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竞赛

单选题“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出自()A 《十日谈》B 《忏悔录》C 《伪君子》D 《吝啬鬼》

题目
单选题
“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出自()
A

《十日谈》

B

《忏悔录》

C

《伪君子》

D

《吝啬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表明心理咨询师()。单选
A: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
B:启发求助者思考
C: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
D:改变求助者信念

答案:C
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中看到:“求助者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这些反映出求助者的认知问题以及由认知导致的情绪上的问题,故答案是BD。
【考察重点】会谈方式和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当求助者的问题模糊或过分概括时,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题干“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就是用了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咨询师所需要的事实资料,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摄入性谈话是一种深入了解求助者资料的会谈方式,题干中的问话即属于此种会谈。“修饰性反问”是一种脱离了具体问题,把话题引向抽象和空洞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题干中的问话是更具体的深入了解。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修通阶段技术【试题解析】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是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修通技术就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者情绪症状,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最主要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心理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化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明显行为障碍;改变家庭观念不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促进自我实现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单选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求助者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要改变情绪困扰必须通过改变认知,而不是改变外界事件;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本案例资料中咨询师用戒烟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自己烦恼、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技术,所以强调的是认知。只有在求助者领悟到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存在错误认知的原因,才有可能往下进行第三阶段的修通。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的事件主要是老伴、儿女都不太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就是“烦恼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试题解析】理解并掌握沉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学会识别沉默并在咨询过程处理沉默现象,能够推动咨询顺利进行。沉默的类型有六种: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沉默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或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故答案是ABC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任何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当这种非理性信念使他们陷入某种情绪困扰状态,影响到生活工作时,就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干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故答案是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因此答案是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伴、儿女应该听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种不合理信念而造成了心理痛苦,咨询师主要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以及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案例中咨询师用产婆术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用“土豆”例子说明求助者的信念是绝对化的一种不合理信念,从而引导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也没有涉及“改变求助者处境”的具体问题。所以答案应为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合理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讲述自己的变化,强化积极的转变。案例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改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就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试题解析】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即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这句话咨询师没有预设的答案,是开放式提问。面质技术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或前后说话矛盾的情况下,为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而使用的影响性技术。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对抗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用一些不肯定的词,如似乎、好像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双方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的“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就是一种尝试性面质,即使求助者不愿面对面质中的问题,也有机会避开,不至于难堪,没有指导性面质和责备式提问的说法。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也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必须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对涉及价值观、道德、法律等问题,咨询师表示理解,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气,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不指责的价值中立原则。另外,三个原则是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及自我保护原则。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

第2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指的是()
A:和家庭成员发生矛盾
B:我说话他们必须得听
C:自己各方面不如以前
D:儿女们不如自己优秀

答案:B
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中看到:“求助者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这些反映出求助者的认知问题以及由认知导致的情绪上的问题,故答案是BD。
【考察重点】会谈方式和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当求助者的问题模糊或过分概括时,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题干“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就是用了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咨询师所需要的事实资料,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摄入性谈话是一种深入了解求助者资料的会谈方式,题干中的问话即属于此种会谈。“修饰性反问”是一种脱离了具体问题,把话题引向抽象和空洞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题干中的问话是更具体的深入了解。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修通阶段技术【试题解析】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是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修通技术就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者情绪症状,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最主要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心理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化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明显行为障碍;改变家庭观念不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促进自我实现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单选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求助者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要改变情绪困扰必须通过改变认知,而不是改变外界事件;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本案例资料中咨询师用戒烟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自己烦恼、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技术,所以强调的是认知。只有在求助者领悟到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存在错误认知的原因,才有可能往下进行第三阶段的修通。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的事件主要是老伴、儿女都不太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就是“烦恼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试题解析】理解并掌握沉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学会识别沉默并在咨询过程处理沉默现象,能够推动咨询顺利进行。沉默的类型有六种: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沉默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或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故答案是ABC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任何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当这种非理性信念使他们陷入某种情绪困扰状态,影响到生活工作时,就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干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故答案是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因此答案是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伴、儿女应该听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种不合理信念而造成了心理痛苦,咨询师主要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以及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案例中咨询师用产婆术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用“土豆”例子说明求助者的信念是绝对化的一种不合理信念,从而引导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也没有涉及“改变求助者处境”的具体问题。所以答案应为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合理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讲述自己的变化,强化积极的转变。案例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改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就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试题解析】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即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这句话咨询师没有预设的答案,是开放式提问。面质技术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或前后说话矛盾的情况下,为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而使用的影响性技术。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对抗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用一些不肯定的词,如似乎、好像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双方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的“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就是一种尝试性面质,即使求助者不愿面对面质中的问题,也有机会避开,不至于难堪,没有指导性面质和责备式提问的说法。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也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必须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对涉及价值观、道德、法律等问题,咨询师表示理解,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气,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不指责的价值中立原则。另外,三个原则是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及自我保护原则。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

第3题:

有位思想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每一个人都辛勤地忙碌着吧,让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干适合于他们的工作吧,每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都应该敢于坦然地说:‘我问心无愧,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对这句话的感受是( )。

A.人是懒惰的,要让每一个人都有事情做,不能让他们歇息下来

B.如果每个人不能干他们的工作,那么这样的工作是不会取得成绩的

C.每个人都有死亡的时候,只有死亡的时候才能停止工作

D.无论干什么,只有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


正确答案:D

第4题:

给自己一盏灯

①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在走夜路时总是提着一盏灯,有人好奇地问:“您为什么要提灯啊?您的眼睛又看不见。”盲人答道:“我点着灯的话,别人走夜路就不会害怕,他们也不会撞到我。”

②盲人的灯不仅是照路的明灯,更是他心中的明灯。我曾以为自己的那盏明灯无须寻找,在时间的沉绽下它自会出现。于是我便苦苦地等,日日夜夜,可它并未出现。然后我明白了:自己的那盏明灯需要自己主动去寻找,等待并不是最佳的办法。

③在寻找的过程中,我迷芒过,犹豫过,徘徊过。最终,我找到了我心中的那一盏明灯——梦想。是的,就是梦想,以梦想为灯心,以信念为火引,我的那盏灯燃起了火焰,照亮了我的整个世界,我给了自己一盏明亮的、美丽的灯。

④给自己一盏灯,让自己的目标更坚强,让自己的信念更坚韧;给自己一盏灯,让自己的天空更广阔,让自己的大地更美丽;给自己一盏灯,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让自己的头脑更睿志。

⑤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盏灯更珍贵的东西呢?倘若把这盏灯比作花,它便是百花之王;若把这盏灯比作树,它便是万树之冠。它就像一个人的头脑、思想、精神,是整体的主心骨。有了它,就有了希望,就坚定了目标,使我们离成功更近,让胜利变得触手可及。

⑥所以,朋友,给自己一盏这样的灯吧!让这盏灯无论花开、蝉鸣、叶落、雪飘,都不熄灭,让它一直燃着,永久燃着,让它陪你一生。让它在你失意潦倒时,给你坚定信念;让它在你成功得意时,让你居安思危。

⑦给自己一盏灯,让它明亮辉煌!

⑧给自己一盏灯,让它照耀前途!

⑨给自己一盏灯,让它助你成功!
请从第②③④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


答案:
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的范围在第②③④段。

(1)第②段,“在时间的沉绽下它自会出现”中“沉绽”的“绽”写错,应为“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淀”字的意思为“液体里沉下的东西,亦指难溶解的物质下沉到溶液底层,从而凝聚和积累”,而“绽”字的意思为“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的开裂”。根据语境或词境可知,描写的是“凝聚,积累”,故应为“沉淀”。

(2)第③段,“在寻找的过程中,我迷芒过,犹豫过,徘徊过”中“迷芒”的“芒”写错,应为“茫”。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茫”字的意思为“模糊不清,对事理全无所知”,而“芒”字的意思为“某些禾本科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根据语境或词境可知,描写的是“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故应为“迷茫”。

(3)第④段,“给自己一盏灯,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让自己的头脑更睿志”中“睿志”的“志”写错,应为“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智”字的意思为 “聪明,见识”,而“志”字的意思为“志向”。根据语境或词境可知,侧重于“聪慧;明智”,故应为“睿智”。

(4)在第④段中出现这样一句话“给自己一盏灯,让自己的目标更坚强,让自己的信念更坚韧”,此句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坚强”不能形容抽象事物,因此“目标”不能和“坚强”进行搭配,可与“明确”进行搭配。“信念”不能和“坚韧”进行搭配,可与“坚定”进行搭配。

第5题:

给自己一盏灯

①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在走夜路时总是提着一盏灯,有人好奇地问:“您为什么要提灯啊?您的眼睛又看不见。”盲人答道:“我点着灯的话,别人走夜路就不会害怕,他们也不会撞到我。”

②盲人的灯不仅是照路的明灯,更是他心中的明灯。我曾以为自己的那盏明灯无须寻找,在时间的沉绽下它自会出现。于是我便苦苦地等,日日夜夜,可它并未出现。然后我明白了:自己的那盏明灯需要自己主动去寻找,等待并不是最佳的办法。

③在寻找的过程中,我迷芒过,犹豫过,徘徊过。最终,我找到了我心中的那一盏明灯——梦想。是的,就是梦想,以梦想为灯心,以信念为火引,我的那盏灯燃起了火焰,照亮了我的整个世界,我给了自己一盏明亮的、美丽的灯。

④给自己一盏灯,让自己的目标更坚强,让自己的信念更坚韧;给自己一盏灯,让自己的天空更广阔,让自己的大地更美丽;给自己一盏灯,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让自己的头脑更睿志。

⑤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盏灯更珍贵的东西呢?倘若把这盏灯比作花,它便是百花之王;若把这盏灯比作树,它便是万树之冠。它就像一个人的头脑、思想、精神,是整体的主心骨。有了它,就有了希望,就坚定了目标,使我们离成功更近,让胜利变得触手可及。

⑥所以,朋友,给自己一盏这样的灯吧!让这盏灯无论花开、蝉鸣、叶落、雪飘,都不熄灭,让它一直燃着,永久燃着,让它陪你一生。让它在你失意潦倒时,给你坚定信念;让它在你成功得意时,让你居安思危。

⑦给自己一盏灯,让它明亮辉煌!

⑧给自己一盏灯,让它照耀前途!

⑨给自己一盏灯,让它助你成功!
请指出该习作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答案:
解析:
此题是一道写作评析题。作文评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分别是作文的主题(立意或主旨)、材料(选材)、结构、语言。
(1)对于主题可以从主题是否集中、明确、深刻来进行考虑。
(2)对于选材可以从是否紧扣主题、真实可靠、生动形象来进行考虑。
(3)对于结构可以从结构是否完整、合理、严谨,同时开篇结尾是否扣题,过渡是否自然这些方面来进行考虑。

(4)对于语言可以从语言内容是否切合主题,是否突显文采,是否详略得当。

第6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采用的提问方式与技术是()。多选
A:责备式提问
B:指导性面质
C:开放式提问
D:尝试性面质

答案:C,D
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中看到:“求助者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这些反映出求助者的认知问题以及由认知导致的情绪上的问题,故答案是BD。
【考察重点】会谈方式和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当求助者的问题模糊或过分概括时,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题干“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就是用了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咨询师所需要的事实资料,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摄入性谈话是一种深入了解求助者资料的会谈方式,题干中的问话即属于此种会谈。“修饰性反问”是一种脱离了具体问题,把话题引向抽象和空洞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题干中的问话是更具体的深入了解。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修通阶段技术【试题解析】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是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修通技术就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者情绪症状,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最主要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心理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化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明显行为障碍;改变家庭观念不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促进自我实现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单选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求助者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要改变情绪困扰必须通过改变认知,而不是改变外界事件;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本案例资料中咨询师用戒烟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自己烦恼、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技术,所以强调的是认知。只有在求助者领悟到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存在错误认知的原因,才有可能往下进行第三阶段的修通。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的事件主要是老伴、儿女都不太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就是“烦恼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试题解析】理解并掌握沉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学会识别沉默并在咨询过程处理沉默现象,能够推动咨询顺利进行。沉默的类型有六种: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沉默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或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故答案是ABC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任何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当这种非理性信念使他们陷入某种情绪困扰状态,影响到生活工作时,就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干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故答案是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因此答案是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伴、儿女应该听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种不合理信念而造成了心理痛苦,咨询师主要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以及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案例中咨询师用产婆术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用“土豆”例子说明求助者的信念是绝对化的一种不合理信念,从而引导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也没有涉及“改变求助者处境”的具体问题。所以答案应为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合理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讲述自己的变化,强化积极的转变。案例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改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就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试题解析】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即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这句话咨询师没有预设的答案,是开放式提问。面质技术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或前后说话矛盾的情况下,为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而使用的影响性技术。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对抗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用一些不肯定的词,如似乎、好像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双方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的“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就是一种尝试性面质,即使求助者不愿面对面质中的问题,也有机会避开,不至于难堪,没有指导性面质和责备式提问的说法。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也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必须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对涉及价值观、道德、法律等问题,咨询师表示理解,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气,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不指责的价值中立原则。另外,三个原则是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及自我保护原则。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

第7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时,使用了()。多选
A:具体化技术
B:开放式提问
C:摄入性谈话
D:修饰性反问

答案:A,B,C
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中看到:“求助者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这些反映出求助者的认知问题以及由认知导致的情绪上的问题,故答案是BD。
【考察重点】会谈方式和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当求助者的问题模糊或过分概括时,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题干“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就是用了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咨询师所需要的事实资料,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摄入性谈话是一种深入了解求助者资料的会谈方式,题干中的问话即属于此种会谈。“修饰性反问”是一种脱离了具体问题,把话题引向抽象和空洞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题干中的问话是更具体的深入了解。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修通阶段技术【试题解析】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是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修通技术就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者情绪症状,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最主要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心理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化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明显行为障碍;改变家庭观念不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促进自我实现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单选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求助者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要改变情绪困扰必须通过改变认知,而不是改变外界事件;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本案例资料中咨询师用戒烟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自己烦恼、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技术,所以强调的是认知。只有在求助者领悟到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存在错误认知的原因,才有可能往下进行第三阶段的修通。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的事件主要是老伴、儿女都不太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就是“烦恼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试题解析】理解并掌握沉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学会识别沉默并在咨询过程处理沉默现象,能够推动咨询顺利进行。沉默的类型有六种: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沉默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或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故答案是ABC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任何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当这种非理性信念使他们陷入某种情绪困扰状态,影响到生活工作时,就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干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故答案是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因此答案是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伴、儿女应该听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种不合理信念而造成了心理痛苦,咨询师主要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以及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案例中咨询师用产婆术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用“土豆”例子说明求助者的信念是绝对化的一种不合理信念,从而引导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也没有涉及“改变求助者处境”的具体问题。所以答案应为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合理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讲述自己的变化,强化积极的转变。案例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改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就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试题解析】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即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这句话咨询师没有预设的答案,是开放式提问。面质技术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或前后说话矛盾的情况下,为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而使用的影响性技术。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对抗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用一些不肯定的词,如似乎、好像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双方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的“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就是一种尝试性面质,即使求助者不愿面对面质中的问题,也有机会避开,不至于难堪,没有指导性面质和责备式提问的说法。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也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必须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对涉及价值观、道德、法律等问题,咨询师表示理解,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气,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不指责的价值中立原则。另外,三个原则是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及自我保护原则。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

第8题: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最为强调的是()。单选
A:行为
B:认知
C:动机
D:情绪

答案:B
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心理问题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中看到:“求助者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这些反映出求助者的认知问题以及由认知导致的情绪上的问题,故答案是BD。
【考察重点】会谈方式和咨询技术【试题解析】具体化技术是参与性技术的一种,当求助者的问题模糊或过分概括时,可以使用具体化技术协助求助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情。题干“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就是用了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技术中的提问技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开放式提问没有预设答案,就像问答题,封闭式提问有预设答案,就像选择题。在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咨询师所需要的事实资料,题干中心理咨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是一种没有预设答案的开放式提问。摄入性谈话是一种深入了解求助者资料的会谈方式,题干中的问话即属于此种会谈。“修饰性反问”是一种脱离了具体问题,把话题引向抽象和空洞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题干中的问话是更具体的深入了解。因此本题答案选A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工作程序修通阶段技术【试题解析】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是合理情绪疗法第三个工作程序修通阶段常用的技术,修通技术就是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而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者情绪症状,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最主要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考点,尤其是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如使用产婆术式辩论,即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推出谬误,促使求助者自己进行修改。产婆术辩论的基本形式是“按你所说……”或“你的意思是……”或“按照你的说法……”,推论“因此……”,再推论到“因此……”,直至产生谬误,形成矛盾。题干中的“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就是咨询师在使用产婆术按求助者的信念进行推理。因此答案选C。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目标必须属于心理学的性质,如认知、情绪、行为与个性等等。一般来说,带有活动和过程特征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属于具体的近期的目标,包括消除或减轻痛苦、烦恼、调整某种心理状态等等,如B选项的“解决情绪困扰”。终极目标(远期目标),不同心理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但都和个性完善相关内容有关,如“正视/接纳现实、接纳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成长/心理发展、促进人格或性格的成长/成熟、促进自我实现”等,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生活。具体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应该把长远的终极目标融化于具体目标之中,始终以终极目标为指导思想。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明显行为障碍;改变家庭观念不属于心理学性质,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目标;促进自我实现属于长期目标的范畴。因此本题答案选B。单选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中的第二阶段领悟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让求助者认识到: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要改变情绪困扰必须通过改变认知,而不是改变外界事件;求助者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本案例资料中咨询师用戒烟举例说明使求助者自己烦恼、生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在认知方面存在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技术,所以强调的是认知。只有在求助者领悟到负性情绪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由于自己存在错误认知的原因,才有可能往下进行第三阶段的修通。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核心理论——ABC理论【试题解析】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案例中引起求助者痛苦的事件主要是老伴、儿女都不太听他的话,就是ABC理论中的A;求助者自身对此的看法是“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就是该理论中的B;而因此造成的情绪反应的结果就是“烦恼生气”,就是该理论中的C;所以本题答案选B。
【考察重点】识别和处理沉默现象【试题解析】理解并掌握沉默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学会识别沉默并在咨询过程处理沉默现象,能够推动咨询顺利进行。沉默的类型有六种: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咨询过程中的一种危机,但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沉默传达了许多信息,沉默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或黎明前的黑暗,有时则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故答案是ABC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试题解析】合理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任何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某些非理性信念,当这种非理性信念使他们陷入某种情绪困扰状态,影响到生活工作时,就要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干预。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故答案是ABD。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作用与角色【试题解析】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咨询师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咨询师一般是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而对求助者而言,顿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埃利斯认为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权威信息的提供者、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合理情绪疗法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没有监督的成分,因此答案是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任务的识别【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伴、儿女应该听自己的所谓正确的话这种不合理信念而造成了心理痛苦,咨询师主要针对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做了具体的修正以及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案例中咨询师用产婆术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用“土豆”例子说明求助者的信念是绝对化的一种不合理信念,从而引导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合理情绪疗法不鼓励情绪宣泄,认为这会强化求助者的问题。咨询师也没有涉及“改变求助者处境”的具体问题。所以答案应为BC。
【考察重点】合理情绪疗法中改变不合理信念的具体技术【试题解析】自我管理程序是一种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行为的行为技术,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与此无关。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那些抽象的错误的自我概念,把主语和表语位置上的词语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客观化和具体化,从而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案例中使用的方法与语义分析也不相符。合理想象技术就是帮助求助者停止传播不合理信念的方法,分三步,首先是求助者想象进入到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然后,帮助求助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体验;并体验适当的情绪体验;最后停止想象,讲述自己的变化,强化积极的转变。案例中没有使用这种方法。产婆术式辩论具有鲜明特色,往往根据求助者的信念,按照三段论来推理产生矛盾,让求助者自行修改其错误认知,案例中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就是产婆术式辩论。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C。
【考察重点】参与性技术与影响性技术【试题解析】参与性技术中的开放式提问即提出的问题没有预设的答案,求助者不可能简单地用一两个字或一句话来回答,从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这句话咨询师没有预设的答案,是开放式提问。面质技术是一种在发现求助者表述和表现存在不一致,或前后说话矛盾的情况下,为促进求助者的自我认识与探索,而使用的影响性技术。面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对抗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咨询关系,甚至导致咨询失败,为了维护咨询关系,往往会用一些不肯定的词,如似乎、好像表达咨询师的看法,这样就为双方留下了较大的余地,题干中的“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就是一种尝试性面质,即使求助者不愿面对面质中的问题,也有机会避开,不至于难堪,没有指导性面质和责备式提问的说法。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心理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试题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也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必须遵守心理咨询的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对心理咨询师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原则是价值中立原则,也可以称为价值中立态度,不评判、不指导、不指责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求助者,对涉及价值观、道德、法律等问题,咨询师表示理解,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本案例中咨询师说“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具有明显的教育或教训的口气,违背了咨询师不批评、不评判、不指责的价值中立原则。另外,三个原则是保密原则和保密例外、避免双重关系原则及自我保护原则。BCD均与题干要求不符合。故答案为A。

第9题:

下面是一位初三学生的习作,阅读后请完成19-20题。
与心灵对话
①我喜欢寂寞,喜欢在夜深人静时独处一室,这样我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②我问心灵:“心灵,我对家人是不是很关心?”心灵不语,但她在我的脑海中展现出了几副画面。画面中的我匆匆而去的关门声掩盖住了妈妈那一声“多加小心”的关怀。画面中的我那对饭菜不满的情绪,让姥姥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看了这两幅画面,我感到无比愧疚,我知道了对家长的粗鲁,对亲情的淡漠。于是,我对心灵保证:我下次一定要关心家人。心灵笑了。
③我又问心灵:“心灵,我对朋友是不是很友善?”心灵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有一位朋友遇到了困难,你能够热情地帮助;有一次朋友遇到了伤心事,你能真诚地去安慰;有一位朋友因考试的失败而气妥,你能鼓励他,使他充满了信心。你对朋友的关怀已经做得很完美,谢谢你!”
我甜甜地笑了。
④我再一次问心灵:“心灵,我对他人是不是做到了尊重?”心灵摇摇头,说:“你还没有做到。有一位同学不小心碰了你的东西,你对他大加指责了一番;有一位陌生人向你问路,你却因忙着回家而昧心说不知道。还有……”
⑤听了心灵的话,我虽然感到万分惭愧,但也有些无地自容。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冷漠,对朋友以外的人缺少关爱之情。我静静地告诉心灵:以后,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以尊重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心灵在为我加油。
⑥在与心灵的对话中,我不断反省自己,使每一天的我都变得那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所以,我感谢心灵,感谢她对我的提醒;是她让我反省,是她带我成长,是她让我的生活更加和谐美丽。
问题:
请你对这篇习作进行评析。


答案:
解析:
本文的小作者将抽象的反省形象化,写得有滋有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小作者将反省经过虚拟成为一场自己与心灵的对话,并且从亲人、朋友、他人三个角度出发,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最后总结出反省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水到渠成,条理清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很能避免重复和单调,第一次通过展现画面再现“我”对亲人的态度,第二次、第三次从正反两方面通过心灵的表述再现“我”对朋友和他人的态度,做到了“多样的统一”。

第10题:

下面是一位初三学生的习作,阅读后请完成19-20题。
与心灵对话
①我喜欢寂寞,喜欢在夜深人静时独处一室,这样我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②我问心灵:“心灵,我对家人是不是很关心?”心灵不语,但她在我的脑海中展现出了几副画面。画面中的我匆匆而去的关门声掩盖住了妈妈那一声“多加小心”的关怀。画面中的我那对饭菜不满的情绪,让姥姥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看了这两幅画面,我感到无比愧疚,我知道了对家长的粗鲁,对亲情的淡漠。于是,我对心灵保证:我下次一定要关心家人。心灵笑了。
③我又问心灵:“心灵,我对朋友是不是很友善?”心灵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有一位朋友遇到了困难,你能够热情地帮助;有一次朋友遇到了伤心事,你能真诚地去安慰;有一位朋友因考试的失败而气妥,你能鼓励他,使他充满了信心。你对朋友的关怀已经做得很完美,谢谢你!”
我甜甜地笑了。
④我再一次问心灵:“心灵,我对他人是不是做到了尊重?”心灵摇摇头,说:“你还没有做到。有一位同学不小心碰了你的东西,你对他大加指责了一番;有一位陌生人向你问路,你却因忙着回家而昧心说不知道。还有……”
⑤听了心灵的话,我虽然感到万分惭愧,但也有些无地自容。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冷漠,对朋友以外的人缺少关爱之情。我静静地告诉心灵:以后,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以尊重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心灵在为我加油。
⑥在与心灵的对话中,我不断反省自己,使每一天的我都变得那么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所以,我感谢心灵,感谢她对我的提醒;是她让我反省,是她带我成长,是她让我的生活更加和谐美丽。
问题:
19[简答题]查看材料
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⑤段中找出一个病句,并改正。


答案:
解析:
第②段中的“副”应为“幅”;第③段中的“妥”应为“馁”。 第⑤段中:听了心灵的话,我虽然感到万分惭愧,但也有些无地自容。
应改为:听了心灵的话,我不光感到万分惭愧,甚至有些无地自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