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案例

单选题某山区城市拟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为低谷,场内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渗透系数1.5×10-6cm/s,稳定地下水埋深为4.0m—6.0m,根据场地条件,该垃圾填埋场填埋库区必须设置的主体工程设施应包括()A 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利用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B 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利用系统、封场

题目
单选题
某山区城市拟建一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址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为低谷,场内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渗透系数1.5×10-6cm/s,稳定地下水埋深为4.0m—6.0m,根据场地条件,该垃圾填埋场填埋库区必须设置的主体工程设施应包括()
A

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利用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

B

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利用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

C

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及地下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利用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

D

基础处理与防渗系统、地表水导排系统、场区道路、垃圾坝、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利用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垃圾填埋场选址准则中场址应交通方便、运距合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场址交通应方便,具有能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运输的全天候公路,宽度合适,承载力适 宜,尽量避免交通堵塞
B. 根据有关资料垃圾填埋处理费用当中约40%?60%为垃圾清运 费,尽量缩短清运距离,对降低垃圾处理费的作用是明显的
C. 场址选择应综合评价场址征地费用和垃圾运输 费用,择其最低费用者为优选场址
D. 对于一个城市惟一建设的卫生填埋场,其与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源重心距离最好不超 过15km,否则,将增设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以提高单位车辆的运输效率;或者分散建 设几个填埋场


答案:B
解析:
根据有关资料垃圾填埋处理费用当中约60%?90%为垃圾清运 费,尽量缩短清运距离,对降低垃圾处理费的作用是明显的

第2题: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 ) 。

A. 风景名胜区
B. 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
C.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D. 矿产资源储备区
E. 军事要地

答案:A,B,C,D,E
解析:

第3题: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封场系统应包括气体导排层、防渗层、()、最终覆土层及植被层。

A、雨水导排层

B、粘土层

C、无机物垃圾层

D、通气层


本题答案:A

第4题: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城市规划
B: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500m以外
C: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周围人群的距离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D: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等其他需要保护的区域内

答案:B
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6889-2008)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补充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要求。注意选项B为老标准对选址的要求,选项C为新标准对选址的要求。

第5题:

300万t垃圾填埋场项目
【素材】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0000t/d,目前日处理量为23000t/d。拟选厂址特点见表1。

【问题】
1.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2.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
A.不需要使用衬层,现有土壤性质可以满足防渗要求
B.采用厚底不低于2 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
C.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
D.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 )。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B.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C.含水率为65%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D.禽畜养殖废物
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4.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5.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该垃圾填埋场选址合理;所建设施不完善。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配备的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覆盖和封场系统。在本案例中,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最高水位距离约0.9m,不到1m,因此更应建立地下水导排系统并确保填埋场的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地下水水位与基础层底部距离大于1m。此外,由于该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按照《标准》要求,应建立甲烷利用设施或火炬燃烧设施来处理填埋场产生的甲烷气体。
2.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CD)
A.不需要使用衬层,现有土壤性质可以满足防渗要求
B.采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 -7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
C.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
D.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AB)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B.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C.含水率为65%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D.禽畜养殖废物
E.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4.该填埋场渗滤液旳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答:不可行。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首先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其次经填埋场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如果因为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而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时,要求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渗滤液的总量不超过污水处理总量的0.5%,并不超过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额定的污水处理能力。该案例超过了0.5%。
5.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答: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填埋场产生气体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填埋场孳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盖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考点分析】
1.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的法律法规的适用性;(2)分析建设项目与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和“二、项目分析(4)不同工程方案(选址、规模、工艺等)的分析比选”。
该题考查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及根据场址实际情况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规模而需要配套建设的设施。
举一反三:
根据《大纲》要求,对于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掌握生活垃圾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危险废物焚烧,危险废物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对于场址的选择,出题角度经常为“给出不同场址的各类条件,进行比对,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选址”,来考查考生对场址选择的相关要求的掌握程度。
为了便于记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规则笔者简单归纳为:符合规划、避开保护区域、标高不小于50年一遇洪水位、避开地质不稳定区域。详细内容参见GB16889—2008。
2.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CD)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题考查的是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处的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渗衬层。该案例中,天然基础层厚度2.5m,饱和渗透系数为1.0X10-6cm/s,应釆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的天然黏土防渗衬层,或者防渗能力更好的防渗衬层。
举一反三:
防渗衬层是指设置于填埋场底部及四周边坡的、由天然材料和(或)人工合成材料组成的防止渗漏的垫层,可分为天然黏土防渗衬层、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一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黏土衬层或者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黏土衬层或者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笔者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衬层选择情况归纳如下(表1)。

防渗衬层选择时可按照表1选择或者选择防渗能力更好的。对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防渗衬层的选择大家可以自行归纳。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旳垃圾为(AB)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题考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A、B均为可直接进入该填埋场的垃圾,C的含水率过高,D不可进入,而对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则有三个条件的限制。
举一反三:
可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①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②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③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④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经处理后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
(1)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
①含水率小于30%;②二噁英含量低于3μgTEQ/kg;③按照HJ/T300制备
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金属离子等)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限值。
(2)经过下列处理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
①按照HJ/T228-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
检验指标;②按照HJ/T229-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③按照HJ/T276-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处理效果检验指标。
(3)经处理后,按照HJ/T 300-2006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限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4)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①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②未经处理的粪便;③禽畜养殖废物;④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⑤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
4.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题从两个角度考查了渗滤液的处理问题。①垃圾填埋场必须要有渗滤液处理装置。②经过处理后的渗滤液送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时,对于处理量的要求。
举一反三:
关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考查角度较多,以下两个方面应该注意:①到2011年7月1日以后,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自行处理渗滤液并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再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②年轻(5年以内)的垃圾填埋场和老(5年以上)的垃圾填埋场,二者渗滤液组分的区别(表1)。

5.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该题考查对项目的环境影响的分析。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外乎就是从水、气、声、渣、风险、生态、景观、土壤、地质这些方面来考虑,并逐条分析。
举一反三:
大家在分析一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时,首先分析该项目会产生水、气、声、渣、风险、辐射中的哪些污染,然后逐个分析这些污染因素对水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生态、景观和人类安全健康的影响。从这些角度入手,基本可以做到分析全面,没有遗漏。
总而言之,该案例重点考查的是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希望诸位考生能以此题为例,仔细研读《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第6题: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基础防渗层符合要求的是()。

A:0.5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粘土层
B:0.5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粘土层
C:1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粘土层
D:1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粘土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堆放要求中说明,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第7题:


某地拟建一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城市的各类生活垃圾,拟选场址有如下3处(见表5-1),并配套建设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焚烧炉日处理垃圾约200t。



问题:


1.请确定哪个场址更为合理,指出未确定其他场址的原因。


2.指出本工程应关注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3.本工程焚烧炉烟囱高度不应低于多少?


4.哪些生活垃圾可以直接进入填埋场?





答案:
解析:

1.(1)场址三比较合适。


(2)理由:场址一位于村庄上风向,且距离较近。虽然位于水库淹没区之外,但可能在保护区之内,因此,场址一不符合要求。场址二选择在应该避开的矿井废弃区,不符合要求。场址三虽然地下水位条件较差,但可能通过建设地下水导排系统、加高基础层厚度解决;洪水位虽然较低,但有可靠的防洪设施。符合山谷型填埋场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的要求。


2.(1)选址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


(2)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对地下水的影响。


(3)施工及运营期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填埋场的恶臭物质与焚烧产生的飞灰


的影响。


(4)运营期填埋场滋生的害虫、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染疾病。


(5)填埋场占地及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垃圾运输及填埋作业,产生的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7)填埋场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


3.(1)不应低于40m。


(2)理由: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处理量为100~300t/d的焚烧炉烟囱高度不得低于40m。


4.(1)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2)不包括焚烧飞灰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第8题:

下列关于湖北省的地形地貌描述错误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呈完整盆地

C.地貌类型多样,既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地大山区

D.既有层峦迭嶂的广大山区,也有适宜养殖的广阔水域


正确答案:B
B[解析]湖北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既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地,还有层峦迭嶂的广大山区以及适宜养殖的广阔水域.

第9题:

某大城市拟建-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 万t,填埋厚度为25 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 年1 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 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0000 t/d ,目前日处理量为23000 t/d。拟选厂址特点见表1 。



【问题】
1. 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2. 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 )
A.不需要使用衬层,现有土壤性质可以满足防渗要求
B. 采用厚底不低于2m ,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 0X 10^-7cm/s 的天然黠土防渗衬层
C. 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勃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 10^ - 7 cm/s 且厚度不小于0.75 m
D . 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结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 10^ -7 cm/s 且厚度不小于0.75 m
3. 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 )。
A.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B. 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c. 含水率为65%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D 禽畜养殖废物
E.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4. 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 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5.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 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该垃圾填埋场选址合理;所建设施不完善。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CGB 16889-2008)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配备的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渗滤液处理设施、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覆盖和封场系统。在本案例中,基础层底部与地下水最高水位距离约0.9 m,不到1 m,因此更应建立地下水导排系统并确保填埋场的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地下水水位与基础层底部距离大于1m 。此外,由于该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 万t ,填埋厚度为25 m,按照《标准》要求,应建立甲:脆利用设施或火炬燃烧设施来处理填埋场产生的甲炕气体。
2. 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C)
A. 不需要使用衬层,现有土壤性质可以满足防渗要求
B.采用厚底不低于2m,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 10^-7crn!s 的天然黠土防渗衬层
c. 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结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 10^-7cm/S且厚度不小于0.75 m^
D. 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衬层下的天然站土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X10^-7cm/S 且厚度不小于0.75 m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AB)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B. 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c. 含水率为65%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D. 禽畜养殖废物
E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
4. 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答:不可行。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首先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其次经填埋场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水如果因为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而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时,要求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每日处理渗滤液的总量不超过污水处理总量的0. 5%,并不超过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额定的污水处理能力。该案例超过了0 .5% 。
5.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晌有哪些?
答: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填埋场渗滤液泄漏或处理不当对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填埋场产生气体的排放对大气的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填埋场的存在对周围景观的不利影响:垃圾堆体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填埋机械噪声对公众的影响; 填埋场滋生的害虫、昆虫、喝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觅食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填埋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盖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考点分析】
1 .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 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 一、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坪价中采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分析; ( 2 )建设项目与环境政策的符合性分析"和"七、环境可行性分析( 1 )分析不同工程方案(选址、规模、工艺等)环境比选的合理性"。
该题考查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 ) 中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及根据场址实际情况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规模而需要配套建设的设施。
举一反三:
根据《大纲》要求,对于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掌握生活垃圾填埋, 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填埋,危险废物焚烧,危险废物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对于场址的选择,出题角度经常为"给出不同场址的各类条件,进行比对,从而选择更为合理的选址飞来考查考生对场址选择的相关要求的掌握程度。
为了便于记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规则笔者简单归纳为:符合规划、避开保护区域、标高不小于50 年一遇洪水位、避开地质不稳定区域。详细内容参见GB 16889-20080
2. 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C )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题考查的是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处的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渗衬层。
该案例中,天然基础层厚度2.5 m,饱和渗透系数为1.0 X 10^-6cm/S,应采用厚度不低于2m,饱和海透系数小于1.0 X 10^-7cm/S的天然站土防渗衬层,或者防渗能力更好的防渗衬层。
举一反三:
防渗衬层是指设置于填埋场底部及四周边坡的、由天然材料和(或)人工合成材料组成的防止渗漏的垫层,可分为天然结土防渗衬层、单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一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黠土衬层或者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勃土衬层或者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笔者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防渗衬层选择情况归纳如表1



防渗衬层选择时可按照表l?选择或者选择防渗能力更好的。对于危险废物填埋
场的防渗衬层的选择大家可以自行归纳。
3.?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AB?)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
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题考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废物的入场要求。A?、B?均为可直接进入该填埋场的垃圾,?C?的含水率过高,?D?不可进入,而对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活垃圾焚烧
飞灰则有三个条件的限制。
举一反三:
可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①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②生活垃坡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③?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④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经处理后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
(1)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焚烧残渣(包括飞灰、底渣)?。
①含水率小于30%;?②?二口恶英含量低于3μgTEQ/kg;?③按照HJ/T?300?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金属离子等〉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规定的限值。
(2)?经过下列处理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
①按照HJ/T?228-200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化学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
检验指标:②按照HJ/T 229-2006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微波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③按照HJ/T 276-2006 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高温蒸汽处理,并满足处理效栗检验指标。
(3)经处理后,按照H盯T 300-2006 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 规定的限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 4) 厌氧产沼等生物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粪便经处理后的固态残余物和经处理后含水率小于60%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
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废物有:①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②未经处理的粪便:③禽畜养殖废物:④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⑤除本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之外的任何液态废物和废水。
4. 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该题从两个角度考查了渗滤液的处理问题。①拉圾填埋场必须要有渗滤液处理装置。②经过处理后的渗滤液送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时,对于处理量的要求。
举一反三:
关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考查角度较多,以下两个方面应该注意: ① 到2011年7 月l 日以后,生活垃圾填埋场必须自行处理渗滤液并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再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②年轻(5 年以内〉的垃圾填埋场和老( 5 年以上) 的垃圾填埋场,二者渗滤液组分的区别(表1 )。



5.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晌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该题考查对项目的环境影响的分析。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外乎就是从水、气、声、渣、风险、生态、景观、土壤、地质这些方面来考虑, 并逐条分析。
举一反三:
大家在分析一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时,首先分析该项目会产生水、气、声、渣、风险、辐射中的哪些污染,然后逐个分析这些污染因素对水环境(地表水和地下水)、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生态、景观和人类安全健康的影响。从这些角度入手,基本可以做到分析全面,没有遗漏。
总而言之,该案例重点考查的是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希望诸位考生能以此题为例,仔细研读《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5-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0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4-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2001 )。

第10题: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天然防渗层渗透系数必须满足(  )。

A.Ks≤10-8cm/s
B.Ks≤10-7cm/s
C.Ks≤10-8mm/s
D.Ks≤10-7m/s

答案:B
解析: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不小于2m,可采用天然黏土防渗衬层;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5cm/s,且厚度不小于2m,可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不小于1.0×10-5cm/s,或者天然基础层厚度小于2m,应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