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科

单选题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伤寒、副伤寒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伤寒、副伤寒病人时应于()A 城镇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报告B 城镇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报告C 不报告D 在24小时内报告E 在48小时报告

题目
单选题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伤寒、副伤寒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伤寒、副伤寒病人时应于()
A

城镇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报告

B

城镇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报告

C

不报告

D

在24小时内报告

E

在48小时报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小时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可不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


答案×

第3题:

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6小时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告。( )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发现伤寒、副伤寒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时,疫情上报的时间是()。

  • A、城镇和农村均<48小时
  • B、城镇和农村均<12小时
  • C、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
  • D、城镇<24小时,农村<36小时
  • E、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

正确答案:C

第5题:

我国规定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报告时限在城镇不超过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E.12小时


正确答案:B

第6题:

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

A 、乙肝

B 、脊髓灰质炎

C 、伤寒副伤寒


参考答案:B

第7题:

发现伤寒、副伤寒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时,疫情上报的时间是

A、城镇和农村均<48小时

B、城镇和农村均<12小时

C、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

D、城镇<24小时,农村<36小时

E、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


参考答案:C

第8题:

下列关于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说法正确的是()

A、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类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B、伤寒和副伤寒病原体相同

C、伤寒和副伤寒免疫性相同

D、伤寒和副伤寒病理变化完全不同

E、伤寒和副伤寒防治措施完全不同


参考答案:A

第9题:

伤寒、副伤寒的病原体为()。

  • A、伤寒沙门菌
  • B、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 C、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 D、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伤寒和副伤寒疫情处理。


正确答案: 目前伤寒、副伤寒预防措施主要以做好饮水、饮食卫生等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预防控制。
1.针对传染源的控制措施各级医疗机构对集体单位2周内出现5例或以上伤寒、副伤寒疑似症状的就诊病例按照流脑诊断标准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实验室确诊的伤寒、副伤寒病例,除做好电话报告外,应按照传染病网络报告要求,做好网络直报。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报告后,应派人员赴现场调查核实,同时用电话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电话报告给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对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检、实验室确诊的伤寒、副伤寒患者应送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病房的医院隔离治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报告后,应组织人员按照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要求,对伤寒、副伤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追踪和掌握密切接触者,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期限为最后接触患者日起7天),控制疫情暴发,防止疫情扩散与传播。
2.传播途径控制措施做好饮水、饮食卫生和健康教育:封闭或停用被伤寒、副伤寒污染的水源,停止销售并销毁被伤寒、副伤寒污染的食品;在观察期内,指导病家做好饮水、饮食卫生;将伤寒、副伤寒预防知识告诉病家,督促留家患者做好治疗。
3.针对易感人群的保护措施
(1)预防性服药:对确认的密切接触者可应用诺氟沙星(氟哌酸)或复方新诺明进行预防性服药。
(2)卫生处理:对住院患者的病家做好终末消毒,对留家患者应指导病家做好对粪便、便器、食具、衣被及居室环境日常性消毒。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