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疗方式

单选题患者女,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胸闷口腻,纳差,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应是(  )。A 清热解毒止带B 滋阴清热,除湿止带C 清热利湿,佐以解毒杀虫D 益肾滋阴,清热止带E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胸闷口腻,纳差,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应是(  )。
A

清热解毒止带

B

滋阴清热,除湿止带

C

清热利湿,佐以解毒杀虫

D

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E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30岁,已婚。每行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胸闷口腻,纳差,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应是

A.清热解毒止带

B.清热除湿止带

C.滋阴清热.除湿止带

D.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E.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正确答案:B

第2题: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57~158 问题。

第 157 题 患者带下量多,色黄,质黏腻,有臭气,胸闷口腻,舌苔黄腻,脉濡数。其治法是


正确答案:D

第3题:

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胸闷口腻,纳差,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应是 ( )

A.清热解毒止带

B.滋阴清热,除湿止带

C.清热除湿止带

D.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E.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正确答案:C
带下病的辨证主要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异常辨寒热虚实,带下量多,色淡黄,质稀薄,无臭气为脾虚;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多属湿热下注;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问,或五色杂下,臭秽难闻为热毒蕴结;带下量多,清冷质稀,绵绵不断,腰痛如折,便溏尿清,为肾阳虚证;故此题辨证为湿热下注,治宜清热除湿止带。

第4题:

患者,女,28岁,已婚。带下量多,色黄,质黏腻,有臭气,胸闷纳差,小腹胀痛,伴阴痒,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濡略数。(假设信息)若见带下黄绿,质黏,有臭气,伴阴部痒痛,烦躁易怒。治疗应首选()

  • A、知柏地黄汤
  • B、丹栀逍遥散
  • C、龙胆泻肝汤
  • D、五味消毒饮
  • E、清热止带方

正确答案:C

第5题:

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胸闷口腻,纳差。舌苔黄腻,脉濡数。治法应是()

  • A、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 B、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 C、泻肝清热,利湿止带
  • D、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E

第6题:

患者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胸闷纳呆,口苦口腻,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治法是

A、清热解毒,利湿止带

B、滋阴清热,除湿止带

C、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D、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E、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参考答案:C

第7题:

病例摘要:何某,女,25岁,已婚,会计。2014年4月3日初诊。患者产后2月出现带下量多,有腥臭味。现症:带下量多,色黄白,质黏稠,有臭气,胸闷口腻,纳食较差,带下色白质黏,如豆腐渣状,阴痒,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濡略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阴疮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带下病(带下过多)。中医证型诊断:湿热下注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带下量多,有腥臭味为主症,辨病为带下病。现症见带下量多,色黄白,质黏稠,有臭气,胸闷口腻,纳食较差,带下色白质黏,如豆腐渣状,阴痒,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濡略数,辨证为湿热下注证。湿热蕴结于下,损伤任带二脉。中医病证鉴别:治法:清利湿热。方剂名称:止带方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猪苓10g,茯苓10g,车前子(包煎)15g,泽泻10g,茵陈10g,赤芍10g,丹皮10g,黄柏9g,栀子9g,牛膝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8题:

患者带下量多,色黄,质黏腻,有臭气.胸闷口腻,舌苔黄腻,脉濡数。其治法是

A.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B.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C.益肾滋阴,清热止带

D.清利湿热止带

E.清热解毒止带


正确答案:D

第9题:

女患者,29岁,带下量多5天,色黄,质粘稠,有臭味,胸闷口腻,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濡数,中医辨证为:()

  • A、热毒
  • B、脾虚
  • C、肾阳虚
  • D、湿热
  • E、肝经湿热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患者,女,40岁,已婚。月经规律,平时带下量多,色黄,黏稠,无臭气,纳呆,大便黏腻不爽,舌苔黄腻,脉濡数。治疗应首选()

  • A、止带方
  • B、内补丸
  • C、易黄汤
  • D、参苓白术散
  • E、萆薢渗湿汤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