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章节练习

单选题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 胃肠道反应B 恶心、呕吐C 血压升高D 锥体外系反应E 过敏反应

题目
单选题
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

胃肠道反应

B

恶心、呕吐

C

血压升高

D

锥体外系反应

E

过敏反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恶心、呕吐

C、血压升高

D、锥体外系反应

E、过敏反应


参考答案:D

第2题:

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

A、过敏反应

B、直立性低血压

C、内分泌障碍

D、锥体外系反应

E、消化系统症状


参考答案:D

第3题:

关于氯丙嗪的临床应用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B、可用于治疗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相

C、对药物引起的呕吐有效

D、利用其对内分泌影响试用于侏儒症

E、氯丙嗪作为“冬眠合剂”成分用于严重感染


答案:D

第4题:

长期大量应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最重要的不良反应是

患者,男性,26岁,一年前出现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等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直服用氯丙嗪50

M.

G.,

B.

I.

D.治疗。


正确答案:B
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是阻断中脑-边缘、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精神病、止吐和顽固性呃逆、人工冬眠和低温麻醉。锥体外系反应是长期大量应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氯丙嗪导致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氯丙嗪阻断了黑质一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使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增强所致,一般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

第5题:

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是

患者,男性,26岁,一年前出现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等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直服用氯丙嗪50

M.

G.,

B.

I.

D.治疗。


正确答案:D
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是阻断中脑-边缘、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精神病、止吐和顽固性呃逆、人工冬眠和低温麻醉。锥体外系反应是长期大量应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氯丙嗪导致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氯丙嗪阻断了黑质一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使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增强所致,一般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

第6题:

长期应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肝毒性

B、恶心、呕吐

C、锥体外系反应

D、低催乳素血症

E、低血钾


参考答案:C

第7题:

关于氯丙嗪等抗精神失常药的临床应用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B.可用于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相

C.氯丙嗪对放射治疗引起的呕吐有效

D.利用其对内分泌影响试用于侏儒症

E.氯丙嗪作为“冬眠合剂”成分用于严重感染


正确答案:D
(答案:D)氯丙嗪等抗精神失常药可用于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的躁狂相,有强大的镇吐作用,制成“冬眠合剂”用于严重感染。还可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故不能试用于侏儒症。

第8题:

简述氯丙嗪的主要不良反应。


参考答案:(1)锥体外系症状急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0%),用安坦、地西泮等;迟发型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停药,应用利血平、异丙嗪,停用抗胆碱药物。
(2)心血管反应低血压、心率加快,阻断α受体所致。不用肾上腺素,减压或停药可恢复,可对症治疗。
(3)造血系统反应,
(4)消化系统麻痹性肠梗阻和中毒性肝炎,保肝治疗。
(5)代谢及内分泌系统一般无需处理
6)抽搐抗惊厥药,如丙戊酸钠。
(7)恶性综合症虽少见,但很危险。立即停药,给与抗帕金森病药物、物理降温、防感染、支持疗法。
(8)药物过量中毒

第9题:

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

患者,男性,26岁,一年前出现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等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直服用氯丙嗪50

M.

G.,

B.

I.

D.治疗。


正确答案:A
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是阻断中脑-边缘、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精神病、止吐和顽固性呃逆、人工冬眠和低温麻醉。锥体外系反应是长期大量应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氯丙嗪导致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氯丙嗪阻断了黑质一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使纹状体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增强所致,一般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

第10题:

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是

A、苯巴比妥

B、地西泮

C、苯妥英钠

D、硫喷妥钠

E、氯丙嗪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