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案例

单选题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0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100kN/m作用。问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距M的数值最接近(  )kN·m。A 450B 498C 530D 568

题目
单选题
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0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100kN/m作用。问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距M的数值最接近(  )kN·m。
A

450

B

498

C

530

D

568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群桩基础,桩径800mm,下列关于桩基承台设计的哪个选项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  )

A. 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B.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200mm
C. 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D. 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

答案:D
解析:
AD两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4.2.1条第2款规定,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400mm,墙下布桩的剪力墙结构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200mm;BC两项错误,第4.2.1条第1款规定,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

第2题:

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100kN/m作用,则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矩M为( )。

A450kN·m
B498kN·m
C530kN·m
D568kN·m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附录F计算
ι0=1.05s=7.35m

第3题:

桩基础由( )和( )组成。

A.端承桩,承台

B.桩身,承台梁

C.端承桩,承台梁

D.桩身,承台


正确答案:D

第4题:

桩基承台的尺寸要求中,下述()不正确。()

  • A、承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
  • B、承台边缘至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边缘挑出部分不宜小于150mm
  • C、对于条形承台梁边缘挑出部分不宜小于200mm
  • D、条形承台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0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100kN/m作用。问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距M最接近(  )kN·m。

A.450
B.498
C.530
D.568

答案:A
解析:

第6题:

以下关于承台效应系数取值的叙述,哪些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 定?( )
A.后注浆灌注桩承台,承台效应系数应取高值
B.箱形承台,桩仅布置于墙下,承台效应系数按单排桩条形承台取值
C.宽度为1.2d(d表示桩距)的单排桩条形承台,承台效应系数按非条形承台取值
D.饱和软黏土中预制桩基础,承台效应系数因挤土作用可适当提高


答案:B,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表5. 2. 5可知,A项,后注浆灌注桩承台,承台效应系数ηc宜取低值;D项,对于饱和黏性土中的挤土桩基、软土地基上的桩基承台,承台效应系数ηc宜取低值的0. 8倍。

第7题:

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0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 100kN/m作用。问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距M最接近( )kN·m。
A. 450 B. 498 C. 530 D. 568


答案:A
解析:

第8题:

有抗震要求的某多层房屋(无地下室),采用单桩支承独立柱。下列关于桩基承台之间构造连系梁的要求中正确的是( )。

A.应用厚板把各承台连结成一整体
B.承台间可不作任何连系梁
C.各承台均应有一个方向的连系梁
D.各承台均应有两个方向的连系梁

答案:D
解析:

第9题:

某桩基的多跨条形连续承台梁净跨距均为7.0m,承台梁受均布荷载q=100kN/m作用,问承台梁中跨支座处弯矩M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450kN ? m B. 498kN ? m C. 530kN ? m D. 568kN ? m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墙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托梁的跨中段和连续梁的托梁中支座截面分别按何种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A、托梁跨中按偏拉构件,连续托梁中支座截面按受弯构件
  • B、托梁跨中按受弯构件,连续托梁中支座截面按偏压构件
  • C、托梁跨中按偏拉构件,连续托梁中支座截面按偏压构件
  • D、托梁跨中按受弯构件,连续托梁中支座截面按受弯构件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