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案例

单选题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取土勘探点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探井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  )。A 1/2B 1/3C 1/4D 2/3

题目
单选题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取土勘探点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探井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  )。
A

1/2

B

1/3

C

1/4

D

2/3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湿陷性黄土详细勘察阶段,取土勘探点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 )。

A.1/2
B.2/3
C.1/4
D.3/4

答案:B
解析:
初步勘察阶段,取土勘探点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1/2;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2/3。若勘探点的间距较大或其数量不多时,全部勘探点可作为取土勘探点。

第2题:

湿陷性黄土详细勘察时,取样勘探点不得少于总勘探点的( )。
A. 2/3 B. 1/2 C. 1/3 D. 1/4


答案:A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 — 2004)第4. 2.3-4. 2.4条规定, 初勘阶段取样勘探点不得少于总勘探点的1/2,详细勘察阶段取样勘探点不得少于总勘探点的2/3。

第3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下列关于风化岩与残积土的勘探测试原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勘探点间距应取本规范第四章规定值的平均值
B.宜在探井中或采用二(三)重回转取土器采取试样
C.原位测试可采用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波速测试、载荷试验等方法
D.对残积土必要时进行湿陷性和湿化试验


答案:A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第6. 9. 3条规定,风化岩和残积土的勘探测试应遵守的原则包括:①勘探点间距应取《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 —2001) (2009年版)第4章规定的小值;②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③宜在探 井中或用双重管、三重管采取试样,每一风化带不应少于3组;④宜采用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原位测试可采用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和载荷试验;⑤对相当于极软岩和极破碎的岩体,可按土工试验要求进行,对残积土,必要时应进行湿陷性和湿化试验。

第4题: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勘探点深度除应大于压缩层深度外,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还应大于基础底面下( )m。

A.2
B.5
C.10
D.15

答案:B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4.2.4条规定,勘探点深度除应大于压缩层深度外,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还应大于基础底面下5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基础底面以下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10m时,对于陇西、陇东和陕北地区,不应小于基础底面下15m;其他地区不小于基础底面下10m。

第5题:

陇西地区某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地层情况为:0~12.5 m为湿陷性黄土,12.5 m 以下为非湿陷性土。探井资料如表,假设场地地层水平,均匀,地面标高与±0.000


答案:B
解析:

第6题:

陕北地区某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中某探井每隔1m取土样,测得各土样的δzsi和δsi如表1所示,该场地的湿陷类型______,地基的湿陷等级______。(  )

A.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C.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Ⅱ级
D.黄土地基湿陷等级Ⅲ级

答案:A,D
解析:

第7题: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可采用下列哪些选项中的方法采取土试样?( )
A.带内衬的黄土薄壁取土器 B.探井
C.单动三重管回转取土器 D.厚壁敞口取土器


答案:A,B
解析:

第8题: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采取土试样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带内衬的黄土薄壁取土器
B.探井
C.单动三重管回转取土器
D.厚壁敞口取土器

答案:A,B
解析:
单动三重管回转取土器和厚壁敞口取土器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取样。

第9题:

湿陷性黄土初步勘察时取样勘探点应按地貌单元和控制性的地段布置,其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 )。

A.1/2
B.1/3
C.1/4
D.2/3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取土勘探点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在Ⅲ、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探井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 )。

A.1/2
B.1/3
C.1/4
D.2/3

答案:B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4.1.7条规定,在Ⅲ、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探井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1/3。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