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考试

多选题混凝土浇筑中导致钢筋骨架变形时,应()A停止浇筑B整理钢筋C加固骨架D继续浇筑

题目
多选题
混凝土浇筑中导致钢筋骨架变形时,应()
A

停止浇筑

B

整理钢筋

C

加固骨架

D

继续浇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浇筑混凝上前应检查钢筋骨架,下面哪一内容不在检查范围内()。

A、骨架位置

B、骨架与模板间距

C、钢筋型号

D、钢筋绑扎位置


参考答案:C

第2题:

钢筋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之前,先( ),经养护达到强度标准后拆模,所得即钢筋混凝土。

A.进行绑筋支模后用模板覆盖钢筋骨架再浇人混凝土
B.用模板覆盖钢筋骨架后进行绑筋支模再浇人混凝土
C.进行绑筋支模后浇人混凝土再用模板覆盖钢筋骨架
D.浇人混凝土后用模板覆盖钢筋骨架再进行绑筋支模

答案:A
解析:
浇筑混凝土之前,先进行绑筋支模,也就是然后用模板覆盖在钢筋骨架外面。最后将混所得即是钢筋混凝土。

第3题:

绑扎钢筋时,骨架应绑扎结实,并有足够的(),且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不应发生任何松动。


参考答案:刚度

第4题:

关于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留置施工缝
B.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4~4.5h,再继续浇筑
C.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D.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E.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认真交底,并做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应对模板、支撑、钢筋、预埋件等认真细致检查,合格并做好相关隐蔽验收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答案:A,C,D,E
解析:
对于选项B,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点,还包括:
(1)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拱和高度大于lm时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2)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垫层、模板上还应洒水湿润;现场环境温度高于35°C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洒水后不得留有积水。
(3)混凝土输送宜采用泵送方式。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25mm的输送泵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输送泵管。输送泵管安装接头应严密,输送泵管道转向宜平缓。输送泵管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应与结构牢固连接,输送泵管转向处支架应加密。
(4)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画不再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时为止。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普通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L5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当采用表面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捣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5)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时,当无可靠措施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应符合如下规定,当不能满足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
1)粗骨料料径大于25mm时,不宜超过3m;
2)粗骨料料径不大于25mm时,不宜超过6m。

第5题:

板和支架设计计算中,对梁底模板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其计算荷载组合应为(  )。

A、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钢筋质量、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B、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质量、钢筋质量、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C、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D、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质量、钢筋质量、施工人员和浇筑设备、混凝土堆积料质量

答案:B
解析:
在设计和验算模板、支架时考虑的荷载包括:①模板及支架自重;②新浇筑混凝土自重;③钢筋自重;④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⑤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⑥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⑦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梁和拱底模板及支架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考虑的荷载效应组合有四种:①模板及支架自重;②新浇筑混凝土自重;③钢筋自重;④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第6题: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骨架进行检查校正。()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后张法工艺流程( )。

A.安装底模→埋管制孔→安钢筋骨架、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抽管→清理孔道→穿筋→张拉预应力筋→孔道灌浆→起吊运输
B.安装底模→安钢筋骨架、支模→埋管制孔→浇筑混凝土→抽管→养护、拆模→清理孔道→穿筋→张拉预应力筋→孔道灌浆→起吊运输
C.安钢筋骨架、支模→安装底模→埋管制孔→浇筑混凝土→抽管→养护、拆模→清理孔道→穿筋→孔道灌浆→张拉预应力筋→起吊运输
D.安装底模→安钢筋骨架、支模→浇筑混凝土→埋管制孔→抽管→养护、拆模→穿筋→清理孔道→张拉预应力筋→孔道灌浆→起吊运输

答案:B
解析:
后张法工艺流程为:安装底模→安钢筋骨架、支模→埋管制孔→浇筑混凝土→抽管→养护、拆模→清理孔道→穿筋→张拉预应力筋→孔道灌浆→起吊运输。

第8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混凝土作业平仓、浇筑安全技术要求的有()。

A、浇筑梁板时,应搭设临时浇筑平台,不应乱踩钢筋,并防止钢筋钩挂住绊倒

B、浇筑圈梁、挑檐、阳台、雨罩等混凝土时,外部应设安全网或其他防护措施

C、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处对称下料振捣

D、凡现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监看承重支撑杆件,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人员,采取措施处理


答案:ABCD

第9题:

下列钻孔桩钢筋笼与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错误的有()。

A、 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应防止变形
B、 钢筋笼放入泥浆后5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
C、 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其骨料粒径不宜大45mm
D、 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
E、 当气温高于30℃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

答案:B,C
解析:
2018新教材P46页中间靠下。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防止变形。灌注桩采用的水下灌注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其骨料粒径不宜大于40mm.。灌注桩各工序应连续施工,钢筋笼放入泥浆后4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当气温低于0℃以下时,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保温措施,浇筑时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当气温高于30℃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

第10题:

为了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


A.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

B.改善混凝土流动性能

C.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

D.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

答案:A
解析:
P267-270

为了防止钢筋骨架上浮,除认真清孔外,当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灌注速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