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基本知识

单选题可使PK分解为激肽释放酶的是()。A FⅧaB FⅨaC FⅩaD FⅪaE FⅫa

题目
单选题
可使PK分解为激肽释放酶的是()。
A

FⅧa

B

FⅨa

C

FⅩa

D

FⅪa

E

FⅫ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若有定义语句:int k[2][3],*pk[3];,则以下语句中正确的是______。

A.pk=k;

B.pk[0]=&k[1][2];

C.pk=k[0];

D.pk[1]=k;


正确答案:B
解析:*pk[3]:由于[]比 * 优先级高,因此p先与[3]结合,形成p[3]数组,有3个元素。然后再与p前面的“*”结合,“*”表示此数组是指针类型的,每个数组元素(相当于—个指针变量)都可以指向—个整型变量。

第2题:

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的理论基础是 ( )

A、t-PA或u-PA激活PLG

B、尿激酶、链激酶激活PLG

C、PAI增多或活性增高,抑制PLG激活

D、因子Ⅻ激活,使PK转变为激肽释放酶,后者激活PLG

E、t-PA或u-PA的含量减低或功能减弱


参考答案:D

第3题:

若有定义语句: int k[2][3],*pk[3]; , 则以下语句中正确的是

A ) pk=k;

B ) pk[0]=&k[1][2];

C ) pk=k[0];

D ) pk[1]=k;


正确答案:B
答案 B
解析 : *pk[3] 表示的是一个共有 3 个元素的一维指针数组 。 pk[0]=&k=[1] [2] 表示把二维数组中下标为k[1][2]的值赋予 pk[0], 也就是 pk[0] 指向 k[1][2] 这个元素。

第4题:

接触系统的凝血因子是指

A.因子Ⅱ、Ⅶ、Ⅸ、Ⅹ

B.因子Ⅱ、Ⅴ、Ⅶ、Ⅹ

C.因子Ⅷ、Ⅸ、PK、HMWK

D.因子Ⅻ、Ⅺ、PK、HMWK

E.因子PK、Ⅶ、Ⅺ、Ⅻ


正确答案:D
[答案] D

第5题: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

A、pK±10

B、>pK±5

C、>pK±1

D、>pK+0.5

E、>pK±0.1


参考答案:C

第6题:

使激肽释放酶原转变成激肽释放酶的因子是

A、因子Ⅻa

B、因子Ⅴa

C、因子Ⅶa

D、TF

E、因子Ⅱa


参考答案:A

第7题: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是因为

A.凝血因子II的释放

B.组织因子(TF)的释放

C.纤维蛋白原的活化

D.激肽释放酶原(PK)的活化

E.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的活化


正确答案:B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从组织因子(TF)的释放开始的。

第8题:

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是因为

A.凝血因子Ⅱ的释放

B.组织因子(TF)的释放

C.纤维蛋白原的活化

D.激肽释放酶原(PK)的活化

E.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的活化


正确答案:B

第9题: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等于

A、pK+1

B、pK-1

C、pK±1

D、pK+00.1

E、pK+0.1


参考答案:C

第10题:

接触凝血因子包括

A、Ⅺ、Ⅴ、PK、Ⅵ

B、Ⅻ、Ⅺ、PK、HMWK

C、Ⅻ、Ⅷ、PK、Ⅵ

D、Ⅻ、Ⅷ、Ⅴ、Ⅵ

E、Ⅶ、Ⅺ、Ⅷ、Ⅹ


参考答案:B