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础知识

单选题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下列崩塌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按崩塌规模和处理难易程度分类,以下()项是正确的。A Ⅰ类崩塌区可用为建筑场地B Ⅰ类崩塌区各类线路均可通过C Ⅱ类崩塌区建筑场地线路工程通过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D Ⅲ类崩塌区采取加固防护措施也不能作为建筑场地

题目
单选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下列崩塌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按崩塌规模和处理难易程度分类,以下()项是正确的。
A

Ⅰ类崩塌区可用为建筑场地

B

Ⅰ类崩塌区各类线路均可通过

C

Ⅱ类崩塌区建筑场地线路工程通过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D

Ⅲ类崩塌区采取加固防护措施也不能作为建筑场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工程场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危岩和崩塌,不宜作为工程场地
B.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危岩和崩塌,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C.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危岩和崩塌,不宜作为工程场地
D.规模小,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危岩和崩塌,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岩采取治理措施


答案:C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5. 3. 5条,各类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②规模较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③规模小,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危岩采取治理措施。

第2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危岩和崩塌,不宜作为工程场地
B.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危岩和崩塌,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了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C.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危岩和崩塌,不宜作为工程场地
D.规模小,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危岩和崩塌,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岩采取治理措施

答案:D
解析:
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危岩和崩塌,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了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第3题:

崩塌事故防治技术包括( )。

A.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B.清除危险岩体,加固浮石
C.对危岩崩塌区采取刚性防护
D.拆除建(构)筑物

答案:A
解析:
崩塌防治措施包括: (1)削坡清除。采取合理坡率放坡,设落石平台,清除危岩体、松散浮石等措施。
(2)支撑加固。采取支撑、嵌补、锚杆等措施进行加固。
(3)坡面防护。直接对危岩崩塌区采取柔性防护,挂网喷混凝土等措施,也可采取对裂隙灌浆填缝的措施。
(4)被动拦挡。在下方采取拦挡墙(堤)、网等被动防护措施,以便拦截崩塌落石。
(5)遮挡建(构)筑物。采取明洞、棚洞等措施,直接保护建(构)施物。
(6)截排水措施。截水排水措施是为了减小或防止地表水渗入至裂隙的有效措施。

第4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下列对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是不合适的。()

  • A、规模较大的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
  • B、规模较大的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 C、规模较小的可作为工程场地
  • D、规模较小且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在有经验地区,对不稳定危岩可不采取治理措施

正确答案:D

第5题:

泥石流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I1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建筑场地,各类线路工程应避开
B.II1类泥石流沟谷可以作为建筑场地
C.I2和II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建筑场地
D.当线路必须通过I2类泥石流沟口时,应设桥通过,桥位应设在河床弯曲处


答案:B,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5. 4. 6条,泥石流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的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①I1类和II2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工程场地,各类线路宜避开;②I2类和II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工程场地,当必须利用时应采取治理措施;线路应避免直穿堆积扇,可在沟口设桥(墩)通过;③I3类和II3类泥石流沟谷可利用其堆积区作为工程场地,但应避开沟口;线路可在堆积扇通过,可分段设桥和采取排洪、导流措施,不宜改沟、并沟;④当上游大量弃渣或进行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供排平衡条件时,应重新判定产生新的泥石流的可能性。

第6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下列关于各类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
A.规模小、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危岩采取治理措施
B.规模较大、破坏后果严重的,不可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
C.规模较小、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D.规模大、破坏后果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


答案:A,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5. 3. 5条,各类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规定包括:①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②规模较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③规模小,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危岩采取治理措施。

第7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2009年版),下列对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不正确的是( )。
A.规模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
B.规模较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可能产生崩塌的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C.规模较小的可作为工程场地
D.规模较小且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在有经验地区,对不稳定危岩可不采取治理措施


答案: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5. 3. 5条,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规模小且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危岩采取治理措施。

第8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下列对危岩和崩塌的岩土工程评价不正确的是( )。

A.规模较大,破坏后果很严重,难于治理的,不宜作为工程场地,线路应绕避
B.规模较大,破坏后果严重的,应对危岩进行加固处理,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
C.规模较小的可作为工程场地
D.规模较小且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在有经验地区,对不稳定危岩可不采取治理措施

答案:D
解析:
规模较小且破坏后果不严重的,可作为工程场地,但应对不稳定危岩采取治理措施。

第9题:

按泥石流的工程分类法,下列对泥石流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正确的是( )。
A. I类泥石流沟谷适宜作为建筑场地
B. I类泥石流沟谷各类线路工程可通过
C. I类和II类泥石流沟谷和沟口都可以利用其堆积区作为建筑场地
D.当上游大量弃渣或进行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供排平衡条件时,应重新判定产生新的泥石流的可能性


答案:D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5. 4. 6条,泥石流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应符合的要求包括:①I1类和II1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工程场地,各类线路宜避开;②I1类和II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工程场地,当必须利用时应采取治理措施;线路应避免直穿堆积扇,可在沟口设桥(墩)通过;③I3类和II3类泥石流沟谷可利用其堆积区作为工程场地,但应避开沟口;线路可在堆积扇通过,可分段设桥和采取排洪、导流措施,不宜改沟、并沟;④当上游大量弃渣或进行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供排平衡条件时,应重新判定产生新的泥石流的可能性。

第10题:

根据崩塌的规模和危害程度,崩塌的防治措施有:绕避、加固边坡、()、清除危岩以及做好排水工程等。

  • A、支撑加固
  • B、采用拦挡建筑物
  • C、护面
  • D、生物措施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