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与性病学章节练习

单选题下列关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底层胞质呈嗜碱性B 棘层由10~15层多角形细胞构成C 颗粒层细胞胞质中可见形态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D 透明层可见于全身各部位E 角质层细胞内均有细胞核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底层胞质呈嗜碱性

B

棘层由10~15层多角形细胞构成

C

颗粒层细胞胞质中可见形态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

D

透明层可见于全身各部位

E

角质层细胞内均有细胞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角质形成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底层胞质呈嗜碱性

B、棘层由10~15层多角形细胞构成

C、颗粒层细胞胞质中可见形态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

D、透明层可见于全身各部位

E、角质层细胞内均有细胞核


参考答案:A

第2题:

关于表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皮属于单层柱状上皮

B、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树枝状细胞两大细胞组成

C、角质形成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即可着色

D、树枝状细胞无细胞间桥

E、树枝状细胞包括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Merkel细胞


参考答案:BCDE

第3题:

关于角质形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底层亦称生发层

B、棘层一般有10~15层多角形细胞

C、颗粒层的特征是细胞内可见形态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

D、透明层见于全身各部位

E、角质层细胞内均有细胞核


参考答案:A

第4题:

单选题
关于角质形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底层亦称生发层

B

棘层一般有10~15层多角形细胞

C

颗粒层的特征是细胞内可见形态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

D

透明层见于全身各部位

E

角质层细胞内均有细胞核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正常情况下,基底细胞不断地增殖产生新的角质形成细胞,故称生发层。棘层一般有4~10层多角形细胞。颗粒层的特征是细胞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透明层仅见于掌跖部位。角质层由5~20层扁平、无核细胞组成,胞内细胞器结构消失。

第5题:

关于表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皮属于单层柱状上皮
  • B、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树枝状细胞两大细胞组成
  • C、角质形成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即可着色
  • D、树枝状细胞无细胞间桥
  • E、树枝状细胞包括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Merkel细胞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下列关于脂溢性角化叙述正确的是()。

A、易恶变

B、形成原因是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所致

C、边界清晰,表面皮肤质地完全正常

D、色素细胞功能、形态异常而数量不增加

E、较雀斑颜色深,日晒后颜色不加深,数目亦不增多


答案B

第7题:

下列关于桥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
  • B、由跨膜蛋白和桥粒斑蛋白构成
  • C、桥粒及连续结构网使细胞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 D、在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过程中,桥粒可以分离,也可重新形成
  • E、桥粒结构的破坏不会引起角质形成细胞的相互分离

正确答案:E

第8题:

关于表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皮属于单层柱状上皮

B、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麦克尔细胞构成

C、角质形成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即可着色

D、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E、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


参考答案:A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桥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

B

由跨膜蛋白和桥粒斑蛋白构成

C

桥粒及连续结构网使细胞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D

在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过程中,桥粒可以分离,也可重新形成

E

桥粒结构的破坏不会引起角质形成细胞的相互分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表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表皮属于单层柱状上皮

B

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树枝状细胞两大细胞组成

C

角质形成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即可着色

D

树枝状细胞无细胞间桥

E

树枝状细胞包括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Merkel细胞


正确答案: C
解析: 表皮属于复层鳞状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