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单选题关于斜井表土段采用明槽开挖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边坡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B 边坡稳定性差应采取先墙后拱法C 地质条件复杂时应注浆加固后再开挖D 基础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题目
单选题
关于斜井表土段采用明槽开挖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边坡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

B

边坡稳定性差应采取先墙后拱法

C

地质条件复杂时应注浆加固后再开挖

D

基础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煤矿回风斜井井筒工程。该斜井井筒倾角16。,斜长1450m,其中表土明槽开挖段6m,暗挖段28m,基岩段1416m。设计井筒净断面积22.25m2,表土段掘进断面32m2,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掘进断面24.25m2,锚网喷支护。矿井属低瓦斯等级矿井。
矿井地质资料表明:井田构造主体为走向近南北、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向东逐渐变缓,并伴有缓波状的构造形态和局部的褶曲;区内构造较复杂,断层及断裂构造发育,部分破碎带伴有较大涌水;斜井落底处将揭露5号煤层。
斜井基岩段采用钻眼爆破普通法施工,爆破工程分包给了某爆破公司,该公司编制了专项爆破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根据爆破图表进行工作面钻孔作业,爆破公司负责工作面的装药、联线、爆破、验炮等工作。爆破施工费用采用综合单价包干,基岩段(实方)爆破费用为65元/m3。实际施工过程中,表土段及风化基岩段采用普通法施工,其长度增加了13m。爆破过程中出现了空爆(冲炮)、残眼过深等质量问题,影响斜井基岩段的正规循环作业。
【问题】
1.该斜井基岩段钻眼爆破法施工需要配备哪些施工设备?
2.该斜井基岩段爆破工程分包费用是多少?
3.该斜井基岩段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编制哪些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4.该斜井过煤层施工时,爆破器材选择有什么要求?
5.说明斜井基岩段施工出现爆破质量问题的原因。


答案:
解析:
1.该斜井基岩段施工需要配备的主要施工设备是:风动凿岩机、混凝土喷射机、耙斗装岩机(或扒渣机或小型挖掘机)、提升机(卷扬机)、矿车(箕斗或大包角皮带机)、局部通风机、排水泵等。 2.该斜井基岩段爆破工程分包费用是:(1450-6-28-13)×24.25×65=211478.75元。或(1416-13)×24.25×65=211478.75元。
3.斜井基岩段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编制的专项施工技术措施包括:
(1)断层破碎带掘、砌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2)探、揭煤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3)探、放水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4.过煤层时炸药应选用不低于二级的煤矿许用炸药,雷管应选用不超过5段的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5.斜井基岩段施工出现爆破质量问题的原因:
(1)爆破器材质量不合格;
(2)装药、联线不正确;
(3)岩性变化时爆破参数未调整;
(4)承包方没按照爆破图表施工;
(5)炮孔扫眼不彻底;
(6)炮泥封堵不严实;
(7)分包方擅自减少装药量。

第2题:

关于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先后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挖槽段在制作导墙之前
B.吊装钢筋笼应在开挖槽段后
C.边开挖槽段边注入泥浆
D.接头管连接完成后才能开挖槽段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的顺序。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的顺序为:制作导墙→制备泥浆→开挖槽段→加工吊装钢筋笼→接入接头管→水下浇筑混凝土。

第3题: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斜井(巷)施工应当遵守的规定有()。

A.明槽开挖必须制定防治水和边坡防护专项措施

B.由表土进入基岩采用钻爆法施工时,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C.由明槽进入暗硐采用钻爆法施工时,可以不制定专项措施

D.由下向上施工25°以上的斜巷时,必须将溜矸(煤)道与人行道分开


答案:ABD

第4题:

采用明槽开挖方式施工表土段斜井时,通常有哪些施工方法?其适用条件如何?


正确答案: (1)天然冻结法
对于距地表4m以内的浅部明槽,如果表土是亚砂土和亚黏土地层,且稳定性比较差,含水率为9%-15%,此时可利用天然冻结土壤固结性好、强度高的特点,将明槽浅部做成直立边坡,一般不需要其他支护措施,土方挖掘量可以减少20%左右。但明槽开挖后要快速砌墙支护,防止解冻造成边坡坍塌。
(2)直挖法
当表土稳定且无地下水时(比如在我国西北地区,浅表土多为黄土,且无地下水,土层稳定性很好),可采用直接开挖明槽的做法。而月可采取挖土、砌墙平行作业,这样明槽两帮的暴露时间就很短,所以从施工的工艺过程上也允许直墙垂直下挖,这样可以减少土方挖掘量25%-50%。
(3)支撑加固法
当表土稳定时,若将明槽两侧做成直立槽壁,则可减少土方挖掘量50%。但当直立墙壁由于施工活动原因,难以长时间维持稳定时,可采用横向支撑进行加固。此法适用于土壤的内摩擦角较小而明槽又较深的情况。
(4)台阶木桩法
当表土层不够稳定或夹有流砂层时,明槽开挖可采用45°的台阶放坡,。台阶尺寸为0.55mX0.55m,台阶侧壁可采用长度为1m的木桩插板维护,这样能够有效地控制边坡的稳定,保证施工的安全。
(5)降低水位法
当表土有含水层且涌水量较大时,可采用降低水位法开挖。

第5题:

斜井表土施工通常采用什么方式?分别适用什么条件?


正确答案: (1)斜井井口的施工方法
当斜井井口位于山岳地带时,由于表土层很薄或只有风化岩层带,则井口施工比较简单,只需将斜井井口位置的浮土和风化碎石清除干净,而后按斜井设计的方向、倾角,用普通钻眼爆破法向下掘进。待掘至设计的井颈深度后,再由下向上进行永久支护。当斜井井口位于平原地区时,由于表土层较厚、稳定性较差,顶板不易维护。为了安全施工和保证掘、砌质量,井口施工时,一般将井口段一定深度(视表土赋存情况决定)的表土挖出,使井口呈坑状,待永久支护砌筑完成后,再将表上回填夯实,人们通常称这种方式为明槽开挖方式。若表土中含有薄层流砂,且距地表深度小于10m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将井口坑范围扩大,通常称这种方式为大揭盖开挖方式。
(2)深表土掘砌方法
在深厚表土层中施工时,应根据表土性质、斜井断面大小、施上设备和技术水平等条件。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
①全断面一次掘进法
当土质致密坚硬、涌水量不大、且井筒掘进宽度小于5m时,可采用全断面一次掘进施工方法。
②中间导硐法
当表土较稳定,掘进宽度大于5m,全断面掘进有困难时,可在井筒中间先掘深2m左右的导硐,然后向两侧逐步扩大,临时支架沿井筒轴向架设。刷大要两侧同时进行,每次刷大宽度0.6m左右。待刷够掘进断面后,及时进行水久支护。
③先拱后堵法
当井筒工作面进人岩石风化带之后或工作面上部土层松软、下部土层密实,则适于先掘砌上部,后掘砌下部的施工方法。掘砌段距以3-5m为宜。
④两侧导硐先堵后拱法
当表土不太稳定,且断面较大时,先在断面两侧分别掘进小断面导硐,先墙后拱短段掘砌。掘导硐时,先架设木支架,掘出2-4m后,在导硐内砌墙,然后掘砌拱顶部分,最后掘出下部中间土柱。

第6题:

斜井从明槽进入暗挖段的()部位宜与明槽部分的永久支护同时施工。

A.1-3m
B.1-5m
C.1-6m
D.1-8m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125-130
斜井从明槽进入暗挖段的1-3m部位宜与明槽部分的永久支护同时施工。
斜井表土暗挖段的支护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支护,稳定性表土中无水时,也可采用锚喷网支护。

第7题:

开挖种植穴、槽的质量标准说法错误的是()。

  • A、开挖前,应查明附近地下管线及掩蔽物
  • B、种植穴、槽应垂直下挖
  • C、挖出的表土和底土混放一起
  • D、穴、槽壁基本平滑

正确答案:C

第8题:

关于沟槽开挖与支护相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开挖可一次挖至设计高程
B、每次人工开挖槽沟的深度可达3m
C、槽底土层为腐蚀性土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
D、槽底被水浸泡后,不宜采用石灰土回填

答案:C
解析:
教材P202
本题考查的是沟槽开挖与支护。选项A,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整平。选项B,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选项D,槽底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

第9题:

关于明排水法,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排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排水方法
  • B、明排水法设备简单和排水方便
  • C、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
  • D、当细砂和粉砂时,不宜采用明排水法
  • E、集水坑应设置在地下水下游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斜井施工时,为减少明槽挖掘量,可采用哪几种施工方法?


正确答案: (1)墙部土方直挖法:将明槽侧壁部分挖成直立槽避;
(2)支撑加固法:明槽两侧做成直立槽避,再用横向支撑将两侧壁顶紧;
(3)台阶木桩法:明槽边坡按台阶式开挖,台阶采用侧壁式打短木桩插板维护。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