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

多选题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在(  )。A部门剩余收益通常使用税前部门营业利润和税前报酬率计算,而部门经济增加值使用部门税后经营利润和加权平均税后资本成本计算B资本市场上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变动时,计算经济增加值和剩余收益时需调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C剩余收益业绩评价旨在防止部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而经济增加值旨在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D当税金是重要因素时,经济增加值比剩余收益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门盈利能力

题目
多选题
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在(  )。
A

部门剩余收益通常使用税前部门营业利润和税前报酬率计算,而部门经济增加值使用部门税后经营利润和加权平均税后资本成本计算

B

资本市场上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变动时,计算经济增加值和剩余收益时需调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C

剩余收益业绩评价旨在防止部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而经济增加值旨在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

D

当税金是重要因素时,经济增加值比剩余收益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门盈利能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A
解析:
B项,经济增加值与公司的实际资本成本相联系,因此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计算方法。资本市场上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变动时,公司要随之调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但是,计算剩余收益时使用的是部门要求报酬率,主要考虑管理要求及部门个别风险的高低,与资本市场权益和债务成本的变化无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指标中不便于进行上市公司内部业绩评价的指标是( )。

A.净收益

B.剩余收益

C.经济增加值

D.市场增加值


正确答案:D
D
 即使是上市公司也只能计算它的整体市场增加值,对于下属部门和单位无法计算其市场增加值,也就不能用于内部业绩评价。

第2题:

某公司下设A、B两个部门。目前A部门的平均总资产为2000万元,投资报酬率为15%;B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16%,剩余收益为200万元。假设A部门要求的税前报酬率为10%,B部门的风险较大,要求的税前报酬率为12%。加权平均税后资本成本为8%,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没有需要调整的项目。两个投资中心的平均金融资产为0,平均经营负债为0。
要求:
1、计算A部门的剩余收益;
2、计算B部门的平均总资产;
3、计算A部门和B部门的经济增加值;
4、说明经济增加值和剩余收益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
解析:
A部门的剩余收益=2000×(15%-10%)=100(万元)(2分)
【考点“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B部门的平均总资产=200/(16%-12%)=5000(万元)(2分)
【考点“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A部门的经济增加值=2000×15%×(1-25%)-2000×8%=65(万元)(1分)
B部门的经济增加值=5000×16%×(1-25%)-5000×8%=200(万元)(1分)
【考点“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经济增加值和剩余收益都与投资报酬率相联系。剩余收益业绩评价旨在设定部门投资的最低报酬率,防止部门利益伤害整体利益;而经济增加值旨在使经理人员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报酬,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1分)
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有区别。部门剩余收益通常使用税前部门营业利润和税前报酬率计算,而部门经济增加值使用部门税后经营利润和加权平均税后资本成本计算。当税金是重要因素时,经济增加值比剩余收益可以更好的反映部门盈利能力。如果税金与部门业绩无关时,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效果相同,只是计算更复杂。由于经济增加值与公司的实际资本成本相联系,因此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计算方法,资本市场上权益成本和债务成本变动时,公司要随之调整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剩余收益使用的部门要求的报酬率,主要考虑管理要求以及部门个别风险的高低。(1分)
【考点“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第3题:

论述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及其联系与区别。


参考答案: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从根本上说,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都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是:首先,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只有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生产出绝对剩余价值,也才有可能以此为起点,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其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同时还是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为延长工作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创造了新条件、新动机。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技术基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不以生产技术的革命为条件,运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把它生产出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以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的根本变革为基础,主要运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把它生产出来。
第二,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的作用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与资本主义生产较发达的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
第三,它们所体现的劳动从属于资本的关系不同。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劳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劳动实际上从属于资本。
第四,在剩余价值量相等的情况下,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更高的剩余价值率。
总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这两种方法同时并存,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和意义。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最具特征意义的剥削方法。


第4题:

比较绝对收益筹划和相对收益筹划的联系与区别。


正确答案: (1)根据收益效应分类,分为绝对收益筹划原理和相对收益筹划原理。
(2)绝对收益筹划原理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缴纳税款最少的方案。
(3)相对收益筹划原理是指纳税人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但某些纳税期的纳税义务递延到以后的纳税期实现,从而取得递延纳税效果,获得相对收益。
(4)绝对收益筹划是直接减少纳税人的纳税绝对额,从而取得收益。相对收益筹划是通过对纳税义务在时间上的安排,相对减少纳税总额,从而取得收益。即:所有税务筹划方案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总额相同,但是在各个纳税期税额不完全相同。

第5题:

下列各项关于经济增加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经济增加值为正,表明经营者在为企业创造价值
B.经济增加值便于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比较
C.经济增加值计算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D.经济增加值是从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

答案:A,C,D
解析:
经济增加值为正,表明经营者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经济增加值为负,表明经营者在毁损企业价值,选项A正确。由于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指标,不便于比较不同规模公司的业绩,选项B错误。由于经济增加值指标计算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选项C正确。经济增加值是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选项D正确。

第6题:

(2019年)下列关于经济增加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经济增加值为正表明经营者为股东创造了价值
B.计算经济增加值使用的资本成本应随资本市场变化而调整
C.经济增加值是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全部投入资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
D.经济增加值便于不同规模公司之间的业绩比较

答案:A,B,C
解析:
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等的企业,其会计调整项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各不相同,计算比较复杂,影响指标的可比性,选项D不是。

第7题:

下列关于经济增加值和剩余收益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都与投资报酬率相联系
B.部门剩余收益和部门经济增加值都使用部门税后净营业利润和加权平均税后资本成本计算
C.当税金是重要因素时,经济增加值比剩余收益可以更好地反映部门盈利能力
D.部门剩余收益和部门经济增加值都是基于资本市场的计算方法

答案:B,D
解析:
部门剩余收益通常使用税前部门营业利润和税前投资报酬率计算,选项B的说法错误;计算剩余收益使用的是部门要求的报酬率,与资本市场无关,主要考虑管理要求以及部门个别风险的高低,选项D的说法错误。

第8题:

试述统计预测与经济预测的联系和区别。


标准答案:两者的主要联系是: ①它们都以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的对象; ②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宏观和微观的市场预测、 管理决策、制定政策和检查政策等提供信息; ③统计预测为经济定量预测提供所需的统计方法论。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①从研究的角度看,统计预测和经济预测都以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对象,但着眼点不同。前者属于方法论研究, 其研究的结果表现为预测方法的完善程度;后者则是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预测, 是一种实质性预测, 其结果表现为对某种经济现象的未来发展做出判断; ②从研究的领域来看, 经济预测是研究经济领域中的问题, 而统计预测则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第9题:

采用收益现值法与现行市价法的区别是:()

  • A、折现率i和剩余寿命期n
  • B、两个参数都很容易
  • C、预测的预期收益额A和折现率I
  • D、预期的收益额A和剩余寿命期n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试述经济法律关系与经济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正确答案: (1)经济关系是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基础。它是在人们的经济实践中由多种经济行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谁也不能任意左右的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是第一性的物质关系,它不依任何单个的社会个体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依法的有无而存在。
(2)经济法律关系则是在经济关系基础上经过经济法律、法规“加工”后升华而成的,具有经济权利、经济义务内容和性质的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经过法律、法规所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第二性的意志关系。经济法律关系虽来自于经济关系,但它绝不是原有经济关系的简单的派生物,经过升华后的经济法律关系对客观的经济关系仍有巨大的反作用,是其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必需的法律形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