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多选题井筒验收对漏水的要求有()。A建成井筒总漏水量不得大于5m3/hB建成井筒总漏水量不得大于6m3/hC建成井筒总漏水量不得大于10m3/hD建成井壁不得有0.5m3/h以上的集中漏水孔E建成井壁不得有1.0m3/h以上的集中漏水孔

题目
多选题
井筒验收对漏水的要求有()。
A

建成井筒总漏水量不得大于5m3/h

B

建成井筒总漏水量不得大于6m3/h

C

建成井筒总漏水量不得大于10m3/h

D

建成井壁不得有0.5m3/h以上的集中漏水孔

E

建成井壁不得有1.0m3/h以上的集中漏水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井筒验收对漏水的要求有( )。

A.建成井筒总漏水量不得大于5m3/h
B.建成井筒总漏水量不得大于6m3/h
C.建成井筒总漏水量不得大于10m3/h
D.建成井壁不得有0.5m3/h以上的集中漏水孔
E.建成井壁不得有1.0m3/h以上的集中漏水孔

答案:B,D
解析:
P166-172
采用普通法施工的井筒,建成后的总漏水量:井筒深度不大于6 0 0 m,总漏水量不得大于6m3/h;井筒深度大于6 0 0 m,总漏水量不得大于1 0m3/h。井壁不得有0.5m3/h以上的集中漏水孔;采用特殊法施工的井筒段,除执行上述规定外,其漏水量应符合下列规定:钻井法施工井筒段,漏水量不得大于0.5 m3/h;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法施工井筒段深度不大于400m,漏水量不得大于0.5 m3/h;井筒深度大于400m,每百米漏水增加量不得大于0.5m3/h。不得有集中漏水孔和含砂的漏水孔。

第2题:

立井井筒建成后进行工程验收,发现井壁漏水严重,总漏水量达到12m3/h,应当采用的处理方案是()。


A.地面预注浆堵水

B.工作面预注浆堵水

C.壁后注浆堵水

D.安装水泵排水

答案: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核立井井筒防治水方法及其应用。井筒防治水方法包括注浆堵水和井筒排水。注浆堵水包含预注浆和后注浆,预注浆主要用于施工前堵水,以改善井筒施工条件;后注浆是施工后堵水,进行井壁的加固、防渗和封水。井筒排水是施工或生产期间的辅助工作,用来保证施工和生产的正常进行。本题井壁漏水严重需要进行治理,只能采用井筒井壁壁后注浆处理方案。因此,答案应为C。

第3题:

井筒竣工验收时要求普通法施工的井筒建成后总漏水量不得大于()。

A. 3m3/h
B. 5m3/h
C. 6m3/h
D. 8m3/h

答案:C
解析:

第4题:

背景
某矿业公司新建了一年产120万t的煤矿,井筒工程完工验收时发现,表土段井壁有6处规格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基岩段井壁有3处出现渗漏水现象,严重影响了井筒装备的安装工作。经施工单位的整改,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对规格尺寸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必要的整修,对井壁出现渗漏水处进行壁后注浆。在问题处理完后,井筒安装单位接受了井筒并开始安装。通过对井筒质量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表土段井壁规格不符合要求是砌壁模板的刚度不足,基岩段井壁出现渗漏水是施工单位采用的水泥质量存在问题。
问题
(1)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质量控制对策来保证工程质量
(2)对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何种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3)该工程的水泥材料存在问题,为了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如何对参与人员进行控制
(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可采取的质量控制对策有:
1)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2)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
3)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4)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5)贯彻“预防为主”的质量方针;
6)严防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2)对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的控制方法有:重点审核有关技术文件和报告,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必须具有证明书和生产厂家制定的施工方法说明书,说明书内应分别列出各项指标值,并注明是否符合标准、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要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或必要的试验室检验等。
(3)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对参与人员进行控制时应做到:
1)必须要求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以及责任心,避免各个工作环节产生错误;
2)作为控制的动力,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其重点工作包括:
1)施工工艺质量管理
施工工艺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首先应包括:预先向操作者进行工艺过程的技术交底,说明工艺质量要求以及操作技术规程。同时,还有严格按工艺要求作业;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工艺,采用新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2)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包括:选择工序质量控制点;按照一定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工序的改善
工序的改善是从掌握现状开始的,所谓现状即目前的状态,包括工序的控制状态。工序的现状是通过采用工序能力分析、控制图等方法分析得到的。

第5题:

立井井筒竣工验收质量检查时,其井简总漏水量的数值应(  )。


A.每昼夜测1次漏水量,取3个昼夜测量的平均值

B.每昼夜测2次漏水量,取2个昼夜测量的平均值

C.每昼夜测3次漏水量,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

D.每昼夜测5次漏水量,取5次测量的平均值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立井井筒竣工验收的质量要求。井筒竣工后应检查的内容有井筒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井筒的深度以及与井筒连接的各水平或倾斜的巷道口的标高和方位;井壁的质量和井筒的总漏水量;井筒的断面和井壁的垂直程度;隐蔽工程记录、材料和试块的试验报告等。其中井筒的总漏水量,一昼夜应测漏水量3次,取其平均值。本题应选择C选项。

第6题:

1.背景
某矿业公司新建了一年产120万t的煤矿,井筒工程完工验收时发现,表土段井壁有6处规格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基岩段井壁有3处出现渗漏水现象,严重影响了井筒装备的安装工作。经施工单位的整改,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对规格尺寸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必要的整修,对井壁出现渗漏水处进行壁后注浆。在问题处理完后,井筒安装单位接受了井筒并开始安装。通过对井筒质量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表土段井壁规格不符合要求是砌壁模板的刚度不足,基岩段井壁出现渗漏水是施工单位采用的水泥质量存在问题。
2.问题
(1)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质量控制对策来保证工程质量?
(2)对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何种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3)该工程的水泥材料存在问题,为了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如何对参与人员进行控制?
(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P149-155
(1)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可采取的质量控制对策有:1)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2)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
3)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4)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5)贯彻“预防为主”的质量方针;
6)严防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2)对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的控制方法有:重点审核有关技术文件和报告,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必须具有证明书和生产厂家制定的施工方法说明书,说明书内应分别列出各项指标值,并注明是否符合标准、技术条件和设计要求,要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或必要的试验室检验等。
(3)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对参与人员进行控制时应做到:
1)必须要求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以及责任心,避免各个工作环节产生错误;
2)作为控制的动力,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其重点工作包括:
1)施工工艺质量管理
施工工艺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首先应包括:预先向操作者进行工艺过程的技术交底,说明工艺质量要求以及操作技术规程。同时,还有严格按工艺要求作业;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工艺,采用新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2)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包括:选择工序质量控制点;按照一定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工序的改善:工序的改善是从掌握现状开始的,所谓现状即目前的状态,包括工序的控制状态。工序的现状是通过采用工序能力分析、控制图等方法分析得到的。

第7题:

井筒工程竣工后应检查的内容有( )等。

A.井筒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井筒的深度以及与井筒连接的各水平或倾斜的巷道口的标高和方位
B.井壁的质量和井筒的总漏水量,一昼夜应测漏水量3次,取其平均值
C.井筒的断面和井壁的垂直程度
D.隐蔽工程记录、材料和试块的试验报告
E.设计单位提供的井筒的平面布置图,包括井筒的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与十字线方向方位

答案:A,B,C,D
解析:
P166-172
井筒竣工后应检查的内容(1)井筒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井筒的深度以及与井筒连接的各水平或倾的巷道口的标高和方位。(2)井壁的质量和井筒的总漏水量,一昼夜应测漏水量3次,取其平均值。(3)井筒的断面和井壁的垂直程度。(4)隐蔽工程记录、材料和试块的试验报告。

第8题:

下列井筒质量检查的做法与结果,不满足相关规程要求的是()。

A、井壁局部厚度与设计厚度的偏差小于50mm
B、一昼夜内检测井筒总漏水量3次,以其平均值为准
C、当对井筒质量有疑问时,分别在井筒的上、中、下位置各选一点进行破壁检验
D、建成后的井筒总漏水量达到120m3/d

答案:C
解析:
【考点】立井井筒工程质量要求及验收主要内容【解析】立井井筒现浇混凝土井壁的施工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井壁外观及厚度的检查、井壁混凝土强度的检查两个方面。对于现浇混凝土井壁,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局部厚度的偏差不得小于设计厚度50mm,故A选项说法满足相关规程要求。井壁的质量和井筒的总漏水量,一昼夜应测漏水量3次,取其平均值,故B选项说法满足相关规程要求。(普通法施工)井筒建成后的总漏水量,不得大于6m3/h,即144m3/d,故D选项说法满足相关规程要求。C选项说法不满足相关规程要求,立井井筒工程破损性检验不应超过2处。

第9题:

井筒竣工验收时要求普通法施工的井筒建成后总漏水量不得大于( )。

A.3m3/h
B.5m3/h
C.6m3/h
D.8m3/h

答案:C
解析:
P166-172
采用普通法施工的井筒,建成后的总漏水量:井筒深度不大于600m,总漏水量不得大于6m3/h;井筒深度大于600m,总漏水量不得大于10m3/h。井壁不得有0.5m3/h以上的集中漏水孔。

第10题:

某矿业公司新建了一年产120万t的煤矿,井筒工程完工验收时发现,表土段井壁有 6处规格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基岩段井壁有3处出现渗漏水现象,严重影响了井筒装备 的安装工作。经施工单位的整改,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对规格尺寸不符合要求的进 行必要的整修,Xf井壁出现渗漏水处进行壁后注浆。在问题处理完后,井筒安装单位接受 了井筒并开始安装。通过对井筒质量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表土段井壁规格不符合要求 是砌壁模板的刚度不足,基岩段井壁出现渗漏水是施工单位采用的水泥质量存在问题。
问题
(1)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质量控制对策来保证工程质量?
(2)对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何种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3)该工程的水泥材料存在问题,为了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如何对参与人员进行控制?
(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可采取的质量控制对策有:
1)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
2)严格控制投入品的质量;
3)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4)严把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
5)贯彻“预防为主”的质量方针;
6)严防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2)对以后施工中出现类似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应采取的控制方法有:重点审核有 关技术文件和报告,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必须具有证明书和生产厂家制定的施工方 法说明书,说明书内应分别列出各项指标值,并注明是否符合标准、技术条件和设计要 求,要进行现场质量检验或必要的试验室检验等。
(3)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对参与人员进行控制时应做到:
1)必须要求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以及责任心,避免各个工作环节产生 错误;
2)作为控制的动力,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4)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其重点工作包括:
1)施工工艺质量管理
施工工艺质量管理的重点工作首先应包括:预先向操作者进行工艺过程的技术交底, 说明工艺质量要求以及操作技术规程。同时,还有严格按工艺要求作业;加强监督检査,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工艺,采用新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 平;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2)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包括:选择工序质量控制点;按照一定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3)工序的改善
工序的改善是从掌握现状开始的,所谓现状即目前的状态,包括工序的控制状态。工 序的现状是通过采用工序能力分析、控制图等方法分析得到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