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23 中国法制史

单选题清末新政中负责预备立宪的专门机构是()A 资政院B 修订法律馆C 督办政务处D 宪政编查馆

题目
单选题
清末新政中负责预备立宪的专门机构是()
A

资政院

B

修订法律馆

C

督办政务处

D

宪政编查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清政府实行的()中,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学校教育实现了与科举取士彻底脱钩。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洋务运动

D.预备立宪


参考答案:B

第2题:

简论清末预备立宪活动。


答案:
解析:
(1)所谓“预备立宪”,乃是清政府在20世纪初进行的以预备“仿行宪政”为名的政治活动。“预备立宪”的实质是,清政府用宪政争取和拉拢资产阶级立宪派,抵制革命运动,适应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需要,巩固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2)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的指导原则,就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即大权由朝廷统揽,一般政务向舆论公开。可见,基于这一宗旨的预备立宪,虽然在表面上有革新的举动,但是其目的仍然是抵制革命,以维护专制统治。
(3)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包括:1)成立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指导机关。2)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该文件分为正文“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从本质上看,《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末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而玩弄的政治骗局。《钦定宪法大纲》通过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绝对权力,体现了清朝贵族企图继续维护专制统治的意志和愿望。不过,该文件虽然不能体现民意,但该活动拉开了中国宪政运动的序幕。3)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谘议局不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下地方议会的性质。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它根本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组织。4)制定公布《十九信条》。1911年,清政府正式公布《十九信条》。《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十九信条》承继了《钦定宪法大纲》的基本精神,但在内容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的权力,但是却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这体现了清末满洲贵族企图继续以君主立宪为名,维护清朝皇统和皇帝最高统治的实质。《十九信条》是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朝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局而被迫抛出的宪法性文件。但是由于其继续体现皇统精神,因此,《十九信条》的颁行没有挽救清朝的灭亡。《十九信条》的公布,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破灭的最后记录。

第3题: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和意义


参考答案:一、内容1:管制改革:撤军机处改尚书为内阁成员等改革2: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强调君权的地位和君主的神圣,规定了臣民的权力和义务3:设立资政院和咨议局:其主要职能是广泛调研民间意愿,4:《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了皇权,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制衡原则,实行责任内阁制,提高国会的地位。 
二、意义:1预备立宪从实际上讲是一场政治欺骗活动2他的一系列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阶级之间的矛盾,引发了更多的社会混乱3预备立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封建政治异体:资政院和谘议局4引进了西方国家的法律思想,传播了宪政文化 

第4题:

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中国的宪政运动是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向光绪皇帝提出了"变法"、"维新"的要求,在政治方面提出了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主张,进行了一场以改良主义为基本道路,以君主立宪为最终目标的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政运动。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实行宪政。
实质: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完全是被动之举,其目的是为了迷惑群众、抵制革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

第5题:

资政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主要包括:()。

A.发布“预备立宪谕”

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C.发布《十九信条》


参考答案:A, B, C

第7题:

清末新政的内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改革政府机构。内容包括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前;而将原有的地方和中央的冗官冗衙进行裁撤;再有整顿吏治,废除原有的陈规陋习。
(2)编练新军和兴办警察事务。停止了武科的科举考试,转而要求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开始裁汰旧的兵将乡勇,编练新式军队。警察的建设则是开创了中国近代以来警政事业的开端。
(3)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清政府颁布了新的学制,划定了初、中、高三段制的教育体制,并规定了具体的年限。要求各省改设学堂,省城设立大学堂。
(4)奖励实业,发展商务。参考西方国家的政策,制订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工商业的法律条文,并设商部,总管商务、铁路、工矿、银行等事务。

第8题:

清政府在清末新政中进行预备立宪的目的是内乱可弭、()、皇位永固


参考答案:外患渐轻

第9题:

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主要包括:()。

  • A、发布“预备立宪谕”
  • 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C、发布《十九信条》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