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基本知识

问答题机体通过哪四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

题目
问答题
机体通过哪四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正常机体有哪几种调节方式共同维持酸碱平衡?各方式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正常机体主要是由血液中缓冲系统的调节,肺的呼吸功能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组织细胞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这4种调节方式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它们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是有差别的: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但作用不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大,缓冲作用较快,但仅对CO2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于3~4小时发挥作用,但常可导致血清钾的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更慢,常在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但作用却强而持久,特别是对于回收NaHCO3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作用。

第2题:

机体从哪四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机体由血液中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脏排酸保碱以及组织细胞四个方面共同调节,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它们各有其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但作用不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但仅对CO2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但常可导致血钾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较慢,但持续时间长,特别对保留NaHCO3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3题:

机体通过哪4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机体由血液中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脏排酸保碱以及组织细胞4个方面共同调节和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由于它们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有差别,因此各有其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缓冲作用于30分钟时达最高峰,但仅对CO2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于3~4小时发挥作用,但常可导致血清钾的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较缓慢,常在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但维持时间长,特别对保留NaHCO3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4题:

问答题
饲料电解质平衡的含义?日粮电解质平衡与机体酸碱平衡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 饲料电解质平衡是指动物摄入水和各种无机盐类,又不断地排出一定量的水和无机盐类,使体内各种液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酸碱平衡是指动物体液的PH维持在一个较恒定的范围,一般动物正常生理PH为7.35-7.45,由于动物一方面要在一个酸碱平衡的条件下才能健康的生长,另一方面动物采食的饲料和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又不断地调节酸的摄入和排出量,以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动物净酸的摄入(或排出)量由日粮(或尿)中的稳定的阴-阳离子差来度量。所谓稳定的阴阳离子是指在消化或代谢过程中不被分解和破坏的离子。当动物净酸的摄入量与内源酸产量的总和与尿中净酸排出量相等,动物即处于一种酸碱稳定的状态,此时血液PH为7.4,碱储为零。而当净酸摄入量与内源酸产量的总和与尿中净酸排出量不等时,血液碱储就要受到调整,使动物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准确地反应动物体内的酸碱状态,必须准确地测定血液中的PH、二氧化碳压力,计算出HCO3-和碱贮值,同时进行动物尿液分析,据此来判断动物体内的酸碱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肺通过改变()的排出量,调节血浆()的浓度来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正确答案:CO2;碳酸

第6题:

机体通过哪四个方面对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机体由血液中缓冲系统、肺的呼吸、肾脏排酸保碱以及组织细胞四个方面共同调节,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但它们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有差别,各有其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效能最大,缓冲作用于30分钟时达最高峰,但仅对CO2有调节作用;细胞的缓冲能力虽强,于3~4小时发挥作用,但常可导致血清钾的异常;肾脏的调节作用较缓慢,常在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但维持时间长,特别对保留NaHCO3和排出非挥发性酸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7题:

试述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方式)是反射。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和作用时间短。
2.体液调节是指由体内某些细胞分泌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有相应受体的组织、细胞,调节这些组织、细胞的活动。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较缓慢,但作用广泛而持久。
3.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该器官和组织及细胞自身的生理特性

第8题:

汽温调节的基本方法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汽温调节的具体方法很多,可归结为两大类,即蒸汽侧调节汽温和烟气侧调节汽温。
蒸汽侧调节汽温,是通过改变蒸汽的热焓来实现的,一般通过减温器利用低温工质吸收蒸汽的热量使其降温。改变吸热工质数量,就可达到调节汽温的目的。采用这种调温方式,实质是只能调低而不能调高,为要在规定负荷范围内维持汽温稳定,就要多设置一部分过热器受热面,这部分受热面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减温器中的冷却工质,使其温度升高或汽化,这相当于用过热器受热面取代一部分省煤器或蒸发受热面的作用,而过热器受热面的造价要比省煤器或水冷壁高得多,从制造成本考虑,是很不合算的。但这种调节汽温的方式,灵敏度,准确性都比较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过热蒸汽温度的调节。
从烟气侧调节蒸汽温度,是改变流过受热面的烟气温度或烟气流量,使传热差,传热系数发生变化来改变受热面的吸热量,达到调节汽温的目的。从烟气侧调节汽温,其调温幅度较大,调节准确性较差,一般多用于再热蒸汽温度的调节。

第9题:

机体的酸碱平衡是如何调节的?


正确答案: 1.血液缓冲系统调节;
2.肺脏的调节;
3.肾脏的调节;
4.组织细胞的调节。

第10题:

问答题
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①神经调节:其特点是迅速、短暂、精确(局限);②体液调节:其特点是缓慢、广泛和持久;③自身调节:其特点是调节幅度小,也不灵敏,但对某些生理功能调节仍具有一定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