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础理论

问答题据《素问·奇病论》简述脾瘅的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及治法。

题目
问答题
据《素问·奇病论》简述脾瘅的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及治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属“火”的五条病机和病证是什么?


正确答案:“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由于火为热之极,火盛则身热;心藏神,火热扰心,蒙蔽心窍,则神识昏糊;火灼阴血,筋脉失养,可见肢体抽搐。故神识昏糊、四肢抽搐等的热类病证,其病机大多属于火。
“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由于火热郁闭,不得外达,阳盛隔阴,故出现口禁、战慄等寒盛症状,而病人不能自控。即真热假寒证。故口噤不开、鼓颔战慄而不能自控的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火。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由于火性炎上,扰动气机,可引起脏腑气机向上冲逆,如胃热气逆则呕哕等。故气机急促上逆的病证,如急性呕吐、呃逆、吐血、喘促等,其病机大都属于火。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因为心主神属火,火性属阳主动,火盛扰神,神志错乱,则狂言骂詈,殴人毁物,行为失常;火盛于四肢,则烦躁不宁,甚至逾垣上屋。故多种躁动不安、神志狂乱的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火。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由于火热壅滞于血脉,血热肉腐,令患处红肿溃烂、疼痛或酸楚;火热内迫脏腑,扰神则惊骇不宁。故痈肿、疼痛酸楚、惊骇不宁的病证,其病机大都属于火邪所致。

第2题:

据《素问·痹论》简述五体痹向内脏传变的机理(五脏痹的病因病机)。


正确答案: 五体痹向内脏传变的机理有二:一是“病久而不去”即五体痹久延不愈,久病正气虚损。二是:“重感于风寒湿之气”即反复感受痹邪,形成痹邪内转入脏,形成五体痹。

第3题:

论治过程的三个步骤是()

A.望闻问切,辨病辩证,遣方用药

B.辨明病机,确立治则,遣方用药

C.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D.辨明病机,.因证立法,据方施治

E.辨病辩证,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答案:C

第4题:

简述《素问-评热病论》所论劳风的病因,病位,病机,症状与治则。


正确答案:病因:因劳受风,化热壅肺。
病位:肺。
病机:太阳受风,卫阳郁遏,肺气清肃,痰热壅积。
症状:强上冥视,恶风振寒,唾出若涕,甚则咳出青黄痰块。
治疗:救俯仰-宣肺利气,排除痰液,通畅气逆。巨阳引-祛除表邪,通利经气。
预后:1.体质: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2.能否及时排痰:痰出邪去则正安,痰阻气道,化脓伤肺,
预后不良。

第5题:

据《素问·太阴阳明论》简述“脾病四肢不用”的机理。


正确答案:四肢依赖脾气才能从胃禀受水谷精气,若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会影响胃中水谷精气向四肢的输送,则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出现“四肢不用”。

第6题:

据《素问•奇病论》,简述脾瘅的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及治法。


正确答案: 脾瘅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化湿酿热,湿热困脾,五谷精气上泛所致,故以湿热困脾为其主要病机。由于五谷精气上泛则口甘,过食肥甘则中满,故以口甘、中满为其主要症状。湿热困脾,其治理应清热化湿,而原文指出“治之以兰”,如佩兰之类,这是因为佩兰芳香辛散,长于化湿醒脾,使湿浊得去,脾气健运,则蕴热自去,此乃不治热而热自除之。

第7题:

据《素问·奇病论》所述,"脾瘅"病的治疗原则是()

  • A、健脾利湿
  • B、苦寒燥湿
  • C、淡渗利湿
  • D、芳香化湿
  • E、清热祛湿

正确答案:D

第8题:

如何理解《素问·奇病论》中对脾瘅"治之以兰"?


正确答案: 《素问·奇病论》关于"脾瘅"的治疗提出"治之以兰",兰,兰草,如佩兰等具有芳香化湿、醒脾辟秽作用的药物。由于"脾瘅"因多食肥甘,化湿酿热,湿热困脾所致,故此类药长于化湿醒脾,使湿浊去,脾气健运,则蕴热自去,故用于治疗"脾瘅"。

第9题:

《素问·痹论》简述痹病的治则。


正确答案:1.辨证施治。
2.痛外取穴。即:五藏有余,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第10题:

据《素问·举痛论》简述寒邪致病的总病机。


正确答案:1.不通则痛:寒凝经脉,气血瘀滞,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2.不容则痛:血脉不畅,气虚血少,脏腑组织失于温煦,濡养,不荣则痛。
3.脉体牵引做痛:脉管收缩,小络拘急,脉体相搏,牵掣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