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案例

单选题某黄土场地采用土挤密桩法处理,桩径为300mm,正三角形布桩,要求桩间土挤密系数达到0.94,湿陷性土层厚度10m,场地面积40×40m2,土层天然含水量为11%,最优含水量为17%,天然密度为16.3kN/m3,最大干密度为18.1kN/m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场地中桩孔数量宜为()根。()A 3000B 3097C 3119D 3178

题目
单选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土挤密桩法处理,桩径为300mm,正三角形布桩,要求桩间土挤密系数达到0.94,湿陷性土层厚度10m,场地面积40×40m2,土层天然含水量为11%,最优含水量为17%,天然密度为16.3kN/m3,最大干密度为18.1kN/m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场地中桩孔数量宜为()根。()
A

3000

B

3097

C

3119

D

3178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为检验桩间土的质量,采用的控制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用桩间土的平均压实系数控制
B. 用桩间土的平均液性指数控制
C. 用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控制
D. 用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控制

答案: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14.4.1条。

第2题:

某住宅楼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桩径为o.4m,桩长为6.0m,桩中心距为0.9m,呈正三角形布桩,通过击实试验,粧间土在最优含水率= 17.0%时的湿密度检测时在A、B、C三处分别测得的干密度内见下表,进问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ηc为下列哪一选项?

(A) 0. 894 (B) 0.910
(C) 0.927 (D) 0.944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某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为2.0m,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为220kPa,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底下湿陷性土层厚度为7.0m,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其下为性质较好的非湿陷性粉质黏土,则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不恰当的是( )。

A.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7.0m
B.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8.0m
C.用C.FG桩复合地基,桩长9.0m
D.用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7.0m

答案:A,C,D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9.1.1条、11.1.1、14.1.1条。

第4题:

某黄土场地采用土挤密桩法处理,桩径为300mm,正三角形布桩,要求桩间土挤密系数达到0.94,湿陷性土层厚度10m,场地面积40×40m2,土层天然含水量为11%,最优含水量为17%,天然密度为16.3kN/m3,最大干密度为18.1kN/m3,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置换率宜为()。

  • A、10%
  • B、14%
  • C、18%
  • D、22%

正确答案:B

第5题:

某场地浅层湿陷性土厚度6.0m,平均干密度1.25t/m3,干部为非湿陷性土层。采用沉管法灰土挤密桩处理该地基,灰土桩直径0.4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0.8m,桩端达湿陷性土层底。施工完成后场地地面平均上升0.2m。求地基处理后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最接近下列何值(  )

A. 1.56t/m3
B. 1.61t/m3
C. 1.68t/m3
D. 1.73t/m3

答案:A
解析:
碎石桩中的公式推导,取单元体ABC进行分析,处理前后单元体内土颗粒质量不变。
由此可得:ms=ρd0V0=ρd1V1
即:



解得:ρdl=1.56t/m3

第6题:

关于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用于消除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是有效果的
B.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用于提高地下水位以上素填土、杂填土的承载力是有效果的
C.灰土挤密桩用于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小渗透性方面比土挤密桩效果好的多
D.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不适用于处理毛细饱和带土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4. 1. 1条,灰土挤密桩法、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深度5 ~ 15m、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及其他非饱和性的黏性土、粉土等土层。当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桩;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桩。

第7题:

某黄土场地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为10m,其下为非湿陷性黄土,拟建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20m×50m,基础埋深5.0m,采用土挤密桩消除全部湿陷性,土桩直径为400mm,间距为1.0m,正三角形布桩。则处理该场地需要的桩孔数量为( )个。(注: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计算)
A. 1155 B. 1498 C. 1876 D. 2080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4.2.1条、第14.2.5条:
正三角形布桩时等效圆直径为:de=1.05s=1.05×1.0=1.05m;
1根土桩承担的处理地基面积为:
h/2=10/2=5m,则拟处理地基面积为:A=(20+2×5)×(50 +2×5)=1800m2;
故桩孔的数量为:n=A/Ae=1800/0.8655 =2080(个)。

第8题:

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为检验桩间土的质量,下列控制正确的是(  )。

A.用桩间土的平均压实系数控制
B.用桩间土的平均液性指数控制
C.用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控制
D.用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控制

答案:C
解析:
土(或灰土)挤密桩的挤密效果与桩距有关。桩距一般通过试验或计算确定。设计桩距的原则,应使桩间土挤密后平均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的标准。

第9题:

某场地湿陷性黄土厚度6m,天然含水量15%,天然重度14.5kN/m3。设计拟采用灰土挤密桩法进行处理,要求处理后桩间土平均干密度达到1.5g/cm3。挤密桩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直径400mm,问满足设计要求的灰土桩的最大间距应取下列哪个值?(  )(忽略处理后地面标高的变化,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0.93)

A、0、70m
B、0、80m
C、0、95m
D、1、20m

答案:C
解析:

第10题:

有一杂填土地基建筑场地,该土层无地下水,拟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已知地基挤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为1.54t/m3,挤密后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为ρdmax=1.82t/m3,现采用桩孔直径为400mm,等边三角形布桩。则桩的间距应设计为()m。

  • A、1.0
  • B、1.55
  • C、1.8
  • D、2.0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