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多选题关于包气带防污性能,说法正确的有( )A包气带盐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B包气带盐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C包气带盐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D包气带盐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题目
多选题
关于包气带防污性能,说法正确的有(    )
A

包气带盐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B

包气带盐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C

包气带盐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D

包气带盐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天然气包气带防污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包气带岩土层越厚,防污性能越弱
B 包气带岩土层渗透性能越强,防持性能越弱
C 包气带岩土层防污性能与下伏含水层水位相关
D 包气带岩土层防污性能与岩土层稳定分布程度相关

答案:B,C,D
解析:

第2题:

反映包气带防护性能的参数包括包气带()。
A.岩性 B.厚度C.渗透性 D.贮水系数


答案:A,B,C
解析:

第3题:

在同一水力梯度下,下列关于潜水含水层防污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A.含水层埋深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B.含水层渗透系数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C.含水层厚度越大,防污性能越弱
D.含水层介质颗粒越细,防污性能越弱


答案:B
解析:
B解析:教材原文:地下水的脆弱性主要取决于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介质、地形坡度、包气带影响、水力传导系数七个因子。地下水埋深越大,污染物迁移的时间越长,污染物衰减的机会越多;含水层中介质颗粒越大、裂隙或溶隙越多,渗透性越好,污染物的衰减能力低,防污性能越差。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有()。

A:包气带防污性能
B: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C: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D: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答案:A,B,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1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建设项目场地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等涉及的场地。

第5题:

包气带防污染性能与()有关。

A:包气带的地质条件
B:包气带的水文地质条件
C:污染物特性
D:包气带与承压水的关系

答案:A,B,C
解析:
包气带下面是潜水层,与承压水的位置有一定的距离。

第6题:

关于分布连续稳定的包气带防污性能( )与包气带厚度(B)和包气带垂直渗透系数(K)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B/K
B.K/B
C.BK
D.1/BK

答案:A
解析:
概念型。教材原文,表-包气带的防污性能分类标准分级 包气带岩土的渗透性能强 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中 0.5m≤Mb<1.0m,K≤1.0×10-6cm/s,且分布连续、稳定Mb≥1.0m,1.0×10-6cm/s

第7题:

关于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包气带岩土层越厚,防污性能越弱
B.包气带岩土层渗透性能越强,防污性能越弱
C.包气带岩土层防污性能与下伏含水层水位相关
D.包气带岩土层防污性能与岩土层稳定分布程度相关

答案:B,C,D
解析:
包气带防污性能是由岩土层单层厚度和渗透系数确定的,包气带岩土层越厚,防污性能越强。包气带岩土层渗透性能越强,防污性能越弱,包气带岩土层防污性能与下伏含水层水位和岩土层稳定分布程度有关。

第8题:

关于包气带防污性能,说法正确的有()。

A: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B: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大,防污染性能越差
C: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粗,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D:包气带岩性颗粒越细,渗透系数K越小,防污染性能越好

答案:B,D
解析:
渗透系数是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K值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介质的性质,如粒度成分、颗粒排列等,粒径越大,渗透系数K值也就越大。包气带中的细小颗粒可以滤去或吸附某些污染物质,土壤中的微生物则能将许多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产物(如H2O、CO2等),因此,颗粒细小且厚度较大的包气带构成良好的天然净水器,粗颗粒的砾石过滤净化作用弱。

第9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情景组合中,应确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为重点防渗区的是()。

A、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
B、污染物为重金属+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
C、污染物为氨氮+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难”
D、污染物为氨氮+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为“易”

答案:B
解析:
口诀:重金属.持久:易中强一般,其他重点;其他:易中强简单,其他一般。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通常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
B.预测层应以潜水含水层或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为主
C.当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厚度超过 100m 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D.当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 1×10-7cm/s 时,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答案:A,B,C,D
解析:
9. 2预测范围
9. 2.1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一般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
9. 2.2预测层位应以潜水含水层成污染物直接进入的含水层为主,兼顾与其水力联系密切 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9. 2.3当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垂句渗透系数小于1*10*-6m/s或厚度超过100m吋,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