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医学高级)

多选题毒物与中毒性疾病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主要有?()A毒物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相符。B临床表现与毒物的毒作用相符。C病情的严重程度与估计吸收毒物的剂量一致。D实验室检查有明确的改变。E重要脏器有明显的损害。

题目
多选题
毒物与中毒性疾病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主要有?()
A

毒物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相符。

B

临床表现与毒物的毒作用相符。

C

病情的严重程度与估计吸收毒物的剂量一致。

D

实验室检查有明确的改变。

E

重要脏器有明显的损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毒物经皮吸收的重要因素

A、毒物的脂溶性

B、毒物的浓度和黏稠度

C、接触皮肤的部位与面积

D、毒物的水溶性

E、毒物脂溶性与水溶性


参考答案:E

第2题:

决定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剂量的最主要因素

A、毒物的溶解度与挥发度

B、环境中毒物的浓度与接触时间

C、毒物联合作用

D、个体状态

E、环境条件


参考答案:B

第3题:

关于导致毒物对机体所致有害因素作用的程度与特点的决定因素,错误的论述是

A、毒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毒物的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B、毒物的联合作用非常重要

C、应当考虑生产环境

D、应当考虑劳动强度

E、与个体感受性无关


参考答案:E

第4题:

毒物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后果往往取决于作用毒物的剂量、作用的时间以及诊断和救治是否准确与及时等。对于急性中毒者,必须迅速作出准确判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损害程度。

一般情况下,以洗胃方式解救毒物中毒的有效时间是
A.中毒后6~8小时
B.中毒后4~6小时
C.毒物进入体内6~8小时
D.毒物进入体内6小时以内
E.毒物经口进入体内6小时以内

答案:E
解析: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须用中和液或解毒液冲洗,且冲洗的时间要达15~30分钟。

第5题:

影响毒物经皮吸收的重要因素

A.毒物的脂溶性
B.毒物的浓度和黏稠度
C.接触皮肤的部位与面积
D.毒物的水溶性
E.毒物脂溶性与水溶性

答案:E
解析:
标准答案为E。脂溶性毒物能透过皮肤的表皮屏障,即角质层,但如不同时具有一定的水溶性,不易在真皮层被血液吸收,故必须同时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毒物才利于经皮吸收。

第6题:

关于毒物作用机体的危害程度与特点,错误的论述是

A.毒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毒物的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B.毒物的联合作用非常重要

C.应当考虑生产环境

D.应当考虑劳动强度

E.与个体感受性无关


正确答案:E

第7题:

在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中,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包括()。

A.化学结构
B.生物特性
C.毒物剂量
D.毒物联合作用
E.个体状态

答案:A,C,D,E
解析:
毒物的危害性不仅取决于毒物的毒性,还受生产条件、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因此,毒性大的物质不一定危害性大,毒性与危害性不能划等号。 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如下:
(1) 化学结构 。
(2) 物理特性。
(3) 毒物剂量。
(4) 毒物联合作用 。
(5) 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
(6) 个体状态。

第8题:

影响生产性毒物对人体毒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

A.毒物的化学结构

B.毒物的理化特性

C.毒物剂量

D.毒物联合作用和个体状态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第9题:

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后果往往取决于

A.毒物的种类
B.中毒的方式
C.毒物的剂量
D.毒物作用的时间
E.诊断和救治是否准确与及时

答案:C,D,E
解析:
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后果往往取决于作用毒物的剂量、作用的时间以及诊断和救治是否准确与及时等。对于急性中毒者,必须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损害程度、避免后遗症。对未知毒物中毒不能判定时应送当地毒物分析中心进行毒物分析。
毒物种类很多,中毒方式各异,尽管有的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

第10题:

毒物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后果往往取决于作用毒物的剂量、作用的时间以及诊断和救治是否准确与及时等。对于急性中毒者,必须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损害程度。

一般情况下,以洗胃方式解救毒物中毒的有效时间是

A.中毒后6~8小时
B.中毒后4~6小时
C.毒物进入体内6~8小时
D.毒物进入体内6小时以内
E.毒物经口进入体内4~6小时以内

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洗胃的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中毒毒物进入体内时间在4~6小时之内应洗胃,超过4~6小时毒物大多吸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