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律知识

多选题甲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004年真题]A正确,甲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以进奖出款”占为己有,应定职务侵占罪B不正确,甲主体资格虽然与职务侵占罪的要求相符合,但侵犯的对象不是本单位财物,因此不应定职务侵占罪C不正确,甲的主体资格不属于公司、企业人员,所占有的也不是本单位的财物,不构成职务侵占罪D正确,因为甲非法将自己保管的公款“以进奖出款”占为已有,拒不返还,应定职务侵占罪

题目
多选题
甲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004年真题]
A

正确,甲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以进奖出款”占为己有,应定职务侵占罪

B

不正确,甲主体资格虽然与职务侵占罪的要求相符合,但侵犯的对象不是本单位财物,因此不应定职务侵占罪

C

不正确,甲的主体资格不属于公司、企业人员,所占有的也不是本单位的财物,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D

正确,因为甲非法将自己保管的公款“以进奖出款”占为已有,拒不返还,应定职务侵占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独资企业会计甲涂改账目,将公司巨额资金据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 )。

A.贪污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D.挪用资金罪


正确答案:C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故选C。

第2题:

甲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职务侵占罪

C.挪用公款罪

D.受贿罪


正确答案:AD

本题考核的考点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本题中,甲实施了三个行为:一是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单位财务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由于甲属于国有公司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甲的这一行为构成贪污罪;二是甲一年前私自挪用公款1万元用于个人消费,2个月后归还,由于挪用的时间未满3个月,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三是甲收受乙的财务3万元,由于甲系国有公司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因此构成受贿罪。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

第3题:

甲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

A.正确,甲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以进奖出款”占为己有,应定职务侵占罪

B.不正确,甲主体资格虽然与职务侵占罪的要求相符合,但侵犯的对象不是本单位财物,因此不应定职务侵占罪

C.不正确,甲的主体资格不属于公司、企业人员,所占有的也不是本单位的财物,不构成职务侵占罪

D.正确,因为甲非法将自己保管的公款“以进奖出款”占为己有,拒不返还,应定职务侵占罪


正确答案:C

第4题:

(2007年真题)甲被某国有资本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聘用,负责查验出场单、验货放行。甲与无业人员乙串通,趁甲一人值班时,由乙开车从货场拉出价值10万元的货物,并销赃平分。在本案中(  )。
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盗窃罪
B.甲构成职务侵占罪,乙构成盗窃罪
C.甲、乙共同构成职务侵占罪
D.甲、乙共同构成贪污罪


答案:C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贪污罪、职务侵占罪及共同犯罪问题。
甲是被国有资本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聘用的职工,而不是受国有公司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同时也不是受国有公司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不符合贪污罪的主体条件,因此不能构成贪污罪.其与乙相串通侵占所在公司的财物的行为,不能以贪污罪共犯处理。同时,甲与乙成立共同犯罪,应以同一罪名定罪处罚,故A、B、D选项都不是正确选项。甲是该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与乙串通,侵占本单位的财物,且数额巨大,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乙虽然本身不是该单位的职工,但由于其行为是利用甲的职务之便而与甲共同实施的,因此,与甲一起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

第5题:

(2006年真题)简述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区别。


答案:
解析:
(1)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属于特殊主体,而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是否利用职务便利不同:职务侵占罪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实施的,而侵占罪则不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3)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侵占罪的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
(4)行为方式不同: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采用窃取、骗取、侵吞等方式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而侵占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或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出。

第6题:

某村村民小组组长甲将代收的村提留、统筹款等共计1万元据为己有。然后称这些款项被盗。甲的行为( )

A.构成贪污罪

B.构成职务侵占罪

C.构成侵占罪

D.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B
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30日《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规定对这种行为按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第7题:

共用题干

甲窃取公司公款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贪污罪
C.职务侵占罪
D.挪用公款罪

答案:B
解析:
甲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获得公款的,其窃取公司公款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甲是国家工作人员,故不会构成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据为己有,挪用公款罪只是暂时“借取”公款使用,并没有自己占有的意思,本题中甲明显具有自己占有的意愿,故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第8题:

关于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侵占罪,告诉的才处理,职务侵占罪则不是

B.二罪的主体不同

C.职务侵占罪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罪则不是

D.侵占罪必须有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职务侵占罪则无此要求


正确答案:ABCD
参见我国《刑法》第270条和第271条。

第9题:

(2008年真题)甲为某市副市长,在代表该市到其他省、市进行招商引资活动中多次接受对方省、市赠送的礼品,价值50万元,应当交公而没有交公。甲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
B.受贿罪
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


答案:C
解析:
解析:《刑法》第39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385条第2款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是受贿罪。

第10题:

某村村民小组组长甲将代收的村提留、统筹款等共计1万元据为己有,然后称这些款项被盗。甲的行为()。

  • A、构成贪污罪
  • B、构成职务侵占罪
  • C、构成侵占罪
  • D、构成诈骗罪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