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兽医(综合应用科目)

单选题一般情况下,不能增加池塘水温的因素是(  )。A 池塘灌较少的水B 池塘边上种植树木,水中种植挺水植物C 秋冬季节建设简易大棚D 在养殖水体的北面或西北面建筑高1.5~2m的防风墙

题目
单选题
一般情况下,不能增加池塘水温的因素是(  )。
A

池塘灌较少的水

B

池塘边上种植树木,水中种植挺水植物

C

秋冬季节建设简易大棚

D

在养殖水体的北面或西北面建筑高1.5~2m的防风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产养殖(池塘)三要素包括()。

A、种

B、密

C、水

D、饵


参考答案:ACD

第2题:

怎样进行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


正确答案: 池塘水体净化设施是利用池塘的自然条件和辅助设施构建的,以达到对池塘养殖水体进行净化的目的,主要有生物浮床、生态坡、水层交换设备、藻类调控设施等。
生物浮床净化是利用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以浮床作为载体,种植在池塘水面,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吸附作用和物种竞争相克机理,消减水体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并为多种生物生息繁衍提供条件,重建并恢复水生态系统,从而改善水环境。
生态坡是利用池塘边坡和堤埂修建的水质净化设施。一般是利用砂石、绿化砖、植被网等固着物铺设在池塘边坡上,并在上面栽种植物,利用水泵和布水管线将池塘底部的水提升并均匀地撒到生态坡上,由生态坡的渗滤作用和植物吸收截流作用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水层交换主要是利用机械搅拌、水流交换等方式,打破池塘光合作用形成的水分层现象,充分利用白天池塘上层水体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弥补底层水的耗氧需求,实现池塘水体的溶氧平衡。水层交换机械主要有增氧机、水力搅拌机、射流泵等。

第3题:

《水法》规定,禁止在()、渠道内弃置、堆放阻碍行洪的物体和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及高杆作物

A、湖泊

B、江河

C、水库

D、运河

E、池塘


答案:BCD

第4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蕹菜(空心菜)?


正确答案:1)土埂斜坡栽培法
在距池底l~1.5米之间的地带(以后为水位波动地带)种植。先将该地带的土地翻耕5~l0厘米,一般采用撒播方法,播前洒水,撒播后,将种子用细土覆盖,以后定期浇灌,以利于出苗。出苗后要定期施肥,以促进空心菜植株快速生长,施肥以鸡粪为好。当气温升高,空心菜生长旺盛,枝叶繁茂,随着水位上涨,其茎蔓及分枝会自然在水面及水中延伸,在池塘四周的水面形成空心菜的生态带。我们可以根据虾、蟹池的需要控制其覆盖水面面积在20%~30%即可。
(2)水面直接栽培法
①空心菜种苗的制法当种植的空心菜母茎生节后,从节上会长出分枝,当分枝出苗长达20厘米左右时,节下就会生长出须根,这时可以分节成苗,剪下带须根的苗即可作为供虾、蟹池栽培用的种苗。
②栽培方法准备好辫形草绳、木桩及浮漂(鱼网上纲用的塑料泡沫球状浮漂即可)。在栽培区域将木桩钉在池底,木桩上端要露出水面,把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木桩上,根据浮力按等距离将浮漂固定在草绳上,草绳不要拉得太紧,以保证草绳能随水位变化而沉浮为度。将空心菜种苗按15~20厘米的间距,编插在草绳上固定,最好是以两行草绳为一组(两行草绳间距为30厘米左右),以便空心菜植株生长旺盛时分枝交叉成带,每组间距l米为宜,并根据池塘的需要设置组数。一般虾、蟹池,以空心菜植株长大后覆盖水面面积不超过30%为宜。若超过此面积时,可以作为蔬菜或青饲料及时采收。虾、蟹池种植空心菜,为了使其分枝力增强,生长加快,要定期在叶面喷施0.5%的尿素作为叶面肥,喷施时要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在日照强的白天进行,以防止烧伤叶片。一般不提倡施用有机肥。空心菜的病虫害主要有卷叶虫病及白锈病等,前者可用千分之一的90%晶体敌百虫水溶液叶面喷洒,进行防治;后者除了及时摘除病叶外,还要在叶面喷洒千分之二的65%代森锌水溶液进行防治。注意在喷洒药液时,要避免直接将药液喷洒到水中,防止对虾蟹造成危害。
在虾、蟹开始捕捞前,为了捕捞操作方便,应提前将草绳、木桩及空心菜植株清理出池,需要留种的可以剪下母茎做越冬保种处理,剩下残余部分可以作为青饲料或绿肥。

第5题:

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是:()

  • A、池塘水
  • B、海洋中部
  • C、大湖中心
  • D、地下水

正确答案:A

第6题:

提高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保持池面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
2)适当扩大池塘面积,以增大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
3)施用无机肥料,特别是施用磷肥,以改善池水氮磷比,促进浮游植物生长
4)及时加注新水,以增加池水透明度和补偿深度
5)合理施用增氧机,特别是应抓住每一个晴天,在中午将上层过饱和氧气输送至下层,以保持绒氧平衡。减少耗养因子:
1、减少池底淤泥厚度(过多的淤泥会增加氧债形成的可能)
2、控制施肥量(少量多次)
3、降低放氧密度
4、使用腐熟有机肥(以减少中间产物的存积和氧债形成)

第7题:

河蟹池塘中水草种植的种类和如何管理水草?


正确答案: 水草的种类:轮叶黑藻:蟹喜食,生命力强不败水,芽孢播种,50-60%;伊乐藻:生长快,高温季节易腐烂败水,草茎栽种,20%;苦草:蟹喜食,草籽播种,10-20%
水草的管理:
①、栽种前施基肥(复合肥+硫酸锌肥),种草面积为池塘60%
②、养殖前期投料保草,肥水防止青苔生长
③、养殖中期割除过多水草,控制水位,及时清除浮草烂草
④、养殖后期适当补草(水花生)

第8题:

一般情况下,影响水温升高的因素是( )。

A.池塘灌较少的水

B.池塘边上种植树木,水中种植挺水植物

C.秋冬季节建设简易大棚

D.在养殖水体的北面或西北面建筑高1.5m~2m的防风墙,

E.利用温泉或电场的温排水


正确答案:B

第9题: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
  • B、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 C、一个池塘
  • D、池塘中的鱼和水草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苦草?


正确答案:养蟹池塘种植苦草,既能为河蟹生长提供天然饵料,又能有效地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1)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10%,深度60~70厘米,暂养池用网目密、宽度为1.5米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入土20厘米。并将土夯实。幼蟹下塘前2个月,每亩(1亩=l/15公顷,下同)用生石灰150公斤干法清塘,清塘l周后,彻底排干池水,曝晒至幼蟹下塘前3~5天,然后向暂养池加注新水至50~60厘米深,池底其余部分仍保持干涸状态。
(2)蟹种放养
2月底至3月中旬,按每亩池塘放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的幼蟹300~400只。幼蟹购回后放养在暂养池中。
(3)草籽播种
4月中旬,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播种,每亩播种苦草籽50克。播种前向池中加新水3~5厘米深,最深不超过20厘米。选择晴天晒种l~2天,然后浸种12小时,捞出后搓出果实内的种子。并清洗掉种子上的粘液,再用半干半湿的细土或细沙拌种全池撒播。搓揉后的果实其中还有很多种子未搓出,也撒入池中。
(4)日常管理
①苦草培育水温18~22℃,种子须4~5天开始发芽,至15天时出苗率超过98%。苦草在水底分布蔓延的速度很快。为促进苦草分蘖,抑制叶片营养生长,6月中旬以前池塘水位应控制在20厘米以下。6月下旬水位加至30厘米左右,此时苦草已基本满塘。7月中旬水深加至60~80厘米,8月初可加至100~120厘米。
②河蟹管理幼蟹放入暂养池后,投放水花生,以利幼蟹隐蔽。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使池水药物浓度为15×106~20×106。多投喂动物性饵料,防止蟹自相残杀。至6月中旬,苦草在池底覆盖面积达60%以上时,撤除暂养围网。每天在大池与暂养池交界处投喂一些新鲜的动物性饵料,以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大池投饵。7月底开始每天投喂大量饵料,特别是投喂一些新鲜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需要,同时减少河蟹对苦草的消耗。
③水质调整幼蟹进入大池后,每20天用生石灰化水泼洒1次。每天清除漂在水面的残草,以免破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