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89 国际贸易

单选题里昂惕夫提出“里昂惕夫之谜”的研究对象是( )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日本

题目
单选题
里昂惕夫提出“里昂惕夫之谜”的研究对象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日本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里昂惕夫之谜是如何对要素禀赋论提出挑战的?


正确答案:在列昂惕夫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根据要素禀赋论,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运用自已发明的投入-产出表对美国40-50年代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基于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而非资本密集型基础之上。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反论。

第2题:

简述里昂惕夫反论?


正确答案: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于1953年利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了美国200种产业的情况,对赫—俄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发现:美国出口产品与进口替代产品相比是更为劳动密集型的。就是说,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之上的。与赫—俄的理论推论正好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反论。

第3题: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包括()。

A、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

B、人力技能理论

C、人力资本理论

D、需求相似理论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里昂惕夫悖论


正确答案:1947年,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借助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美国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的比值发现的一个理论悖论,即作为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该悖论说明要素充裕度差异不能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种由里昂惕夫发现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第5题:

简述里昂惕夫之谜。


正确答案: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赋予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

第6题:

对里昂惕夫之谜有哪些解释?


正确答案:里昂惕夫之谜不仅促成了一些类似的研究工作,也引起了对“谜”的不同解释:
1、劳动效率的差异。
2、人力资本的差异。
3、贸易壁垒的存在。
4、未考虑自然资源因素。
5、要素密集型逆转发生。

第7题:

里昂惕夫反论(The Leontief Paradox)


正确答案: 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用统计数据分析美国的对外贸易,但验证结论正好与赫-俄原理相反,即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商品相比,前者更为劳动密集型,后者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也就是说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也称为里昂惕夫之迷。

第8题:

里昂惕夫之谜是根据下列哪个国家的情况提出来的。()

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正确答案:B

第9题:

“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提出的,为验证()。

  • A、绝对利益说
  • B、比较成本论
  • C、要素禀赋论
  • D、相互需求原理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包括()。

  • A、绝对利益说
  • B、比较成本论
  • C、要素禀赋论
  • D、里昂惕夫之谜

正确答案: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