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案例

单选题某一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的属平地型填埋场,其中填埋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平均填埋高度为21米,进场垃圾为350t/d,含水率为50%,覆盖土占垃圾体积的15%,该填埋场垃圾的压实密度为0.7吨/立方米,则该填埋场每日所需的填埋库容和该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分别为()A 500立方米/天,23年B 575立方米/天,20年C 288立方米/天,40年D 575立方米/天,25年

题目
单选题
某一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的属平地型填埋场,其中填埋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平均填埋高度为21米,进场垃圾为350t/d,含水率为50%,覆盖土占垃圾体积的15%,该填埋场垃圾的压实密度为0.7吨/立方米,则该填埋场每日所需的填埋库容和该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分别为()
A

500立方米/天,23年

B

575立方米/天,20年

C

288立方米/天,40年

D

575立方米/天,25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检测垃圾填埋场防渗效果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填埋垃圾之前的填埋场影响区域内打水质观测井
B.设两层排水系统时,从提升泵井中抽取水样
C.在垃圾填埋区内打水质观测井
D.填埋垃圾前后从水质观测井中抽取水样进行比较


答案:C
解析:
为有效检测防渗效果,目前采用的检验方法是,在填埋场区影响区域内打水质观测井,提敢地下水样,利用未被污染的水样与有可能被污染的水样进行比较的方法,对防渗效果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即:在填埋垃圾之前的填埋场影响区域内,按设计或有关管理部门的安排,打若干水质观测井。若设双层排水系统时,可随时从提升泵并中抽出地下水的水样,进行分析比较。

第2题:

下列检测垃圾填埋场防渗效果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在填埋垃圾之前的填埋场影响区域内打水质观测井
B、设两层排水系统时,从提升泵井中抽取水样
C、在垃圾填埋区内打水质观测井
D、填埋垃圾前后从水质观测井中抽取水样进行比较

答案:C
解析:
为确保防渗层完好无损和有效地检测渗漏,必须在每层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垃圾卫生填埋场建成后需验证防渗系统效果。通常在填埋场的影响范围内设置一定数量的水质检测井。

第3题:

我国对垃圾填埋有以下卫生要求,除外

A、垃圾填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B、填埋场应位于当地主导风向下风侧,地下水流向的下游

C、填埋场应距居住区500m以上

D、填埋场应有防渗漏的衬底

E、填埋场应设排气管,排水管


参考答案:A

第4题: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常可根据填埋场"年龄"分为两类,"年轻"填埋场的填埋时间在()年以下。

  • A、2
  • B、3
  • C、4
  • D、5

正确答案:D

第5题: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平均日处置垃圾量为1500t/d,使用年限为20年,填埋垃圾密度为1t/m3,覆土占填埋场容积的10%,填埋高度为30m,垃圾沉降系数为1.5,填埋堆积系数为0.5,占地面积利用系数为0.85,则填埋场规划占地面积应为(  )。

A.约629804m2
B.约120000m2
C.约110000m2
D.约100000m2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35—2013),关于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A: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
B:宜对所有的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利用
C:填埋场上方甲烷气体含量应小于5%
D:填埋场应防止填埋气体在局部聚集

答案:A,C,D
解析:
宜对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利用,难以回收和无利用价值时宜将其导出处理后排放。

第7题: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填埋区的占地面积与总面积之比不得小于( )。

A. 60%
B.70%
C.80%
D.90%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75
填埋区的占地面积宜为总面积的70% ~90%, 不得小于60%。

第8题:

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 2035-2013) ,关于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
A. 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
B. 宜对所有的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利用
C. 填埋场上方甲炕气体含量应小于 5%
D. 填埋场应防止填埋气体在局部聚集


答案:A,C,D
解析:
宜对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和利用,难以回收和无利用价值时宜将其导出处理后排放。

第9题:

干垃圾要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废物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有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以及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
(2)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
(3)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4)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