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案例

单选题以液气比为1.0L/m3的速率将水喷入文丘里洗涤器的喉部,气体流速为122m/s,密度和黏度分别为1.15kg/m3和2.08×10-5kg/m﹒s-1,喉管横断面积为0.08m2,参数f取为0.25,对于粒径为1.0μm、密度为1.5g/m3的粒子,试确定气流通过该洗涤器的压力损失和粒子的通过率分别为()。A 12567Pa,0.047B 16832Pa,0.047C 12567Pa,0.093D 16832Pa,0.093

题目
单选题
以液气比为1.0L/m3的速率将水喷入文丘里洗涤器的喉部,气体流速为122m/s,密度和黏度分别为1.15kg/m3和2.08×10-5kg/m﹒s-1,喉管横断面积为0.08m2,参数f取为0.25,对于粒径为1.0μm、密度为1.5g/m3的粒子,试确定气流通过该洗涤器的压力损失和粒子的通过率分别为()。
A

12567Pa,0.047

B

16832Pa,0.047

C

12567Pa,0.093

D

16832Pa,0.093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双液柱微差计用来测量气体导管中某截面上的压强。压差计的一侧与导管测点相连,另一侧敞口。已知大气压强为750mmHg,指示液为水和轻油,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000kg/m3和860kg/m3,压差计读数为150mm。试求被测气体导管截面上的绝对压强,kPa。


正确答案: 设被测气体导管截面上的绝对压强为P1kPa由题意知:
P1+860×9.81×0.15=P0+1000×9.81×0.15
P1=750÷760×101.3+(1000-860)×9.81×0.15÷1000
P1=99.967+0.206
P1=100.2(kPa)
被测气体导管截面上的绝对压强为100.2kPa。

第2题:

文丘里洗涤器的洗涤水使用的是()。

  • A、脱盐水
  • B、脱氧水
  • C、造气循环水
  • D、清净循环水

正确答案:C

第3题:

离心式水膜除尘器由()、喷水装置和锁气器等组成。

A、洗涤器

B、滤袋

C、文丘里管

D、旋风子


参考答案:A

第4题:

计算题:水在离心泵的进出口的流速均为3.6m/s,在离开叶轮时的线流速为30m/s,求该泵的扬程?(水的密度为1000kg/m3,g=9.81m/s2


正确答案: 扬程为:根据伯努利方程H=(v22-v12)/2g=(302-3.62)/(2×9.81)=45m
该水泵的扬程为45m。

第5题:

已知某气体体积分数组成分别为:C2组分占5%、C3组分占40%、C4组分占55%,而C2、C3、C4的密度分别为0.35kg/m3、0.5kg/m3、0.75 kg/m3,求该气体的混合密度。


正确答案: 混合密度=ψ1·ρ1+ψ2·ρ2+ψ3·ρ3=5%×0.35+40%×0.5+55%×0.75=0.630(kg/m3)式中,ψ、ρ分别为气体组成的体积分数及密度。

第6题:

()由洗涤冷却器上部喷入与粗煤气一起通过洗涤器中的文丘里喷咀。


正确答案:酚水

第7题:

密度为1000kg/m3的流体,在Φ108×4的管内流动,流速为2m/s,流体的黏度为1Cp(1Cp=0.001Pa·s),其Re为()。

  • A、105
  • B、2×107
  • C、 2×106 
  • D、0.2×105

正确答案:D

第8题:

如图所示,用水银压差计+文丘里管测量管道内水流量,已知管道的直径d1=200mm,文丘里管道喉管直径d2=100mm,文丘里管的流量系数μ=0.95。已知测出的管内流量Q=0.025 m3/s,那么两断面的压强差△h为(水银的密度为13600kg/m3)(  )。

A. 24.7mm
B. 35.6mm
C. 42.7mm
D. 50.6mm

答案:C
解析:
由文丘里流量系数可得理想流体模型下的流量Q理=Q/μ=0.025/0.95=0.0263m3/s,取测压管所在断面列伯努利方程

Q理=v1A1=v2A2,v1=0.838m/s,v2=3.352m/s,故Δh=42.7mm。

第9题:

计算题:已知铺贴花岗岩的水泥砂浆体积比为1:4,求以重量计的水泥和砂子的用量(砂的空隙率为32%)(砂的表观密度为1550kg/m3,水泥密度为1200/m3)。


正确答案: 解:(l+4)-4×32%=3.72
1÷3.72=0.27m3
水泥用量:0.27×1200=324kg
砂用量:0.27×4×1550=1674kg

第10题:

密度为l000kg/m3的流体,在φ108×4的管内流动,流速为2m/s,流体的黏度为lcP(1cP=0.001Pa·s),其Re为()。

  • A、105
  • B、2×107
  • C、2×106
  • D、2×105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