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竞赛

单选题20世纪初期,四川官僚阶层的风云人物(),是清末成都在推行新政方面有重要贡献的官场异类A 光绪B 周善培C 朱德D 周恩来

题目
单选题
20世纪初期,四川官僚阶层的风云人物(),是清末成都在推行新政方面有重要贡献的官场异类
A

光绪

B

周善培

C

朱德

D

周恩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末新政的内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1)改革政府机构。内容包括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前;而将原有的地方和中央的冗官冗衙进行裁撤;再有整顿吏治,废除原有的陈规陋习。
(2)编练新军和兴办警察事务。停止了武科的科举考试,转而要求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开始裁汰旧的兵将乡勇,编练新式军队。警察的建设则是开创了中国近代以来警政事业的开端。
(3)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清政府颁布了新的学制,划定了初、中、高三段制的教育体制,并规定了具体的年限。要求各省改设学堂,省城设立大学堂。
(4)奖励实业,发展商务。参考西方国家的政策,制订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工商业的法律条文,并设商部,总管商务、铁路、工矿、银行等事务。

第2题:

李鸿章是晚清政治家,清末新政的主要领导者。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修律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是清政府在各种压力下被迫推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重大法律变革。这次变革始于()

A.1900年

B.1901年

C.1902年

D.1903年


参考答案:C

第4题:

清末新政军事改革的主持者是()。

  • A、段祺瑞
  • B、袁世凯
  • C、冯国璋
  • D、李鸿章

正确答案:B

第5题:

唐顺宗年间推行一系列善政的一批革新派官僚士大夫,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曾有“二王,八司马”,请问“二王”分别是指谁?


正确答案:“二王”分别是指谁王叔文、王伾。

第6题:

属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是()。


正确答案:设立学部

第7题: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推行“预备仿行立宪”,以下对此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是戊戌变法的再现
  • B、由资产积极立宪派主持
  • C、没有实质性变化
  •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正确答案:C

第8题:

简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措施。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9世纪末,美国抛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将中国视为可瓜分的稳定市场。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震撼了中国朝野。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改革图强,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颁布新学制。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8月15日奏呈颁布,通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刺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壬寅学制虽经正式公布,但并未实行。第二年,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又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
(2)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度一直是清末影响新式学堂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在制定学制的同时,就开始了如何处置科举考试的讨论。总的来看,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经历了改革科举内容、递减科举中额、到完全废止三个步骤。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下诏乡试、会试一律停考,各省岁科考试也随即停考,至此,共实行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考试,终告废除。
(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随着新学制的颁布实行,教育的行政体制也发生了变化。1905年,中央成立了学部,并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的最高长官叫尚书,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设提学使一员。随后,又在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为各府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劝学所设总董一人,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
(4)制定教育宗旨。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科举制度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立,为形式所需,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此外,这一时期,因新政的实施,留学教育再掀热潮,以日本和美国为主,虽非新政的内容,但它是新政直接导致的一种后果。

第9题:

20世纪初期,四川官僚阶层的风云人物(),是清末成都在推行新政方面有重要贡献的官场异类

  • A、光绪
  • B、周善培
  • C、朱德
  • D、周恩来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清末新政的实行与康梁改革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