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

问答题某公司生产A产品的6月份的成本资料如下:(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A产品的预算产量的工时标准为900小时,制造费用按工时分配(2)6月份实际产量18件,实际耗用材料800千克,实际工时82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将产品标准成本表格中用字母表示的数据填写完整。

题目
问答题
某公司生产A产品的6月份的成本资料如下:(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A产品的预算产量的工时标准为900小时,制造费用按工时分配(2)6月份实际产量18件,实际耗用材料800千克,实际工时82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将产品标准成本表格中用字母表示的数据填写完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6月份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费用42120元,人工成本44000元,该月制造费用总额36080元。其他相关材料如下表。
要求:
(1)计算甲、乙产品分别耗用的原材料成本(其中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照定额消耗量标准分配)。
(2)计算甲、乙产品分别耗用的人工成本(按照生产工时标准分配)。
(3)计算甲、乙产品分别承担的制造费用(按照生产工时标准分配)。
(4)计算甲、乙产品总生产成本与单位生产成本。


答案:
解析:
(1)分配率=42120/(400×1.2+300×1.1)=52
  甲产品耗用原材料成本=30040+400×1.2×52=55000(元)
  乙产品耗用原材料成本=12840+300×1.1×52=30000(元)
  (2)分配率=44000/(56000+32000)=0.5
  甲产品耗用人工成本=0.5×56000=28000(元)
  乙产品耗用人工成本=0.5×32000=16000(元)
  (3)分配率=36080/(56000+32000)=0.41
  甲产品承担制造费用=0.41×56000=22960(元)
  乙产品承担制造费用=0.41×32000=13120(元)
  (4)产品总生产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
  甲产品总生产成本=55000+28000+22960=105960(元)
  甲产品单位生产成本=105960/400=264.9(元)
  乙产品总生产成本=30000+16000+13120=59120(元)
  乙产品单位生产成本=59120/300=197.07(元)

第2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的成本资料:



(2)该企业制造费用总额为150000元,按以下作业进行了划分。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1)按照传统成本法,以直接人工工时为分配标准,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答案:
解析:
(1)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00/(1000+2000)=50(元/小时)
分配给甲产品的制造费用=50×1000=50000(元)
单位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0/400=125(元/件)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25+250=375(元/件)
分配给乙产品的制造费用=50×2000=100000(元)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000/625=160(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60+380=540(元/件)
(2)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172.5+250=422.5(元/件)
单位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1000/625=129.6(元/件)
乙产品的单位成本=129.6+380=509.6(元/件)。

第3题:

下列计算公式不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用量×材料标准单价

B、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小时标准工资率

C、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预算总工时

D、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项目的标准用量×变动制造费用项目的标准价格


答案:C

第4题:

甲公司为一家生产制造企业,下设X、Y两个分厂,其中X分厂主要从事A产品的生产。甲公司采用标准成本法对A产品成本进行核算与管理。2018年10月,A产品当月成本资料如下所示:
(1)A产品单位标准成本资料。

甲公司A产品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100000小时。
(2)本月A产品的实际产量为200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0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所示: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2018年10月A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成本差异总额。
<2>?、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3>?、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并指出承担差异责任的对应部门。
<4>?、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答案:
解析:
1. 2018年10月A产品成本差异总额=1755000-855×2000=45000(元)(1.5分)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900000/90000-9)×90000=90000(元)(1分)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90000-50×2000)×9=-90000(元)(1分)
3.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32500/95000-4)×95000=-47500(元)(1分)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5000-45×2000)×4=20000(元)(1分)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主要是劳动人事部门的责任。(2.5分)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37500/95000-3)×95000=-47500(元)(1分)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00-45×2000)×3=15000(元)(1分)

第5题:

乙公司生产M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月标准总工时为23400小时,月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总额为84240元。工时标准为2.2小时/件。假定乙公司本月实际生产M产品75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15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7000元。
  要求:(1)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
  (3)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4)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5)计算M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答案:
解析: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84240/23400=3.6(元/小时)
  (2)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57000/15000=3.8(元/小时)
  (3)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57000-7500×2.2×3.6=-2400(元)
  (4)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000-7500×2.2)×3.6=-5400(元)
  (5)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8-3.6)×15000=3000(元)

第6题:

甲公司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某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6元/件,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2小时。2019年9月,该产品的预算产量为110件,实际产量为100件,实际工时为25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为( )元。

A.-60
B.-90
C.60
D.150

答案:C
解析:
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生产能量-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10×2-100×2)×(6/2)=60(元)(U)。
本题考查: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第7题:

甲企业生产A产品,A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A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资料



假定甲企业本月实际生产A产品800件,实际耗用总工时44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4000元。
<1>?、计算A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计算A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并说明是节约还是超支。
<3>?、分析一下差异发生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5000=0.8(元/小时)(0.5分)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工时标准×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5×0.8=4(元/件)(1分)
<2>、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000-800×5×0.8=800(元),是超支差异(0.5分)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400-800×5)×0.8=320(元),是超支差异(0.5分)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4000/4400-0.8)×4400=480(元),是超支差异(0.5分)
<3>、通过计算可知,A产品变动制造费用超支800元,原因有二:
一是效率不高,工时由4000小时(800×5)上升为4400小时;(1分)
二是费用分配率由0.8元提高到4000/4400元,这两个原因导致变动制造费用超支。(1分)

第8题:

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1000 小时。
(2)本月实际产量20 件,实际耗用材料900 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 小时,实际成本如下:


1)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答案:
解析:
1)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17550-855×20=450(元)(1 分)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产量下实际用量
=(9000/900-9)×900=900(元)(0.5 分)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900-50×20)×9=-900(元)(0.5 分)
3)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产量下实际人工工时
=(3325/950-4)×950=-4 75(元)(1 分)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人工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时)×标准工资率
=(950-45×20)×4=200(元)(1 分)
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2375/950-3)×950=-475(元)(1 分)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950-45×20)×3=150(元)(1 分)
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850-1000×2=850(元)(1 分)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1000-950)×2=100(元)(0.5 分)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20×45)×2=100(元)(0.5 分)

第9题:

乙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只生产A产品。8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生产A产品需要耗用X、Y、Z三种材料,其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如下表所示。

资料二:公司利用标准成本信息编制直接人工预算。生产A产品的工时标准为3小时/件,标准工资率为20元/小时。8月份A产品的实际产量为2200件,实际工时为7700小时,实际发生直接人工成本146300元。
资料三:公司利用标准成本信息,并采用弹性预算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A产品的单位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18元,8月份A产品的预计生产量为2150件,每月的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36550元。
资料四:成本利润率为20%,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A产品的单位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2)根据资料二,计算下列成本差异:①直接人工成本差异;②直接人工效率差异;③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3)根据资料一、二和三,计算A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4)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测算单位A产品的价格。
(5)完成正常订单的前提下,若企业存在剩余生产能力,乙公司想要以175元的价格购买产品,保证乙公司成本利润率不变的前提下,是否应接受该订单,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A产品的单位直接材料标准成本=5×3+5×2+10×3=55(元)
(2)①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46300-2200×3×20=14300(元)(超支)
②直接人工效率差异=(7700-2200×3)×20=22000(元)(超支)
③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46300/7700-20)×7700=-7700(元)(节约)
(3)制造费用预算总额=36550+18×2150=75250(元)
A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55+3×20+75250/2150=150(元)
(4)单位A产品的价格=150×(1+20%)/(1-5%)=189.47(元)
(5)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55+3×20+18=133(元)
单位A产品的价格=133×(1+20%)/(1-5%)=168(元)
该订单单价175元大于168元,乙企业应该接受该订单。

第10题:

假设华丰公司制件厂生产一种A产品,生产能力表现为生产一线工人直接人工工时,每月可用直接人工工时最大限度为9500工时,正常直接人工工时为8000工时。该公司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按正常生产能力计算。2008年8月份制件厂正常生产能力为8000直接人工小时,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56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为64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92300元。制造费用按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用量为10米,每米标准价格9元;直接人工标准为8小时,每小时标准工资为20元。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正确答案: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预算总工时=92300÷8000=11.54(元/小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