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单选题某多层工业厂房基础开挖深度为10m,地下水位线处于地面以下12m,土质为湿陷性黄土,其较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法是采用( )。A 砂桩B 粉喷桩C 旋喷桩D 灰土桩

题目
单选题
某多层工业厂房基础开挖深度为10m,地下水位线处于地面以下12m,土质为湿陷性黄土,其较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法是采用( )。
A

砂桩

B

粉喷桩

C

旋喷桩

D

灰土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土桩和灰土桩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的
B.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深度5~15m 的湿陷性黄土
C.土桩主要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
D.灰土桩主要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
E.不宜用于含水量超过25%的人工填土地基

答案:A,E
解析:

第2题:

关于土桩和灰土桩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
B.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深度5~l5m的湿陷性黄土
C.土桩主要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
D.灰土桩主要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
E.不宜用于含水量超过25%的人工填土地基

答案:A,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的人工“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深度 5~15m 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故 B 错误;土桩主要适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灰土桩主要适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地下水位以下或含水量超过 25%的土,不宜采用。

第3题:

某多层工业厂房基础开挖深度为10m,地下水位线处于地面以下12m,土质为湿陷性黄土,其较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法是采用()。

A、砂桩
B、粉喷桩
C、旋喷桩
D、灰土桩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灰土桩的适用范围。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的人工“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土桩主要适用于消除湿陷牲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灰土桩主要适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地下水位以下或含水量超过25%的土,不宜采用。

第4题:

某拟建甲类建筑物基础埋深4.0m,基础底面标准组合压力p=250kPa地表下0~ 14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以下为非湿陷性黄土。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
A.桩长为12m的静压预制桩 B.桩长为12m的CFG桩复合地基
C.桩长为10m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D.桩长为8m的扩底挖孔灌注桩


答案:C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6. 1. 1条和第6.4.5条, 应处理全部湿陷性土层,常用方法为土桩挤密、灰土桩挤密;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4. 2. 8条,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

第5题:

某拟建甲类建筑物基础埋深d =4. 0m,基础底面标准组合压力P=250kPa;地表下0 ~14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以下为非湿陷性黄土,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 )较合理。
A.桩长为12m的静压预制桩
B.桩长为12m的CFG桩复合地基
C.桩长为10m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D.桩长为8m的扩底挖孔灌注桩


答案:C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6.1.3条第2款,该建筑应处理全部湿陷性土层,常用方法为土挤密桩法和灰土挤密桩法;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4. 2. 8条,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 250kN,可满足题中要求。

第6题:

关于土桩和灰土桩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
B: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
C:土桩主要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
D:灰土桩主要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
E:不宜用于含水量超过25%的人工填土地基

答案:A,E
解析: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的人工“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土桩主要适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灰土桩主要适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地下水位以下或含水量超过25%的土,不宜采用。

第7题:

下面一系列地基处理方法中处理湿陷性黄土较理想的是( )。

A.换填法、强夯法,砂桩法
B.灰土桩法、振冲法、换填法
C.灰土桩法、预浸水法、重锤夯实法
D.换填法、灰土桩法、粉喷桩法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关于土桩和灰土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体组成的人工“ 复合地基”
B.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深度10~25 m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
C. 土桩主要适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灰土桩主要适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
D. 地下水位以下或含水量超过2 5 %的土,不宜采用

答案:B
解析: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深度5~1 5 m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

第9题:

某拟建甲类建筑物基础埋深d=4.0m,基础底面标准组合压力p=250kPa;地表下0~14m为自重湿陷性黄土,以下为非湿陷性黄土。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 )。

A.桩长为12m的静压预制桩
B.桩长为12m的C.FG桩复合地基
C.桩长为10m的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
D.桩长为8m的扩底挖孔灌注桩

答案:C
解析:
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4.1.2条、4.1.3条,应处理全部湿陷性土层,常用方法为土桩挤密、灰土桩挤密。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2002)14.2.8条,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

第10题:

某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为2.0m,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为220kPa,场地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底下湿陷性土层厚度为7.0m,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其下为性质较好的非湿陷性粉质黏土,则下列地基处理方案中不恰当的是( )。

A.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7.0m
B.用搅拌桩复合地基,基底以下处理深度为8.0m
C.用C.FG桩复合地基,桩长9.0m
D.用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桩长7.0m

答案:A,C,D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9.1.1条、11.1.1、14.1.1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