A、一般情况

B、调查目的

C、调查内容

D、调查方法

E、调查表的设计

F、调查组的组成

G、所需器材、物品

H、进度安排

I、经费预算

调查组进入现场时,首先要进行病例的核实诊断,核实诊断应做哪些调查A、查找能够找到的所有病人

B、对重点病例立即进行个案调查

C、逐个进行个案调查

D、了解流行病学接触史、症状,检查体征

E、查验实验室结果

F、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的设计应由哪些项目组成A、调查项目查项目

B、备查项目

C、调查内容

D、分析项目

E、调查方法

撰写疫情调查报告应包括哪些方面A、调查目的

B、前言

C、概况

D、材料与方法

E、调查结果

F、采取措施

G、结论

H、建议

流行病学中通常运用以下哪些指标来描述传染病流行的强度A、散发

B、患病率

C、死亡率

D、大流行

E、发病率

F、暴发

G、流行

传染病潜伏期的计算方法有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权重法

E、方差分析

传染病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有A、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期

B、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留验或检疫的期限

C、来判断受感染的时间

D、来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E、评价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

F、来推断传染病的传染期

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A、病程延长

B、新病例减少

C、病例迁入或迁出

D、诊断水平提高

E、报告率提高

F、病死率高

G、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

在流行病学的调查或研究中,通常采取以下哪些方法尽量控制流行病学中的可能偏倚A、对病例和对照设定详尽的排除和纳入标准

B、匹配

C、随机化分组

D、重复试验或调查

E、按不同因素进行分层分析

F、多因素分析

G、尽可能多地选择或匹配对照

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概率抽样的方法有A、单纯随机抽样

B、方便抽样

C、机械抽样

D、多阶段抽样

E、分层抽样

F、整群抽样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CDEFGHI


问题 2 答案:ACDE


问题 3 答案:BD


问题 4 答案:BCEFGH


问题 5 答案:ADFG


问题 6 答案:BC


问题 7 答案:BCDE


问题 8 答案:ADEG


问题 9 答案:ABCEF


问题 10 答案:ACDEF

第4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针对本案例,确诊霍乱/细菌性痢疾还要做何检测?患者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具备任意一项霍乱临床表现,粪便、呕吐物、或者肛拭子细菌培养分离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在疫源检索中,粪便培养分离出
2)患者的处理:
①对患者应严格隔离;
②治疗以补液为主,补钾与纠正酸中毒并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第5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病人和带菌者的解除隔离条件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患者经全程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经隔日2次粪便培养均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无粪便培养条件下,应于症状消失后2周方可解除隔离。
2)带菌者经全程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经隔日2次粪便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无粪便培养条件的情况下,应于症状消失1周方可解除隔离。

第6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疫点和疫区如何做好处理?


正确答案: 疫点:
1)传染源的管理:就地(近)隔离治疗,如需移动病人,必须要随身携带盛放呕吐物的容器,及时消毒处理。
2)接触者的管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隔离5天,并开展粪检,无症状,粪检阴性者可以解除隔离。
3)疫点的消毒: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特别是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等
4)宣传教育,督促开展饮用水消毒,杀蛆灭蝇工作。
5)疫情公布与风险沟通:定时公布疫情,并告知公众潜在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
疫区:
1)疫情监测和检索:监测和检索疑似病例等
2)做好生活饮用水的管理
3)做好饮食卫生和集市贸易管理
4)做好粪便管理,改善生活环境
5)落实健康教育(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食物,出现腹泻后如何就医等)
6)国内交通检疫和国境卫生检疫

第7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简述上述所有呼吸道传染病案例的监测要点。


正确答案: 1)腹泻病人监测:发现疑似患者采样检测,诊断为临床或确诊病例要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2)重点人群监测:对监测点内的的重点人群,包括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饮食从业人员、水管粪管人员、托幼机构保育员等进行带菌率监测;
3)外环境和水源监测:定期选择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处、医院污水排放处等抽样检测;
4)食品、粪便和苍蝇监测:定期选择食堂、餐馆等集中供应等食品,公共厕所、粪坑和苍蝇抽样检测;
5)菌株耐药性监测:对监测点内的XX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动态观察菌株耐药性变迁;
6)在监测点内对水改、粪管等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他防疫措施作出科学评价,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和方法。

第8题:

2009年7月,某村卫生室村医报告发现一村民在半天内已有4次水样腹泻,并伴有剧烈腹痛,疑似发生了霍乱疫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赶赴现场指导采样、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病家的墙壁、井水等环境进行现场消毒处理工作。

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疫网络中可以不考虑
A.自来水污染
B.空气污染
C.接触传播
D.物表污染
E.器械污染

答案:A
解析:
因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冠状病毒感染而造成的疾病,该病毒在环境中耐受力差,不能在自来水中较长时间生存。

第9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霍乱病人(带菌者)解除隔离的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入院后,粪便培养每日一次,停药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方可解除隔离。
2)霍乱临床表现消失,如无粪便培养条件的情况下,自发病之日起,住院隔离已超过七天,可解除隔离。
3)慢性带菌者,大便培养连续7天阴性,胆汁培养每周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方可接触隔离。

第10题:

案例1(病毒性肝炎):2008年12月13日,固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固原一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疫情进行了调查、核实,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确定为一起甲肝暴发疫情。 案例2(霍乱):2008年9月6日,某海滨小城市市级人民医院报告发生一起疑似霍乱病例。患者:男,34岁,剧烈腹泻1天,大便呈黄水样、无里急后重、无腹痛、伴低热、呕吐,腹泻半天后出现腓肠肌痉挛。经调查,该患者系该市面粉厂工人,患者称该厂近来还有类似腹泻病人,但不清楚其他病人的症状和就诊情况。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的报告后,立即派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处理。 案例3(细菌性痢疾):2009年4月18日15:00,婺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珍珠山乡卫生院电话报告:该乡中学、中心小学自18日下午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刻向县卫生局汇报,同时组织疫情防控小组赶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 案例4(伤寒和副伤寒):2005年9月23日下午,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心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医生在9月15日至23日上午的门诊时先后发现18例症状相似的病人,均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乏力、腹部不适、多有便秘,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同时伴有皮疹和肝脾肿大,肥达试验“O”抗体阳性。患者发病前都曾使用村边的井水洗菜。 针对本案例,确诊伤寒和副伤寒还要做何检测?患者如何处理?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伤寒和副伤寒检测:血培养和(或)粪便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2)患者的处理:
①对患者应严格隔离;
②治疗以抗菌、对症为主。
3)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限以最后接触之日计算,伤寒14天,副伤寒10天。
饮食行业人员观察期间应送粪培养1次,阴性者方能工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