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三基(护士)基本知识

问答题试述特殊情况发热的处理和护理。

题目
问答题
试述特殊情况发热的处理和护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巡逻中的特殊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处理特殊情况不需请示报告

B:处理特殊情况的结果不需记录

C:处理特殊情况的经过不需记录

D:本班次未能处理的特殊情况,须向下一班次说明


正确答案:D

第2题:

试述特殊情况发热的处理和护理。


正确答案:对由肿瘤扩散引起的发热可加用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上颌窦癌发热做上颌窦开窗引流。宫颈癌因宫颈管阻塞发热,有宫腔积脓者,应及时做宫腔引流。肺癌发热经肺门断层照片有癌瘤阻塞支气管时,先做阻塞部放射治疗,以解除阻塞性肺炎,这样才有利于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第3题:

试述脑血管及脑室造影的术后护理和观察。


参考答案:(1)造影后穿刺部位盖以消毒纱布。无特殊情况平卧4小时后再起床活动或进食。(2)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渗血及呼吸是否正常。(3)仔细检查原有神经症状是否加重。(4)椎动脉造影后观察病人的眼球运动、视力,若有黑蒙、视物旋转、眼球震颤,可能为造影之严重并发症--椎基动脉阻塞,应及时处理。(5)脑室造影后留置脑室引流者应观察是否有脑组织损伤致脑室出血。如出血轻微一般不作特殊处理,出血严重应手术治疗。

第4题:

试述胸部外伤后纵隔及皮下气肿的产生原因、处理原则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原因:肺泡破裂造成间质性肺气肿.气体进入纵隔和皮下。张力性气胸时胸腔内空气在高压下被挤入纵隔和皮下组织引起皮下气肿。
处理:及时施行胸腔闭式引流进行减压是处理纵隔气肿的关键。由肺泡破裂造成的纵隔气肿。呼吸循环功能受影响者,可在颈根部做一切口排气,紧急需要时还可在胸骨切迹上方,切开皮下组织及气管前筋膜,使气体排出;亦可在皮下气肿张力最大处,做小切口减压。如患者已做气管切开术,为避免造成纵隔感染,此时可在两侧锁骨上切开减压。
护理: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及气管是否受压等,同时要保持胸腔引流通畅。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应经常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以利胸腔内气体排出。

第5题:

试述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1)嘱病人安静卧床做好心理护理,安定情绪,取平卧下肢抬高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要避免呕血引起窒息。
(2)饮食:呕血病人应禁食,仅有少量柏油便者,可进流质,大便转黄改半流质。
(3)检查血型,做好交叉配合。
(4)补充血容量:快速静脉输液。补液量根据失血量而定,右旋糖酐24小时内不宜超过1000mL。应及时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与有效血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g/L。宜用新鲜血,应注意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而引起肺水肿。
(5)对胃出血可行胃降温止血,用加有止血剂的冰盐水行胃灌洗。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用三腔或四腔气囊管压迫止血等。
(6)注意口腔护理,呕血后给温开水漱口。
(7)仔细观察病情:①注意有无呕血及便血;②全身情况和神志变化;③反复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④肢体是否温暖,皮肤与甲床色泽;⑤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⑥记录每小时尿量;⑦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⑧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⑨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处理原则:卧床休息,禁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适当使用镇静剂(肝硬化患者禁用)。应用止血药,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0mL水中分次口服或胃管注入。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血管加压素10U加在5%葡萄糖2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日用量不宜超过3次,以降低门脉压,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止血效果。并可用三腔或四腔气囊管压遣止血。输液输血,防止休克及电解质平衡紊乱。预防并发症。必要时手术。

第6题:

试述急性尿潴留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发病原因:
(1)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和尿道的任何梗阻性病变,都可以引起急性尿潴留。常见有前列腺增生、尿道损伤、尿道狭窄、膀胱尿道结石、肿瘤、异物、盆腔肿瘤等。
(2)动力性梗阻:排尿反射功能障碍,如麻醉、手术后尿潴留,肛管直肠手术后,以及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炎症、肿瘤等都可以引起急性尿潴留。
处理方法:
(1)导尿:严格无菌操作,一般无须保留,但对前列腺增生、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昏迷、颅脑损伤、肛门手术等急性尿潴留应保留导管。
(2)在导尿失败时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尿或经皮膀胱穿刺造瘘。
(3)耻骨上膀臆造瘘。
(4)原发病的处理。
护理要点:
(1)选择对组织刺激性小的导尿管,以F16号为宜。
(2)操作正规、无菌、轻柔以免再损伤或致感染。
(3)尿液应缓慢放出,放出过多过快引起膀胱内迅速减压,造成膀胱出血。
(4)每日清洁尿道口。
(5)定期更换消毒接管及引流袋。
(6)持续引流间歇开放并训练逼尿肌功能。
(7)注意造瘘管处皮肤护理。

第7题:

试述护理的组织结构及护理模式。


正确答案: 护理行政管理组织实行在院长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即: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的三级负责制。在二级医院可实行总护士长→护士长的二级负责制。在有条件的医院应设护理副院长。技术职务包括正、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护理员。目前各医院都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第8题:

试述放射治疗皮肤反应的分级和护理。


参考答案:放射治疗皮肤反应分五级。0级:无反应。Ⅰ级:红斑。Ⅱ级:干性脱屑,水疱形成,瘙痒。Ⅲ级:湿性脱皮溃疡。Ⅳ级:剥脱性皮炎坏死,需外科治疗。在临床一般常规治疗不应出现皮肤坏死。在处理上,Ⅰ、Ⅱ级皮炎可局部外用地塞米松乳剂、四环素可的松软膏。Ⅲ级皮炎应停止放射治疗。双草油乳剂对各级放射皮炎有一定疗效。护理要点是注意维护放射野内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局部摩擦、抓搔。交代病人不用刺激性药物、化妆品及肥皂清洗。表面有脱屑者不要强行撕扯,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第9题:

试述盆腔放射治疗损伤的处理和护理。


正确答案:照射盆腔器官癌症时,易发生放射性膀胱炎,可出现尿急、尿频、血尿、排尿困难,常有泌尿道感染。处理和护理为暂停放射治疗,使用抗生素,口服碳酸氢钠使尿成碱性,多喝开水,一般几天后症状消失。在直肠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时,易发生放射性直肠炎,表现为直肠刺激症状,如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镜检下肠壁充血水肿,浅表性和散在性溃疡、渗血。如不适当处置和护理,易成慢性直肠炎。如长期不愈,可导致直肠狭窄,排便困难和慢性贫血。治疗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口服复方樟脑酊,以解除直肠刺激症状。局部可使用地塞米松乳剂。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为宜,避免服用刺激性食物。如保守治疗无效,应手术治疗。

第10题:

试述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降低体温: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加强病情观察:
①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体温,一般每天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天1次或2次。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及时注意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②观察是否出现寒战、意识障碍等伴随症状。
③观察治疗效果。
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促进病人舒适:鼓励休息,安置舒适体位,调节室温及避免噪声,以保证病人能安静休息。保持皮肤清洁,及时为高热病人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着凉,避免对流风。对于长期持续高热者,应协助其改变体位,防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
安全护理:高热病人有时会躁动不安、谵妄,应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用床挡、约束带间定病人。
心理护理:发热病人会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护理中应经常探视病人,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