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43 民事诉讼法学

问答题简述执行中止与暂缓执行的区别。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执行中止与暂缓执行的区别。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暂缓执行的效力


参考答案:

暂缓执行实施后,产生的相应法律效果,主要包括:
(1)暂停执行程序。暂缓执行后,执行机构不得采取新的执行措施,不得再为新的执行行为。
(2)维持原有的执行效果。暂缓执行前的执行行为仍然有效,不因暂缓执行而失效。已采取的执行措施非经执行机构裁定解除,当事人不得自行解除。
(3)有条件地恢复执行。暂缓执行期间内或暂缓执行期限届满时,当事人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则执行程序完结。如逾期仍不履行义务的,除非延长暂缓执行期限,否则执行机构可以恢复执行,继续原来的执行程序。


第2题:

简述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区别。


答案:
解析: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依法暂时停止进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继续进行的情况。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已开始的诉讼时效因发生事由不再进行,并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丧失效力。
二者的区别是:(1)发生的事由不同。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客观情况,这些客观情况阻碍着权利人行使权利,是时效期间进行的客观障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有关的行为,是与当事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相反的事实;(2)事由发生的时间要求不同。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进行的最后6个月内,或发生在最后6个月前但后果延续到最后6个月内,才能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无论发生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的任何时间都可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3)效力不同。诉讼时效中止的效力在于使诉讼时效进行暂停,将中止事由阻碍时效进行的期间不计入时效期间,此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继续计算;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在于使中断前已经进行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时效期间重新起算;(4)期间计算不同。待诉讼时效中止的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它将中止前已进行的期间与中止事由消除后顺延的期间合并计算。在诉讼时效中断的中断原因消灭后,从权利人能行使权利时起重新计算,即开始一个新的诉讼时效期间,此前已进行的期间不再计算。

第3题:

在生效判决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

A、裁定暂缓执行者

B、决定暂缓执行者

C、裁定中止执行者

D、决定中止执行


参考答案:B

第4题: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成立的,由()

  • A、执行员宣告暂缓执行
  • B、执行庭长宣告中止执行
  • C、院长批准中止执行
  • D、审判委员会裁定终结执行

正确答案:C

第5题:

简述诉讼时效中断及其与诉讼时效中止的区别


答案:
解析: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法定事由而使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时停止。诉讼时效中断,是指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相反的事实,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失去效力,而须重新起算时效期间的制度。 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异同   (一)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相同之处   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   (二)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不同之处   首先,发生的原因不同。虽然引起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事实都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但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权利人主张、义务人同意履行、提起诉讼或者仲裁。而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是当事人意志不能控制的,包括:不可抗力、法定代理人未确定或者丧失民事行为、其他。   其次,发生时间不同。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次数都是不受法律限制的,但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间内。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或者法定事由虽发生于6个月前但持续至最后六个月内的。注意:法定事由发生在最后6个月内,如法定事由消除后,剩下时效期间不足6个月,通说认为,应该补足6个月。   最后,法律效果不同。诉讼时效中断是使已经过的时效期间丧失效力,从中断之时起,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则只是使时效期间暂停计算,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中断与诉讼时效中止发生的事由、时间、法律效果都是不同的,它们是两项独立的时效制度,不应混为一谈。

第6题:

简述诉讼时效的中断与诉讼时效的中止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

(1)发生中止的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客观情况,而发生中断的事由则是当事人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行为,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
(2)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而中断可发生在诉讼时效开始后完成前的任何一段时间。
(3)中止是是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障碍。中止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有效,中止事由消除后,原来的时效继续进行。而中断是时效完成的根本性保障,中断以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中断前后实际是两个诉讼时效。


第7题:

简述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的区别。


答案:
解析:
(1)发生的事由不同。中止的法定事由出自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不能决定的事实;中断的法.定事由为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事实。 (2)发生的时间不同。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中断可发生于时效期间内的任何时间。
(3)法律效果不同。中止的法律效果为不将中止事由发生的时间计入时效时间;而中断的法律效果为于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作废,重新开始起算时效期间。

第8题: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成立的,由()

A.执行员宣告暂缓执行

B.执行庭长宣告中止执行

C.院长批准中止执行

D.审判委员会裁定终结执行


参考答案:C

第9题:

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执行担保成立,并经申请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

  • A、裁定中止执行
  • B、裁定终结执行
  • C、决定暂缓执行
  • D、裁定不予执行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在生效判决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

  • A、裁定暂缓执行
  • B、决定暂缓执行
  • C、裁定中止执行
  • D、决定中止执行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