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科

单选题女婴,孕35周分娩,出生体重2.0kg。出生后不久哭声小,哺乳差,体温逐渐下降。四肢皮肤冷、苍白。上肢皮肤硬。对于该患儿的治疗,首先应()A 喂养B 光疗C 碱化血液D 复温E 口服苯巴比妥

题目
单选题
女婴,孕35周分娩,出生体重2.0kg。出生后不久哭声小,哺乳差,体温逐渐下降。四肢皮肤冷、苍白。上肢皮肤硬。对于该患儿的治疗,首先应()
A

喂养

B

光疗

C

碱化血液

D

复温

E

口服苯巴比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婴,孕35周分娩,出生体重2.0kg。出生后不久哭声小,哺乳差,体温逐渐下降。四肢皮肤冷、苍白。上肢皮肤硬。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新生儿黄疸

B、病理性黄疸

C、新生儿败血症

D、新生儿窒息

E、新生儿硬肿症

对于该患儿的治疗,首先应A、喂养

B、光疗

C、碱化血液

D、复温

E、口服苯巴比妥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D

第2题:

患儿,女,孕33周顺产,5d,出生后第3d开始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两下肢硬肿,精神弱,皮肤黄染,体温32℃。

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

A.体温过低

B.营养失调

C.有感染的危险

D.知识缺乏

E.皮肤完整性受损


正确答案:A

第3题:

某新生女婴,出生后第5天,下列评估提示异常的是

A、脐带未脱落

B、体温37℃

C、体重比出生时下降12%

D、皮肤轻度黄染

E、阴道外口少量血迹


参考答案:C

第4题:

男婴,出生3天,因不吃、下肢皮肤凉、发硬1天入院。患儿为第一胎,孕30周早产,出生体重1300g,出生时哭声低,生后母乳喂养,但每次吸奶量少。患儿于生后第2天出现拒奶,下肢皮肤凉、发硬。体查:T32℃大腿、小腿、臀部、下腹部皮肤硬,呈凹陷性水肿。双肺无异常,心音低钝,腹稍胀,肝肋下1.0cm,脾未及。

该患儿的硬肿程度属于
A.极重度
B.中度
C.重度
D.正常
E.轻度

答案:B
解析:

第5题:

一女性患儿,孕33周顺产且已出生5天,自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双下肢硬肿,精神差,皮肤黄染,体温32℃。

首选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过低

B.营养不良

C.有感染的危险

D.休息缺乏

E.皮肤完整性受损


正确答案:A

第6题:

患儿,女,孕33周顺产2天,出生后1天开始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两下肢硬肿,精神弱,皮肤黄,体温32℃。

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过低

B.营养失调

C.知识缺乏

D.有感染的危险

E.皮肤完整性受损


正确答案:A
该患儿为早产儿,体温32℃,目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体温过低。

第7题:

一男婴孕35周分娩,出生体重1600g,出生后1天,吸吮欠佳。睾丸未降,皮肤毳毛多。应诊断为A.足月儿S

一男婴孕35周分娩,出生体重1600g,出生后1天,吸吮欠佳。睾丸未降,皮肤毳毛多。应诊断为

A.足月儿

B.早产儿

C.超低出生体重儿

D.足月小样儿

E.正常出生体重儿


正确答案:B

第8题:

某新生女婴,出生后第4天,下列评估提示异常的是

A.脐带未脱落

B.皮肤轻度黄染

C.体重比出生时下降12%

D.体温37℃

E.阴道外口少量血迹


正确答案:C
解析:此题考察新生儿生理特点。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体表面积大,体温易受环境影响而波动,出生后明显下降,可低于36℃,12~24小时内回升超过36℃。脐带一般出生后3~7天脱落。出生后2~4天,新生儿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由于母体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女性新生儿可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数天后消失。出生后2~3天,新生儿皮肤、黏膜、巩膜出现黄染,约持续一周,称生理性黄疸。

第9题:

患儿男,出生3天。因不吃、下肢皮肤凉、发硬1天入院。患儿为第一胎,孕30周早产,出生体重1300g,出生时哭声低,生后母乳喂养,但每次吸奶量少。患儿于生后第2天出现拒奶,下肢皮肤凉、发硬。体查:T 32℃,大腿、小腿、臀部、下腹部皮肤硬,呈凹陷性水肿。双肺无异常,心音低钝,腹稍胀,肝肋下1.0cm,脾未及。

该患儿的硬肿程度属于
A.正常
B.轻度
C.中度
D.重度
E.极重度

答案:C
解析:
1.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主要由受寒引起,表现为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体温低于35℃,重者患儿低于30℃,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按之如硬橡皮。结合题干信息,可判断患儿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选E。解题关键: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
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硬肿可分轻、中、重三度,常与硬肿发生的范围有关,轻度<20%,中度20%~50%,重度>50%,硬肿范围的计算方法为: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患儿大腿、小腿、臀部、下腹部皮肤硬,硬肿范围为(26%+8%)~(26%+8%+14%),属于中度硬肿。故选C。
3.轻、中度硬肿患儿应放置于30℃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范围内;重度硬肿患儿先置于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并逐步提高暖箱的温度,每小时升高1℃。故本题选C。解题关键:轻、中度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应放置于30℃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范围内。
4.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复温是治疗护理的关键措施,肛温>30℃,腋一肛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硬肿患儿,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肛温<30℃,腋一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硬肿患儿,12~24小时恢复正常体温。因此本题选C。解题关键:轻、中度硬肿患儿放入暖箱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第10题:

女婴,孕36周出生,出生体重2kg,生后1天,吸吮欠佳,皮肤毳毛多。判断该女婴为()

  • A、足月儿
  • B、早产儿
  • C、超低体重儿
  • D、足月小样儿
  • E、正常体重儿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