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础理论

问答题麦门冬汤主治咳逆,用药有何特点?

题目
问答题
麦门冬汤主治咳逆,用药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麦门冬汤用于治疗肺阴不足之咳逆上气一证,是因本方重用麦门冬滋养肺胃之阴,且清上炎之虚火;以半夏降逆下气化痰;并用人参、甘草、粳米、大枣补脾益胃,使中气健运,则津液自能上输入肺,于是胃得其养,肺得其润,而咳逆上气之证自除。此即"培土生金"之意。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麦门冬汤主治病症有

A.咳逆上气、咳痰不爽
B.手足心热
C.气逆呕吐
D. 口渴咽干


答案:A,B,C,D
解析:

第2题:

麦门冬汤主治何病证?方中用半夏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麦门冬汤主治肺胃阴伤气逆之肺痿及胃阴不足之气逆呕吐。方中用少量半夏降逆下气,化其痰涎,和胃止呕,又可使方中麦门冬等滋阴润燥之品滋而不腻,同时与大量麦门冬配伍,则其燥性被制而降逆之功犹存,两者相反相成。

第3题:

上述方剂中,主治肺胃阴虚,气火上逆之虚劳肺痿的是

A.炙甘草汤

B.麦门冬汤

C.养阴清肺汤

D.玉液汤

E.琼玉膏


参考答案:B

第4题:

温脾汤用药配伍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温脾汤为温补脾阳、攻下冷积之方,主治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冷积一证,非温不能祛其寒,非下不能祛其积。故本方以附子、干姜温脾而祛寒,配大黄泻下通便荡积,芒硝润肠软坚。然大黄、芒硝性寒,得附子、干姜之大辛大热,寒性制而泻下之用存,既无损于脾阳,又速除其冷积。人参、甘草、当归合用,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与附子、干姜温阳祛寒之品配伍,又有助于温复脾阳。全方配伍,温脾益气以治本,攻下冷积以治标,为治冷积便秘,或久痢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等证的常用方剂。

第5题:

麦门冬汤主治咳逆,用药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麦门冬汤用于治疗肺阴不足之咳逆上气一证,是因本方重用麦门冬滋养肺胃之阴,且清上炎之虚火;以半夏降逆下气化痰;并用人参、甘草、粳米、大枣补脾益胃,使中气健运,则津液自能上输入肺,于是胃得其养,肺得其润,而咳逆上气之证自除。此即"培土生金"之意。

第6题:

枳实消痞丸与健脾丸两方的用药特点及主治、功用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两方均为消补兼施之剂,前方重用枳实、厚朴,消重于补,且黄连用量大于干姜,主治虚实相兼,寒热错杂,热重于寒,实多虚少之心下痞满,后方健脾药居多,重在健脾消食,补重于消,适宜于脾虚停食证。

第7题:

苓桂术甘汤主治何证?其用药体现何种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苓桂术甘汤为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方。主治中阳不足、痰饮内停之痰饮病。其用药体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的原则。

第8题:

主治肺胃阴虚,气火上逆之虚劳肺痿的方剂是

A.炙甘草汤

B.麦门冬汤

C.养阴清肺汤

D.玉液汤

E.琼玉膏


参考答案:B

第9题:

桑螵蛸散主治何证?其用药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桑螵蛸散主治心肾两虚,水火不相交济所致的小便频数,或遗尿,遗精滑泄以及心神恍惚,健忘食少等症。因本方所治病在心肾不交,故治宜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方中所用药物,既有补肾涩精之品,又有补心养神之药。其中桑螵蛸补肾益精,固脬止遗为君,配龙骨、龟板涩精止遗,并能益阴补心,同时,方中又用人参补心气;当归养心血;茯神安心神;石菖蒲、远志开心窍;合而交通心肾,收敛固涩。此即本方用药之特点。

第10题:

麦门冬汤中麦冬与半夏的用药比例是(),为主治()阴虚,气机上逆之常用方。


正确答案:7:1;肺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