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员

问答题有奖销售的不正当行为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有奖销售的不正当行为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第2题: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包括()。

A、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B、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C、最高奖金额超过5000圆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D、视为欺骗性有奖销售的行为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下列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表述错误的是()。

A、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行为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

B、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金额不可超过6000元

C、进行有奖销售不得谎称有奖

D、对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参考答案:B

第4题:

《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禁止哪些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 《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禁止下列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一)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三)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四)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第5题: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


正确答案:(1)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金额超过5000元。

第6题:

试述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新动向,如何进一步完善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规范与管理?


参考答案:

1、从一般性商品上设置有奖销售向特殊商品发展,如房地产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
2、从小额商品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到大额贵重商品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
3、从商品销售过程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发展到售后服务中也产生了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4、从直接金钱或物品作为奖品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发展到规避法律,以其他多种化方式进行不正当有奖销售规避法律。
5、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普遍存在。
6、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越来越成为变相的“搭售”行为。
7、应加强对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立法取消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以杜绝在上销售或提供服务过程中的。
8、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加强对有奖销售行为的监管力度,提高有奖销售的透明度和可信性。


第7题:

经营者举办有奖销售时,依据《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应当履行哪些法定义务?


正确答案: 依据《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经营者举办有奖销售,应当向购买者明示其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种类、兑奖时间、方式等事项。属于非现场即时开奖的抽奖式有奖销售,告知事项还应当包括开奖的时间、地点、方式和通知中奖者的时间、方式。经营者对已经向公众明示的上述事项不得变更。在销售现场即时开奖的有奖销售活动,对超过500元以上奖的兑奖情况,经营者应当随时向购买者明示。

第8题: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与商业贿赂的区别。


参考答案:

A.有奖销售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与抽奖式有奖销售,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对全部或部分购买者的一种赠与行为;而在商业贿赂中,经营者对其购买者(受贿者)的贿赂数额,常常因购买者地位和实力的不同而不同。B.前者是公开进行的,而后者是在隐蔽状态下进行的。C.前者是面对全部或部分购买者进行的,而后者不仅向作为法人单位的购买者进行附赠,而且向法人单位中的某些有关人员进行赠与活动。D.1996年11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0号《关于禁止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8条规定,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对方单位或者其个人附赠现金或物品,但依照商业惯例赠送小额广告礼品的除外。


第9题:

有奖销售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不正当的有奖销售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金额超过5000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