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多选题根据涉税犯罪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两罪必须为故意B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C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E徇私枉法罪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题目
多选题
根据涉税犯罪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两罪必须为故意

B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C

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D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E

徇私枉法罪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渎职犯罪中,属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有( )。

A.徇私枉法罪

B.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C.私放在押人员罪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正确答案:ABC
解析:根据《刑法》第399、400条规定,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均属于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在刑事诉讼中,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放走,使其逃离监管的行为。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行政执法人员的渎职犯罪,而非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第2题:

“情节严重”是多数涉税渎职犯罪的法定要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下列选项的犯罪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可以立案,( )除外。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C、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D、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涉税渎职犯罪的客观方面。注意《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中有关“情节严重”的判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不移交的;(2)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及3人次以上的;(3)司法机关提出意见后,无正当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4)以罚代刑,放纵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人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行政执法部门主管领导阻止移交的;(6)隐瞒、毁灭证据,伪造材料,改变刑事案件性质的;(7)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牟取本单位私利而不移交刑事案件,情节严重的;(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3题:

根据《刑法》,税收征收环节的渎职犯罪有( )

A.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B.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

C.骗取出口退税罪

D.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

E.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正确答案:AD

第4题:

“情节严重”是多数涉税渎职犯罪的法定要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下列选项的犯罪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可以立案,( )除外。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C.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D.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涉税渎职犯罪的客观方面。注意《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中有关“情节严重”的判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案件不移交的;(2)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及3人次以上的;(3)司法机关提出意见后,无正当理由仍然不予移交的;(4)以罚代刑,放纵犯罪嫌疑人,致使犯罪嫌疑人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行政执法部门主管领导阻止移交的;(6)隐瞒、毁灭证据,伪造材料,改变刑事案件性质的;(7)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牟取本单位私利而不移交刑事案件,情节严重的;(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5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徇私舞弊型涉税渎职犯罪的有( )。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C、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D、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E、玩忽职守罪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核渎职罪。根据渎职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可以将涉税渎职犯罪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徇私舞弊型渎职罪。徇私舞弊,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行为。包括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二是滥用职权型渎职罪。主要是滥用职权罪;三是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主要是玩忽职守罪。

第6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税务人员成某的行为已构成( )。

A.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

B.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

C.徇私舞弊出口退税罪

D.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

E.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正确答案:E
[答案]:E
[解析]:
(1)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徇私情私利、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2)解题的关键词是“案发后”,即成某的行为并不是在征收税款、发售发票、办理出口退税、办理税款抵扣过程中发生的。

第7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B、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而徇私枉法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
C、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客观上都可能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刑事追诉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都要求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
E、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要求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而徇私枉法罪没有“情节严重”的要求

答案:C,E
解析:
本题考核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而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所以选项A错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主观上都出于故意,过失不能构成上述两罪。所以选项B错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共同点在于:主观上都出于故意且为徇私情私利;客观上都可能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刑事追诉。所以选项C正确。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要求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而徇私枉法罪中的行为构成犯罪则没有“情节严重”的要求。所以选项D错误,选项E正确。

第8题:

根据《刑法》,在渎职罪中,不要求犯罪主体一定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有( )。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C.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D.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E.徇私枉法罪


答案:ADE
考点:渎职罪的犯罪主体。
解析:渎职罪中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犯罪主体是海关、外汇管理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第9题:

根据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与徇私枉法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B.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C.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要求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
D.徇私枉法罪中没有情节严重的要求
E.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主观方面既可以为故意,也可以为过失

答案:C,D
解析:
(1)选项AB: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2)选项E: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

第10题:

下列罪名中,犯罪主体只能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是(  )。

A.徇私枉法罪
B.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C.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D.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答案:D
解析:
(1)选项A: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2)选项B: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包括在工商、税务、监察等依法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中承担执法工作的公务人员;(3)选项C: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体是海关、外汇管理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他自然人或单位均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