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

单选题用于培养深部真菌,使二相性真菌呈酵母型的培养基是()A 沙保弱培养基B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C 脑心葡萄糖血琼脂D 皮肤真菌试验培养基E 尿素琼脂

题目
单选题
用于培养深部真菌,使二相性真菌呈酵母型的培养基是()
A

沙保弱培养基

B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C

脑心葡萄糖血琼脂

D

皮肤真菌试验培养基

E

尿素琼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真菌培养,不正确的是

A.浅部真菌的培养温度为28℃

B.玻片培养又称为小培养

C.浅部真菌培养用普通培养基

D.真菌菌落酵母型菌落和丝状菌落两种

E.观察菌落生长是鉴别真菌的主要方法之一


正确答案:C

89.c。浅部真菌培养用沙保弱培养基。

第2题:

双相型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酵母型菌落的培养温度是

A、25℃

B、28℃

C、35℃

D、37℃

E、41℃


参考答案:D

第3题:

用于鉴别石膏样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的培养基A.沙保弱培养基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C.脑心葡萄糖血琼脂

D.皮肤真菌试验培养基

E.尿素琼脂

用于培养深部真菌,使二相性真菌呈酵母样的培养基A.沙保弱培养基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C.脑心葡萄糖血琼脂

D.皮肤真菌试验培养基

E.尿素琼脂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E


问题 2 答案解析:C

第4题:

真菌培养菌落形态最佳的培养基是( )

A、普通琼脂培养基

B、沙保弱培养基

C、NYM琼脂

D、醋酸铅琼脂

E、酵母汁琼脂


参考答案:B

第5题:

根据培养目的不同,进行真菌培养时需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法,即大培养和小培养。关于大培养菌落,错误的是A、根据形态判断是酵母菌还是霉菌菌落

B、一般浅部真菌生长较快,深部真菌生长慢

C、致病性真菌常菌落大,条件致病性真菌菌落小

D、致病性真菌菌落常颜色淡,污染真菌颜色深

E、致病性真菌菌落下沉,污染性真菌则否

关于大培养和小培养,叙述错误的是A、大培养主要观察菌落生长,是鉴别真菌的方法之一

B、小培养用于观察真菌的自然形态结构特征及生长发育过程,以鉴定菌种

C、大培养试管法是真菌分离培养、传代和保存菌种最常用的方法

D、大培养平皿法可观察菌落形态、色素产生,供鉴定参考

E、大培养平皿法适用于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二相性真菌的培养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E

第6题:

关于真菌的培养,不正确的是

A.深部真菌的培养温度为28℃

B.玻片培养又称为小培养

C.平皿培养之适用于生长繁殖较快的真菌

D.真菌培养一般使用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

E.培养基的pH应该偏碱性


正确答案:AE
深部真菌的培养温度应为37℃;真菌培养基的酸碱度应为pH4.0~6.0。

第7题:

对于不同的标本类型及真菌种类,培养基的选择是分离培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真菌培养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沙保弱葡萄糖琼脂可作为真菌次代分离培养基

B、培养基中添加氯霉素、庆大霉素、放线菌酮等可抑制细菌或腐生性真菌生长

C、DTM琼脂可用于皮肤真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D、察氏培养基是鉴定曲霉菌属的参考培养基

E、产色培养基中添加氟康唑有利于检测氟康唑的耐药性

关于常用真菌培养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沙保弱葡萄糖琼脂可作为真菌初次分离培养基

B、抑制霉菌琼脂可用于一些二相性真菌霉菌——酵母转变

C、DTM琼脂可用于皮肤真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D、察氏培养基是鉴定曲霉菌属的参考培养基

E、产色培养基中添加氟康唑有利于检测氟康唑的耐药性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第8题:

关于真菌分离培养技术,正确的是

A、大培养平皿法只能培养生长繁殖较快的真菌,不适用于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真菌

B、抑制霉菌琼脂可用于一些二相性真菌霉菌——酵母转变

C、大培养试管法是真菌分离培养、传代和保存菌种最常用的方法

D、产色培养基用于假丝酵母菌属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E、察氏培养基为鉴定曲霉菌属的参考培养基


参考答案:ACDE

第9题:

关于抗真菌药敏性试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肉汤稀释法

B、RPMI1640为试验用培养基

C、测试真菌包括酵母菌和丝状真菌

D、检测菌接种于沙保弱培养基至少传代2次,以保证纯种

E、用作5-FC对白假丝酵母菌药敏试验时用MOPS调pH至7.2


参考答案:E

第10题:

二相性真菌在含有动物蛋白的培养基上形成酵母型菌落的培养温度是

A、18℃

B、25℃

C、28℃

D、37℃

E、41℃


参考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