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单选题一般容积大、水深深的湖泊、水库,水温常呈垂直分层型,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的过渡带称为()。A 补偿层B 中间层C 温跃层D 过渡层

题目
单选题
一般容积大、水深深的湖泊、水库,水温常呈垂直分层型,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的过渡带称为()。
A

补偿层

B

中间层

C

温跃层

D

过渡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α和 β卢经验性标准来判别水温是否分层,当( )时,一般情况下可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


答案:B
解析:

第2题:

下列关于湖泊水温变化规律说法正确的有()。

A:湖泊水温变化具有时间和空间规律,其中主要是季节性变化和垂直变化,对于大湖泊,通常垂向分为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为温跃层
B:湖泊水文是否分层,由经验性指标α、β辨别,其中α<20、β>0时,认为湖泊、水库(人造湖泊)是分层的
C:洪水期湖泊只能是混合型,如果α<10,则为分层型
D:利用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H判断是否分层时,当H>10m时认为下层水不受上层水的温度影响,为分层型

答案:A,D
解析:
湖泊水温度分层的判别方法有两种:①利用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H判断是否分层时,当H>10m时认为下层水不受上层水的温度影响,为分层型。②当α<10,认为湖泊是稳定的分层型;α>20时,湖泊为混合型。在洪水期,利用α判断可能出现与现实矛盾的现象,所以引入β;当β<1/2时,洪水对湖泊的水温分层几乎没有影响;当β>1时,大洪水期湖泊水温可能是临时性混合型。

第3题:

下列属于湖泊水库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内容的是( )。
A. 湖泊水库的平面图
B. 流入流出的水量
C. 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
D. 水量的调度和贮量
E.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


答案:A,B,C,D,E
解析:

第4题:

二氧化碳倍增后,湖水水温变化一般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 A、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降低
  • B、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升高
  • C、上层湖水温度升高,下层湖水温度不变
  • D、上层湖水温度不变,下层湖水温度降低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一般容积大、水深深的湖泊,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中间层(温跃层)和下层,其中溶解氧浓度最高的是()。

A:上层
B:中间层
C:下层
D:三层溶解氧浓度均接近

答案:A
解析:

第6题:

下列关于湖泊水温变化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湖泊水温变化具有时间和空间规律,其中主要是季节性变化和垂直变化,对于大湖泊,通常垂向分为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为温跃层
B:湖泊水文是否分层,由经验性指标α、β来辨别,其中α<20、β>0时,认为湖泊、水库(人造湖泊)是分层的
C:夏季,溶解氧较高的是下层湖泊
D:利用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H判断是否分层时,当H>10m时认为下层水不受上层水的温度影响,为分层型
E:洪水期湖泊只能是混合型,如果α<10,则为分层型

答案:A,D
解析:
湖泊水温度是否分层对分析湖泊水库的污染很重要,其判别方法有两种,其一是答案D。其二是当α<10,认为湖泊是稳定的分层型;α>20时,湖泊为混合型。在洪水期,利用α判断可能出现与现实矛盾的现象,所以引入β:当β<1/2时,洪水对湖泊的水温分层几乎没有影响;当β>1时,大洪水期湖泊水温可能是临时性混合型。

第7题:

一般容积大、水深深的湖泊,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中间层(温跃层)和下层,其中溶解氧浓度最高的是( )。
A. 上层
B. 中间层
C. 下层
D. 三层溶解氧浓度均接近


答案:A
解析:

第8题:

可用来判断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的方法是( )。
A.α=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B. ?=一次洪水总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C. 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
D. 湖泊、水库的总径流量


答案:A,B,C
解析:
选项C是经验判断法。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 H> 10m ,是分层型,反之可能是混合型。

第9题:

海水温度在垂直上的变化不包括()。

  • A、海平面附近温度较高
  • B、深海地方温度降低
  • C、低纬度地区温度较低
  • D、高纬地区会出现冷的中间层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贫营养型湖泊,夏季形成温跃层,上层水温高、氧气溶解度(),下层水温低、氧气溶解度()。


正确答案:低;高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