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知识竞赛

问答题如何理解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违法违规行为?

题目
问答题
如何理解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违法违规行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规定,供应商有下列()情形的,应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

A.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采购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B.拒绝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

C.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

D.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


答案:ABCD

第2题:

政府采购供应商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即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1至3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有( )。

A.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的

B.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

C.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采购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D.拒绝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


正确答案:ABCD
本题考核点是供应商的法律责任。题目中四个选项均符合规定。

第3题:

下列关于政府采购法律责任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采购人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B.采购代理机构与供应商恶意串通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罚款

C.采购人开标前泄露标底而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D.采购人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岐视待遇,但未确定中标成交商的,终止采购活动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如何理解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或成交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提供虚假材料是供应商谋取中标或成交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供应商提供虚假资料的范围广泛、方式多样。比如,以他人名义参加采购,仿造资质证明文件,隐瞒在经营活动中的重大违法记录,虚报产品质量或业绩等。

第5题:

政府采购活动中的供应商有权要求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保守其商业秘密,有权在法定范围内监督政府采购活动。( )


正确答案:√
这是《政府采购法》赋予供应商的权利。

第6题:

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 )。

A.采购人、供应商和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等

B.采购人和供应商等

C.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和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等

D.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


正确答案:D

第7题:

所有供应商只要对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有疑问,都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提出询问,而对于任何供应商的询问,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都必须及时予以书面答复。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对于任何供应商的询问,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必须及时予以答复。但答复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第8题:

政府采购当事人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 )。

A.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采购单位;供应商

B.采购人和供应商

C.社会各界

D.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


正确答案:D

第9题:

在政府采购中,代理机构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是( )。

A.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
B.与供应商恶意串通
C.开标后泄露标底
D.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答案:C
解析:
《政府采购法》第79条规定,有违反本法第71条、第72条、第77条违法行为之一,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依照有关民事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采购代理机构承担的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①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的;②与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③在采购过程中接受贿赂或者获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④在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的;⑤开标前泄露标底的等违法行为。

第10题:

如何理解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违法违规行为?


正确答案:供应商之间采取私下协议等方式恶意串通,以串通报价、围标、协议轮流中标等形式,或者供应商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以特定资质条件、泄露评审机密及其他供应商商业机密或报价等情况恶意串通的行为,都是严重违反政府采购“三公”原则的,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供应商的合法权益构成极大损害,属于十分恶劣的违法行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