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临床化学

单选题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A B C D E

题目
单选题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
A

B

C

D

E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混合性蛋白尿

E.生理性蛋白尿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正确答案:B
肾小球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

第2题: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混合性蛋白尿

E、生理性蛋白尿


正确答案:B

第3题:

(96~98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混合性蛋白尿

E.生理性蛋白尿

96.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97.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98.多发性骨髓瘤尿中出现凝溶蛋白称为


正确答案:B,A,C

96.B。肾小球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

97.A。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见于肾小管病变;成堆出现提示肾小管有急性坏死性病变。

98.C。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因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或阳性电荷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异常增多的蛋白有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等,尿蛋白定性多为+~++。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等。

第4题: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时产生的蛋白尿为( )。

A.肾小球性蛋白尿
B.感染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肾小管性蛋白尿
E.组织性蛋白尿

答案:A
解析:
当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时,血液中蛋白质被肾小球滤过,产生蛋白尿,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

第5题:

(88~90共用备选答案)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肝细胞性蛋白尿

D.血浆性蛋白尿

E.不明原因蛋白尿

88.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89. 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90. 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正确答案:B,A,D

第6题:

(共用备选答案)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混合性蛋白尿

E.生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2.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3.多发性骨髓瘤尿中出现凝溶蛋白属于


正确答案:B,A,C

1.B。肾小球性蛋白尿因肾小球的损伤而引起的蛋白尿。多因肾小球受到感染、毒素、免疫、代谢等因素的损害后,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破裂,滤过膜孔径加大,通透性增强或电荷屏障作用受损,使血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血浆蛋白(以清蛋白为主)滤出原尿中,若损害较重时,球蛋白及其他少量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增多,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蛋白尿。
2.A。肾小管性蛋白尿指肾小管受到感染或中毒损伤后,肾小管近曲小管段对肾小球滤过液中的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重吸收能力减低,而出现以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为主的蛋白尿。
3.C。溢出性蛋白尿指血液循环中,出现了大量以中、小相对分子质量为主的异常蛋白质,如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等增多,经肾小球滤出后,原尿中的含量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最大能力,而大量出现在尿液中形成的蛋白尿。尿蛋白质定性,多为+~++,定量为1.0~2.0g/24h。多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肌肉损伤等疾病。

第7题:

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混合性蛋白尿

E、生理性蛋白尿


正确答案:A

第8题:

(95~97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肾小管性蛋白尿

B.肾小球性蛋白尿

C.溢出性蛋白尿

D.混合性蛋白尿

E.生理性蛋白尿

95.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96.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

97.多发性骨髓瘤尿中出现凝溶蛋白属于


正确答案:B,A,C

95,B。肾小球性蛋白尿因肾小球的损伤而引起的蛋白尿。多因肾小球受到感染、毒素、免疫、代谢等因素的损害后,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破裂,滤过膜孔径加大,通透性增强或电荷屏障作用受损,使血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血浆蛋白(以清蛋白为主)滤出原尿中,若损害较重时,球蛋白及其他少量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滤出也增多,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蛋白尿。

96.A。肾小管性蛋白尿指肾小管受到感染或中毒损伤后,肾小管近曲小管段对肾小球滤过液中的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重吸收能力减低,而出现以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为主的蛋白尿。

97.C。溢出性蛋白尿指血液循环中,出现了大量以中、小相对分子质量为主的异常蛋白质,如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等增多,经肾小球滤出后,原尿中的含量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最大能力,而大量出现在尿液中形成的蛋白尿。尿蛋白质定性,多为+~++,定量为l.0~2.09/24h。多可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肌肉损伤等疾病。

 

第9题:

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通透性增加时可引起()。

A.多尿
B.少尿
C.夜尿多
D.蛋白尿
E.尿频

答案:D
解析:
蛋白尿的形成原因与肾小球的屏障功能关系密切。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通透性增加时,可引起肾小球性蛋白尿。其机理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因炎症、免疫、代谢等因素损伤后滤过膜孔径增大、断裂和(或)静电屏障作用减弱,血浆蛋白质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蛋白尿。

第10题:

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水肿的最主要机制是( )。

A.急性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
B.大量蛋白尿引起的低蛋白血症
C.醛固酮增多引起的水钠滞留
D.肾小球过滤下降引起的水钠滞留
E.肾小球通透性增加

答案:D
解析:
肾炎性水肿产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从而导致“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出现水肿。多见于急、慢性肾炎。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