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23 中国法制史

问答题试述唐律的主要特点。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唐律的主要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唐律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从唐律的篇目结构和主要内容看,唐律有如下特点:
(1)体例完善,结构严谨。
第一,体例完善,指唐律几乎把当时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法律关系都囊括其中,从而使它成为具有典型的封建律典;
第二,结构严谨,主要表现在《名例》篇与其他各篇的关系,以及律条彼此之间的照应,特别是篇目排列的次序,反映了立法者的主旨,统治者运用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轻重缓急,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从上述说明了唐代立法技术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
(2)用刑持平。
第一,从主刑看,采用一罪一罚,而不是一罪数罚;
第二,从处决死刑方法看,只有绞、斩两种;
第三,从刑罚加减看,以从轻为原则,规定“二死三流同为一减”、“至死不复加”;
第四,从设立加役流看,以此取代可杀可不杀而不杀的死刑犯。
一部唐律都贯穿着用刑持平的精神,所以与历朝律典相比,唐律“得古今之平”。

第2题:

唐律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唐律的主要特点有规范详备、科条简要;中典治国、用刑持平;诸法合体、以刑为主。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依礼制刑、礼法合一。
首先,统治者在制定、修撰法律的活动中坚持以礼为纲的指导思想。
其次,唐律的条文皆一准乎礼。例如唐律将人们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实行同罪异罚;规定了八议制度、七出、三不去等;规定了老小废疾减免刑罚、同居相隐等原则

第3题:

试述《唐律疏议》在律学上的成就。


正确答案:《唐律疏议》把法典条文和律学疏议密切结合在一起,律条与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其中疏议是对汉晋律学律学的继承和发展,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通过疏议对法典条文的阐发,使立法意图完整、清晰地体现出来。
(1)自西汉中期以来,儒家“法令宽简”、“约法省刑”的法律思想取代了法家务求法网严密的思想。随着正统法律思想的变迁,法典编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典逐渐趋于简化、条文越来越简省;至唐代,唐律仅有五百条。“疏议”在法典正条之外以较大的篇幅,阐发律意,弥补了法典条文简约的不足。
(2)疏议把儒家区别亲疏嫡庶的伦理原则阐述得极为全面,补充了法典条文的不足。
(3)疏议引用儒家经典系统地阐述了身份等级思想,为唐律依据身份来设定权利义务作出了学理解释。
(4)疏议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为了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调节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还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并将其制度化、法律化。
其二,通过以疏议注律,使得法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一致。
(1)唐代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式,不同的法律形式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调整方法上互有区别,但就其调整对象而言,不同形式的法律所涉及的社会关系有一些交叉和重复。疏议以律条为中心,就具体的法律关系,协调律、令、格、式之间的规定,建立起统一的法律适用标准。
(2)作为法典的律,在制定的时候总是力求简约,必然使得一些规定过于概括,不利于统一执行。疏议以大量的篇幅援引令、格、式,把律文中概括规定的问题具体化,增强了律条的可操作性,又使法律规范整体上有了统一标准。
(3)唐律本身其各篇、各条之间也有相互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律文不能更改,只有通过疏议予以统一解释。
其三,《唐律疏议》吸收了以往的注律方法,又发展了一些新的方法。
(1)疏议引用大量儒家道德训诫,以解释律条的立法宗旨。在某些情况下,律条并没有体现儒家精神,通过疏议的阐释,使得律文进一步儒家化。
(2)《唐律疏议》沿用了汉代以来就开始流行的对法律术语的训诂解释,通过对字词含义的说明以及历史源流的考辨,准确把握法律术语的含义。
(3)为了清楚地解释法律规范,疏议引用了一些典型的司法判例。这些司法判例或是律条没有直接规定的特殊法律关系,或是上级司法机关对疑难问题的处理决定,它们可以作为处理同类案件的参照。
(4)疏议采用了问答式的解释方法。对于律条没有直接规定而实际生活中却时有发生的法律问题,疏议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加以释意。
(5)疏议在解释法律问题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口语花的解释语言是疏议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第4题:

问答题
试述唐代的立法思想及唐律的特点及影响。

正确答案: 指导思想有:(1)立法宽简;(2)法求稳定;(3)依律论罪;(4)恤刑慎杀。
主要特点有:(1)以礼入律;(2)刑罚宽允等。
唐律的主要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宋元明清有深刻、全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越南等有深刻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唐律的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第6题:

简述唐律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唐律的主要特点:
(1)规范详备、科条简要。
(2)中典治国、用刑持平。
(3)诸法合体、以刑为主。
(4)依礼制刑、礼法合一。
唐律的历史地位:
(1)唐律是一部完备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在漫长的封建法制发展史中,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2)唐律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第7题:

试述唐朝几部主要唐律制定的情况。


正确答案: 唐朝先后颁布五部唐律,唐初高祖时期根据《开皇律》制定《武德律》,共12篇500条。太宗贞观年间在《武德律》基础上制定《贞观律》,这部法典比旧律在刑罚方面又减轻很多,从而为唐律奠定了基本面貌。高宗永徽年间又进行修订颁布,是为《永徽律》,永徽四年又颁布解释律文的《永徽律疏》,与律文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玄宗开元年间修订颁布了《开元律》。上述唐律均十二篇五百条。宣宗大中年间制定《大中刑律统类》,体例发生变化,共121门。

第8题:

试述唐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正确答案:唐律在体例安排、篇目设置上以《北齐律》、《开皇律》为蓝本,保持着全律十二篇的格局,以“刑名法例为首,实体犯罪居中,诉讼程序置后”。
《名例律》之“名”是指五刑之罪名,“例”是指定罪量刑之通例。其内容多涉及定罪量刑的一般原则以及律文中有关专门术语的界定,类似于近代法典的总则篇。诸如五刑,十恶,八议,处理官吏、贵族犯罪的请、减、赎、官当等皆规定在这一篇。
《名例律》以下十一篇具体规定对各种犯罪的处罚、诉讼程序和监狱管理等内容,相当于近代法典的分则。具体而言,第二篇《卫禁律》规定对宫殿的保卫和关津要塞的守护;第三篇《职制律》规定对严重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构成犯罪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第四篇《户婚律》规定土地分配、赋税征收、徭役摊派,以及婚姻家庭制度;第五篇《厩库律》是关于饲养保护公私牲畜、保护府库的法律规范;第六篇《擅兴律》是关于调用军队和兴造工程方面的法律规范;第七篇《贼盗律》是关于处罚谋反、谋大逆等严重危害统治秩序的犯罪,以及一般杀伤人、盗窃等犯罪的规定;第八篇《斗讼律》是关于惩治斗殴以及诉讼方面的规定;第九篇《诈伪律》是关于惩治诈欺和伪造的规定;第十篇《杂律》将未列有专章的犯罪都收入本篇;第十一篇《捕亡律》是关于追捕逃犯、兵士、仆役的规定;第十二篇《断狱律》是关于审判、执行、监狱管理方面的规定。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城市气候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由城市区域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局地气候状况和特点。与周围环境相比,主要特征是:日照偏少、气温偏高和风速减小。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ERP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ERP不只是一个软件系统,而是一个集组织模型、企业规范和信息技术、实施方法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应用体系。
(2)ERP使得企业的管理核心从“准时化原则”转移到“准时化+利润最大化原则”,这种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范围从制造业扩大到了其他行业。
(3)ERP的管理范围从单个企业顺着供应链扩大到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分销商或者客户,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4)就软件结构而言,现在的ERP必须能够适应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支持跨平台多组织的应用,并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具有广泛的数据、业务逻辑的借口。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