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理论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有效使用惩罚原理的是( )A 惩罚不能违法B 惩罚要有良知C 惩罚后不能跟随强化D 惩罚要符合心理学程序

题目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有效使用惩罚原理的是(    )
A

惩罚不能违法

B

惩罚要有良知

C

惩罚后不能跟随强化

D

惩罚要符合心理学程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 B.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 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D.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正确答案:D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发展部分的知识点。
[名师详解]惩罚并非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在适当的时候惩罚才有效。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儿童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对非攻击型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攻击型儿童则加重攻击性行为。

第2题:

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攻击型幼儿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
B.惩罚能抑制非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
C.父母的惩罚为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D.惩罚是抑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答案:D
解析:
惩罚不一定是抑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幼儿产生不同的影响。对非攻击型幼儿,惩罚能抑制攻击性;但对攻击型幼儿,惩罚则会加重攻击性行为。

第3题:

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

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与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

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正确答案:D

第4题:

消除痛苦传递最有效的办法是:()

  • A、使用自我消化原理
  • B、使用快速转移原理
  • C、使用停滞原理
  • D、使用自我遗忘原理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下列原理中,不符合油气分离器特征的是()。

  • A、重力沉降原理
  • B、离心分离原理
  • C、碰撞分离原理
  • D、化学分离原理

正确答案:D

第6题:

关于阳性强化法,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多选

A. 又称正强化法
B. 靶行为要单一具体
C. 原理是奖励积极行为,惩罚消极行为
D. 阳性强化应该适时、恰当

答案:A,B,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矫正方法,又称“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注意事项包括:1. 目标行为单一具体,阳性强化法要改变的行为应该单一、具体,非常明确,保证强化物对该行为的强化,如果有多个目标行为要改变,需要一个一个进行,不可同时开展;2)阳性强化应该适时、适当,对目标行为的强化,应该在行为出现时进行,不可提前或错后。强化的强度,也要适当,不可过大或过小;3)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第7题:

教育家洛克说过:“过分严厉的惩罚是没有好处的,在教育上的坏处还很大。”下列各项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辨别孩子的错误性质,把握批评的尺度
  • B、用表扬辅助批评,在批评中体现爱心
  • C、把握批评、惩罚的最佳时机
  • D、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

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

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正确答案:D
强化并非仅指奖励,惩罚不是负强化,强化的目的都是加强行为,而惩罚是抑制行为的过程,它只是暂时停止行为,不能根除,因此应慎用。通常惩罚一种不良行为与强化一种好行为结合才能产生教育价值。

第9题:

为了保证惩罚的有效实施,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对满意的替代行为提供大量的正强化
  • B、对不良行为的强化物进行控制
  • C、最好同时使用不同的惩罚方式
  • D、惩罚必须及时和公平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试论惩罚的作用、局限及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


正确答案: 惩罚的作用在于降低特定行为的发生可能性,因此恰与强化提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相反,老师们刘此要有十分明确的认识。
惩罚的局限性在于它无力瓦解行为的结构,因此惩罚无法消除不当行为。不明白惩罚的这个局限性,就容易滥用惩罚,而滥用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引发其他更糟糕的问题。
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可以概括为:
(1)惩罚要有效,则惩罚不能违法。
(2)惩罚要布效,则惩罚就要有良知。因此教师实施不违法的惩罚时也要慎思明辨,不要仅仅为“出一口气”而惩罚学生。
(3)惩罚要有效,则惩罚要杓:合心理学程序。
于是要注意两点:
①当不当言行实际上干扰了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时,应当机立断地实施惩罚,以立即压制住不当行为的持续或蔓延。
②惩罚之后要跟随以强化,惩罚之后的强化,既可以是正的,也町以是负的。在惩罚之后跟随以强化,可以使学生从烦恼转移到愉快来,从退缩转移到进取来,从不知所措转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行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