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月经过多、皮肤反复出血点半年。查体:轻度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肿大,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9×109/L,血小板45×109/L,骨髓示增生活跃,粒系正常,红系中晚幼红细胞增多,全片可见巨核细胞10个,伴成熟障碍。 如果网织红细胞3%,抗人球蛋白试验(+),本患者最合适的诊断是:()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B Evans综合征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E 过敏性紫癜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性,28岁,月经过多、皮肤反复出血点半年。查体:轻度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肿大,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9×109/L,血小板45×109/L,骨髓示增生活跃,粒系正常,红系中晚幼红细胞增多,全片可见巨核细胞10个,伴成熟障碍。 如果网织红细胞3%,抗人球蛋白试验(+),本患者最合适的诊断是:()
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

B

Evans综合征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过敏性紫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42岁,牙龈出血2个月。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史11年。查体:轻度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脏无肿大,脾肋下3cm。血红蛋白95g/L,血白细胞3×10/L,血小板63×10/L,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增多,涂片可见巨核细胞33个对该患者可采用的治疗是A、单纯治疗贫血

B、增加血容量

C、抗感染治疗

D、脾切除术

E、放血治疗

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脾功能亢进

D、过敏性紫癜伴失血性贫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C

第2题:

148~150 题共用题干:

女性,15岁,发热伴血尿2天来诊,查体:面色苍白,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皮肤有散在出血点,未见齿龈增生,左腋下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轻度肿大。血常规示:Hb:70g/L,WBC:19.2 ×109/L,PLT:60×109/L。

第 148 题 则上述情况不太支持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B

第3题:

患者,男,27岁。装修工人。因乏力伴双下肢反复瘀点1年就诊。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双下肢可见散在瘀点,全身可见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象:Hb65g/L,WBC3.0×109/L,中性粒细胞0.3,淋巴细胞0.7,血小板22×109/L,网织红细胞0.003。

此患者诊断最可能是

A.非重型再障

B.重型再障

C.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败血症合并DIC


正确答案:A
该患者表现为感染、贫血、出血并全细胞减少,但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2×109/L,所以最可能的诊断是非重型再障。

第4题:

患者,女,35岁。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2个月,皮肤粘膜出血1个月余,高热5天。体检:T39.5℃,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片状瘀斑,口腔及舌粘膜可见数个血疱,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增多。

该患者的诊断是
A.溶血性贫血急性发作
B.急性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E.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D
解析:

第5题:

女性,15岁,发热伴血尿两天来诊,查体:面色苍白,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皮肤有散在出血点,未见齿龈增生,左腋下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轻度肿大。血常规示:Hb 70g/L,WBC 19.2×109/L,PLT 60×109/L


答案:B
解析:

第6题:

女性患者,22岁,月经过多,皮肤反复出血点半年。体检:轻度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脏、脾脏未触及,血红蛋白89g/L,血小板45乘以十的九次方/L,骨髓示增生活跃,粒系正常、红系中、晚幼红细胞增多,全血可见巨核细胞102个,伴成熟障碍。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

C、急性白血病

D、过敏性紫癜

E、单纯性紫癜

如果网织红细胞3%,抗人球蛋白实验(+),最可能的诊断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过敏性紫癜

E、Evans综合征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E

第7题:

患者,女,35岁。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2个月,皮肤粘膜出血1个月余,高热5 天。体检:T5。C,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片状瘀斑,口腔及舌粘膜可见数个血疱,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增多。 57.该患者的诊断是

A.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溶血性贫血急性发作

D.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A

第8题:

患者女性,28岁,月经过多、皮肤反复出血点半年。查体:轻度贫血貌,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肿大,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9×10/L,血小板45×10/L,骨髓示增生活跃,粒系正常,红系中晚幼红细胞增多,全片可见巨核细胞10个,伴成熟障碍。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

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过敏性紫癜

如果网织红细胞3%,抗人球蛋白试验(+),本患者最合适的诊断是: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

B、Evans综合征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过敏性紫癜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B

第9题:

患儿。14个月。慢性腹泻二个月,近日发现面色发黄,皮肤散在出血点,查体:心肺正常,肝脾轻度肿大,无震颤,血象:HB90g/L,RBC2.65×1012/L,要早期诊断,应首先做什么检查

A、MCVMCHMChC
B、骨髓穿刺
C、血清VitB12测定
D、血涂片
E、血清叶酸测定

答案:D
解析:
从题目判断有贫血,小儿贫血14个月了一般不考虑溶血性贫血了,所以考虑有2个病一个缺铁性一个巨幼性细胞贫血,从题目来看有消化道腹泻,面色发黄、肝脾轻度肿大,无震颤更加符合巨幼性细胞贫血判断巨幼性细胞贫血最简单的方法是D,呈大细胞性贫血,MCV>94fl,MCH>32pg。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大细胞为多,易见嗜多色性和嗜碱点彩虹细胞,可见巨变的有核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呈分叶过多现象。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常减少。确诊肯定是穿刺了,现在首先肯定是D。

第10题:

患者,女,35岁。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2个月,皮肤粘膜出血1个月余,高热5天。体检:T39.5℃,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片状瘀斑,口腔及舌粘膜可见数个血疱,表浅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增多。

最可能引起该病发生的药品是
A.氯霉素
B.抗胸腺球蛋白
C.青霉素
D.环孢菌素
E.甲硝唑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