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单选题为防止混凝土裂缝,可在混凝土终凝前()h进行多次抹压处理。A 0.5~1B 1~2C 2~3D 3~4

题目
单选题
为防止混凝土裂缝,可在混凝土终凝前()h进行多次抹压处理。
A

0.5~1

B

1~2

C

2~3

D

3~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浇筑混凝土杯形基础时,为提高杯口芯模周转利用率,可在混凝土( )将芯模拔出,并将杯壁划毛。

A.初凝前

B.初凝后终凝前

C.终凝后

D.浇筑完毕后


正确答案:B

混凝土初凝后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终凝前具有一定的弹性。故杯口芯模应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拔出。

第2题:

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 )完成浇筑。
A、初凝前  
B、初凝后  
C、终凝前  
D、终凝后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基础与桩基础施工技术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参见教材P52。

第3题:

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 )浇筑完毕。

A.初凝前

B.初凝后

C.终凝前

D.终凝后


参考答案:A

第4题:

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A、初凝前
B、初凝后
C、终凝前
D、终凝后

答案:A
解析:
混凝土基础与桩基施工技术要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整体性很重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主要原则就是尽量不出现施工冷缝。由此,相关规范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所以,本题的正确项为“A.初凝前”。

第5题: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24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


答案:错
解析: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现浇构件大多采用自然养护,预制构件主要采用人工养护。

第6题:

关于防止混凝土构筑物裂缝,在施工方面要控制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动工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满足混凝土运输和布放要求前提下,要 尽可能减小入模坍落度
B. 混凝土入模后,要及时振捣,并做到不漏振,不过振
C. 对重点部 位可在混凝土振动界限以前给予二次振捣,再次排除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 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握裹力
D. 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混凝土表面多次抹 压,防止因混凝土的表面收缩而出现的细微裂缝,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抗压强 度和抗裂强度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B,C,D
解析:

第7题:

采用钢管抽芯法留设空道时,抽管时间为(  )。

A.混凝土初凝前
B.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
C.混凝土终凝后
D.混凝土达到30%设计强度

答案:B
解析:
钢管抽芯法是预先将钢管埋设在模板内孔道位置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之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慢慢转动钢管,使之不与混凝土黏结,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抽出钢管,即形成孔道。该法只用于留设直线孔道。

第8题:

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常见的处理方法是( )。

A、灌浆

B、二次抹压

C、返工处理

D、粘胶粘合


答案:A

第9题:

水泥混凝土面层压光时,一般进行三次抹压,第三遍抹压是在面层砂浆初凝前抹压。( )


答案:错
解析:
水泥混凝土面层压光时,一般进行三次抹压,第三遍抹压是在面层砂浆初凝后抹压。

第10题:

屋面工程中找平层宜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的抹平工序应在( )完成,压光工序应在终凝前完成,终凝后应进行养护。

A.初凝前
B.终凝前
C.初凝后
D.终凝后

答案:A
解析:
屋面工程找平层宜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的抹平工序应在初凝前完成,压光工序应在终凝前完成,终凝后应进行养护。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