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人员考试

多选题下列()行为属于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A在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时,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B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信息时,因自身疏忽等过失泄露信息等C在未征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向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息,或者向其他主体提供或出售信贷信息D在未征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向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或企业信息E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

题目
多选题
下列()行为属于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A

在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时,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

B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信息时,因自身疏忽等过失泄露信息等

C

在未征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向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息,或者向其他主体提供或出售信贷信息

D

在未征得信息主体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向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或企业信息

E

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违反条例规定,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A.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B.因过失泄露信息

C.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者企业的信贷信息

D.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

E.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根据《统计法》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是( )。 A.虚报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资料SXB

根据《统计法》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是( )。

A.虚报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B.虚报瞒报或者拒报迟报统计资料

C.虚报瞒报或者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D.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正确答案:D

第3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不属于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是?()

A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B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C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D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答案: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选项ABC都属于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D选项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第4题:

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根据《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以下不属于应认定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考虑情形的是()。

A、未直接参与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B、在信息披露上有不良诚信记录并记入证券期货诚信档案
C、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发现前,及时主动要求公司采取纠正措施或者向证券监管机构报告
D、受他人胁迫参与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答案:B
解析:
《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证监会公告[2011]11号)第20条规定,认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考虑情形:①未直接参与信息披露违法行为;②在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被发现前,及时主动要求公司采取纠正措施或者向证券监管机构报告;③在获悉公司信息披露违法后,向公司有关主管人员或者公司上级主管提出质疑并采取了适当措施;④配合证券监管机构调查且有立功表现;⑤受他人胁迫参与信息披露违法行为;⑥其他需要考虑的情形。B项属于应认定为从重处罚的情形。

第6题:

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有下列()行为的,为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

A.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信息

B.采集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或者未经同意采集个人信息

C.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D.因过失泄露信息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利用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属于泄漏内幕信息行为。()


答案:错
解析:
利用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资者的信息,属于欺诈客户行为。泄漏内幕信息,是指公司董事、监事、经理、职员、主要股东、证券市场内部人员或市场管理人员,利用地位、职务等便利,获取发行人未公开的、可以影响证券价格的重要信息并泄露该信息的行为。

第8题: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 )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违法犯罪行为。

A.防范

B.查处

C.制止

D.惩治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发生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而认定为应当从重处罚情形的是()。

A.不直接从事经营管理
B.任职时间短、不了解情况
C.在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中变造、隐瞒、毁灭证据,或者提供伪证,妨碍调查
D.受到股东、实际控制人控制或者其他外部干预

答案:C
解析:
发生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而认定为应当从重处罚的情形包括:(1)不配合证券监管机构监管,或者拒绝、阻碍证券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法,甚至以暴力、威胁及其他手段干扰执法。(2)在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中变造、隐瞒、毁灭证据,或者提供伪证,妨碍调查。(3)两次以上违反信息披露规定并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4)在信息披露上有不良诚信记录并记入证券期货诚信档案。(5)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10题:

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 B、因过失泄露信息
  • C、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者企业的信贷信息
  • D、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