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法与税收征管规程

问答题哪种情况下,税务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

题目
问答题
哪种情况下,税务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税务机关依法行使代位权、撤销权,欠缴税款的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免除。(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税务机关依法行使代位权、撤销权,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税收法律责任。

第2题:

针对业务(3),下列选项的理解正确的有( )。

A.丁公司怠于行使到期债权,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实施代位权

B.丁公司怠于行使到期债权,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实施撤销权

C.丁公司无钱可付,税务机关只能扣押其财物以抵缴税款

D.丁公司现在无钱可付,可以下期一并纳税


正确答案:A

第3题: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 )。

A.必须由管理人行使撤销权

B.可以由债务人行使撤销权

C.可撤销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

D.可撤销的行为可以发生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两年内


正确答案:AC

第4题:

2011年3月15日甲从乙处买来一个古董,2016年5月18日甲发现该古董属于赝品,于2017年4月10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买卖行为,对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以向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
B.已经超过撤销权的行使期限,甲无权向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
C.是否超过撤销权的行使期限,需要由人民法院予以认定
D.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延长撤销权的行使期限

答案:B
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债权人的撤销权应在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如果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本案中甲虽然2016年5月18日才知道可撤销的事由,并且在2017年4月10日向人民法院主张撤销权,没有超过撤销权一年的行使期间,但是自2011年3月15日至起诉之日已经超过五年的最长保护期间,同样是不受人民法院保护的。撤销权期限属于除斥期间,不能中断、中止、延长。

第5题:

甲欠乙2000元,丙欠甲3000元,因甲怠于行使他对丙到期的债权,因而迟迟不能归还他对乙的欠款。在此情况下,乙可以( )。

A.向人民法院请求代位权

B.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为2000元

C.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权

D.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为2000元

E.行使代位权还是撤销权,以人民法院的决定为准


正确答案:AB

第6题:

撤销权成立要件因无偿行为和有偿行为而不同。在无偿行为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在有偿行为的情况下,受让人是善意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如果受让人是恶意的,则债权人不能行使撤销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依法( )。

A.行使代位权

B.申请人民法院行使代位权

C.行使撤销权

D.申请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


答案:B

第8题:

李某拖欠个人所得税税款1万元,经税务机关多次催缴,仍然拖欠。后税务机关得知李某放弃了对张某到期债权5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税务机关行使撤销权的诉讼费用由税务机关承担

B.税务机关可以自己行使撤销权,不必通过诉讼程序

C.税务机关行使撤销权必须通过诉讼程序来行使

D.税务机关可以不以自己的名义来行使撤销权


正确答案:C
【 考点】税务机关的撤销权
【 解析】《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0条规定: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的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故C项正确。

第9题:

税务机关依法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欠缴税款的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免除。( )


正确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税收代位权与撤销权。税务机关依法行使代位权、撤销权的,不免除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和应承担的税收法律责任。

第10题:

下列关于撤销权说法正确的是( )。

A、行使撤销权应当在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两年内行使
B、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可以向法院申请
C、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不能向法院申请
D、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既可向法院申请,也可直接行使

答案:B
解析:
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应当在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并应当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