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与经济法律知识

多选题大青公司行使撤销权的期限是(  )。[2002年真题]A自中青公司的不当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B自中青公司的不当行为发生之日起2年内C自大青公司知道或应当知道中青公司不当行为之日起2年内D自大青公司知道或应当知道中青公司不当行为之日起1年内

题目
多选题
大青公司行使撤销权的期限是(  )。[2002年真题]
A

自中青公司的不当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

B

自中青公司的不当行为发生之日起2年内

C

自大青公司知道或应当知道中青公司不当行为之日起2年内

D

自大青公司知道或应当知道中青公司不当行为之日起1年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合同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2年以内;债权人在撤销事由发生之日起20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甲公司欠乙公司工程款100万元,债务到期后甲公司因资金不足久拖不还。同时,甲公司将价值200万元的200件产品无偿转让给丙公司,给乙公司造成了损害。根据合同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乙公司行使撤销权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乙公司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甲公司的无偿转让行为

B.乙公司在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5年内均可行使撤销权

C.乙公司撤销权行使的范围为200万元

D.乙公司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甲公司负担


参考答案:AD

第3题:

下列各项中,对有关期限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可撤销合同中撤销权行使期限是知道或应知道撤销事由起1年内

B.合同保全措施中债权人的撤销权行使的期限为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1年

C.赠与合同中继承人的撤销权行使期限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6个月内

D.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期限为5年


正确答案:ACD
本题考核合同法中有关期限的规定。保全措施中,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4题:

2011年3月15日甲从乙处买来一个古董,2016年5月18日甲发现该古董属于赝品,于2017年4月10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买卖行为,对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以向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
B.已经超过撤销权的行使期限,甲无权向人民法院行使撤销权
C.是否超过撤销权的行使期限,需要由人民法院予以认定
D.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延长撤销权的行使期限

答案:B
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债权人的撤销权应在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如果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本案中甲虽然2016年5月18日才知道可撤销的事由,并且在2017年4月10日向人民法院主张撤销权,没有超过撤销权一年的行使期间,但是自2011年3月15日至起诉之日已经超过五年的最长保护期间,同样是不受人民法院保护的。撤销权期限属于除斥期间,不能中断、中止、延长。

第5题:

撤销权行使的期限即除斥期限为自撤销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开始计算的( )

A.1年

B.半年

C.6个月

D.2年


参考答案:A

第6题: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效力状态完全取决于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以及如何行使撤销权。()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7题:

甲公司行使撤销权的期限是( )。

A.自甲公司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

B.自甲公司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2 年内行使

C.自乙公司赠与行为发生之日起2年内行使

D.自乙公司赠与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行使


正确答案:AD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第8题:

可撤销的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该撤销权行使的期限为()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下列关于撤销权说法正确的是( )。

A.撤销权的行使须撤销权人以债务人名义为之

B.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必须向法院提出诉讼

C.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不能向法院提出诉讼

D.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既可向法院提出诉讼,也可直接行使


正确答案:B
解析: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必须由享有撤销权的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危害其债权的行为。

第10题:

(2006年真题)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  )。

A.授权行为
B.行使撤销权的行为
C.买卖行为
D.行使法定抵销权的行为

答案:A,B,D
解析:
授权行为、立遗嘱行为、遗赠行为、悬赏广告等属于典型的单方法律行为。此外,行使形成权的行为也属于单方法律行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