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法律知识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审理之后,可以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理由有(  )。[2002年真题]A起诉被告不作为的理由不能成立B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C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D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或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废止

题目
多选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审理之后,可以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理由有(  )。[2002年真题]
A

起诉被告不作为的理由不能成立

B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

C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D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或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废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  )。[2007年真题]
A

所有权

B

支配权

C

处分权

D

继承权


正确答案: C
解析: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1982年《宪法》第13条规定的“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第2题:

多选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新型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的其他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的优越性体现在(  )。
A

能够充分发挥民主,便于人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民主性

B

便于实行“议行合一”,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能

C

既能保证实现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D

充分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优越性在于:①能够充分发扬民主,便于人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②便于实行“议行合一”制度,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能;③既能保证实现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该制度充分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运用人民代表大会这种政权组织形式行使国家权力,并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第3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形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  )
A

情节轻微,危害不大,

B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C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D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起诉或者撤回起诉的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②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③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④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起诉的;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⑥其他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4题:

问答题
担保物权在什么情况下消灭?

正确答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物权消灭:
(1)主债权消灭。
(2)担保物权实现。
(3)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
(4)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
第三人提供担保,未经其书面同意,债权人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的,担保人不再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
A

与法律原则相比较,法律规范明确具体

B

与法律原则相比较,法律规范适用范围较为狭窄

C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由“概念”和“假定”组成

D

法律规范具有较为严格的内部逻辑结构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的区别在于:①从规范的内容和文字的表述来看,法律规范是明确具体的,并且有着较为严格的内部逻辑结构;法律原则往往比较抽象,不具备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它不预先设定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明确的法律后果,只对人的行为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②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法律规范的适用表现为“非此即彼”或“全有或全无”的模式,而法律原则在适用过程中,两个甚至多个原则可以在同一个案件中同时适用而不构成冲突和矛盾。③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相对要广泛得多。④从法律内容的性质和稳定性方面来看,法律规范主要是规范性的,是针对具体的事项提出具体要求,是特定时期立法者调整社会关系的意图的体现,较容易为立法者设计或改变。而法律原则主要是价值性或道德性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原则往往就是道德原则;如诚实信用原则,就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因此,法律原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第6题:

多选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甲市乙县的张某因在乙、丙两县招摇撞骗,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乙县公安局给予拘留7天的处罚,张某不服向甲市公安局申请复议,甲市公安局将处罚结果变更为罚款300元。张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若张某想要委托诉讼代理人,则()。
A

张某可以委托一至三人代为诉讼

B

张某的胞兄可作为张某的诉讼代理人

C

张某提交的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

D

如张某解除或者变更委托,可以向人民法院口头提出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诉讼中的委托代理人。《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律师、社会团体、提起诉讼的公民的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托为诉讼代理人。”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规定:“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的,也可以口头委托。口头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被诉机关或者其他有义务协助的机关拒绝人民法院向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核实的,视为委托成立。当事人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应当书面报告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通知其他当事人。”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BC。

第7题:

多选题
对甲的处罚,应考虑的法定量刑情节有(  )。[2011年真题]
A

自首

B

累犯

C

立功

D

惯犯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刑法》第67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甲构成特别自首。普通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故意犯罪的罪犯。甲实施的数次走私行为均没有被判处过刑罚,不构成累犯。根据《刑法》第68条,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本案中,甲有关丙犯罪行为的供述属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且查证属实,故应构成立功。惯犯,是指以某种犯罪为常业,或者以犯罪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或挥霍来源,或者犯罪已成习性,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实施同一种犯罪行为,刑法明文规定对其以一罪论处的犯罪形态。一般认为,我国刑法中的惯犯只有一种,即常业性惯犯,赌博罪。因此甲的行为不属于惯犯。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侵犯财产罪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侵犯财产罪的客体是财产关系,即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B

侵犯财产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各种非法手段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

C

侵犯财产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D

侵犯财产罪的主体,大多数是一般主体,只有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等为特殊主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侵犯财产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侵犯财产罪的特征:①本罪的犯罪客体,是财产关系,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②本罪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各种非法手段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③本罪的犯罪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绝大多数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④本罪的犯罪主体,大多数是一般主体,只有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为特殊主体。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甲一开始被一盗窃团伙胁迫参加犯罪,但在着手实行后,其非常积极,成为主要的实行人之一,甲在共同犯罪中可以成为主犯

B

乙是共同贪污犯罪中的实行犯,但其可能不是主犯

C

丙为了抢劫而杀害了王某,丙将真相告诉好友高某,并委托高某去找王某的父母要钱,高同意并实施了勒索行为。丙成立绑架罪,高某成立敲诈勒索罪

D

丁与李某经共谋后,共同伤害被害人张某,丁的木棒击中了张某的腿部,李某的短刀刺中了张某的胸部,李某的行为直接导致张某死亡。丁需要对死亡结果负责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______,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__(  )。
A

三分之一;七年

B

三分之一;十年

C

二分之一;十三年

D

二分之一;十五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刑罚执行制度。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3年。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第50条第2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5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25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20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